笔架山隧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笔架山隧道(英语:Beacon Hill Tunnel),是香港港铁东铁线的一条隧道,位于九龙塘站至大围站之间,贯穿笔架山。现在使用的双线隧道于1978年动工,并于1981年4月26日启用(原订1980年中完工),由日本青木建设负责兴建。
介绍
第一条笔架山隧道于1906年开始建造,至1910年启用,全长2.4公里,阔5.2米,属于单轨双程行车。而隧道的开凿工程,在当时是全亚洲最庞大的工程之一,亦是当时香港最长的隧道,建筑期间有超过50名工人死于隧道内。当时用以协助施工的窄轨蒸汽机车随后被调往沙头角支线行走。
至1970年代,为配合九广铁路—英段的电气化及现代化,九广铁路局开始进行双轨双程铺设工程,以纾缓客流量的急速增长,并提升列车速度。当局在旧隧道的西面建造一条单管双轨双程行车的新隧道,高度及阔度分别为7米及10米(与1978年通车的狮子山隧道北行管道相同),以支援铁路电气化。
1981年4月26日,随著新隧道启用,九广铁路局把旧隧道关闭。现时,旧隧道内的行车轨道已被拆除,并加建输送管供香港中华煤气公司用作输送煤气(1984年启用,750毫米直径,与位于狮子山隧道北行管道内的煤气管道相辅相承)及液化天然气(由煤气公司持有5.6%的深圳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经大埔煤气厂至马头角煤气厂原气管道,2012年启用,500毫米直径),使其成为全球仅有两条天然气输气隧道之一(另一条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中海石油深圳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连接码头及接收站之工艺隧道)。
旧笔架山隧道(烟墩山隧道)
现时旧有的笔架山隧道仍然使用,位置是现时隧道以东约10-20米,由建筑家修斐(Frederick Southey,拔萃男书院早年校友)设计。[1]不过自九铁双线化以后,隧道已铺设煤气管道,作为连接九龙及新界的煤气之用。
隧道于1906年动工,1909年完成接通,1910年随整条九广铁路英段通车而启用。
建筑隧道时考虑成本问题,采用了单轨设计。当时开挖隧道时,采用两边共同开挖的方法。可是因为测度数据错误,导致第一次开挖时两边未能接通,最后要作出修正。
笔架山的地质结构复杂,又有巨大但松散的花岗岩,所以不能一下子用炸药开挖的方法,只能首先进行小规模爆破,之后再用人手慢慢开凿,平均每星期仅进展18英呎,导致工程进度被迫拖慢。隧道的造价达到300万港元,占整段九铁英段工程开支逾三分之一,亦是英段中最困难的工程[2]。
起初雇用是一批本地华人开挖的,但是他们有风水的概念,认为开挖隧道会骚扰神灵而不断反对。最后建造公司不得不从印度、中国山东以至意大利请人到港完成工程。另外,由于香港的恶劣天气,台风及恶劣的卫生环境,导致最少十数名隧道工人及工程师因疟疾、脚气病和吸入浓烟等原因死亡。
参考文献
- ↑ Yee Wang Fung; Mo Wah Moira Chan-Yeung. To Serve and to Lead: History of the Diocesan Boys' School i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 November 2009: 32–. ISBN 978-962-209-998-2.
- ↑ 【𬞟话当年】地图上百年秘道?1981年九铁停用烟墩山隧道. 香港苹果日报. 2015-04-24 [201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