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奖杯

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1]于1966年4月18日在美国加州圣莫尼卡公民大礼堂(SantaMonicaCivicAuditorium­)举办,主持人鲍勃·霍普(BobHope)

关于奥斯卡金像奖

自第一届以来,除1930年和1933年以外,奥斯卡金像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规定每年3月左右对上一年度的影片和演职员进行评奖。评选和颁发奖由学院组织专门的管理委员会主持。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仪式始终是美国好莱坞的一个盛大节日。世界好多国家都通过电视台转播大会盛况。

奖项分布

颁发的奖项有23个,其中除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之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等等。此外,还有给那些在 电影界做出巨大成绩的老演员 和老电影工作者的"特别奖"和一定数量的补充奖。 直到1931年,有个新来的学院女秘书看到这尊铜像,惊呼使她想起了叔叔奥斯卡,一位记者立即把她的话报道出去。从此,人们便把这个人像称为"奥斯卡"。奥斯卡金像奖也因此得名。

奖杯设计

奥斯卡金像由学院早期成员之一赛德里克-吉本斯设计。他在一次宴会上,在桌布上描绘出了金像的草图,并最终由洛杉矶著名艺术家乔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于1929年5月16日颁发。每尊金像均为合金铸成,再镀以24K纯金。金像高13.5英寸(约34.3厘米),重8.5磅(约3.8公斤),造型为一名手拄长剑的武士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片盘上的五条轮辐象征着学院最初的五个部分:演员、导演、制作人、技师和剧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欧文斯公司铸造。奥斯卡奖这个别称从何而来已无法考证,最普遍的说法是学院图书馆馆员、后任学院执行主管的玛格丽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时曾说这尊金像很像她的奥斯卡叔叔,于是记者和学院的成员们开始以这个名字称呼它。1934年,华特·迪士尼在领奖时引用了这个名字,由此奥斯卡奖这一别称日渐被人们所熟悉。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一直到1939年才开始正式使用这个名字。

颁奖会场

柯达剧院(Kodak Theatre)位于好莱坞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启用,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的举行地点,在2002年开始成为奥斯卡的永久颁奖地。

柯达剧院,可容纳3,400名观众,设有全美国一个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宽,75呎深。舞台后的记者室可容纳多达1,500名记者。剧院由柯达公司赞助7500万美元建成,并获此冠名权。

剧院现由洛杉矶市拥有,并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向市政府租用,以举行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柯达剧院的入口摆放有柱装饰,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奥斯卡金像奖得奖人的名字,亦预留位置予未来的得奖人。

在其他时间,柯达剧院则供举办演唱会等表演,及其他种类的颁奖礼。

获奖影片

奖项 获奖人及作品
最佳影片 《音乐之声》
最佳男主角 李马文《女贼金丝猫》
最佳女主角 朱莉克里斯蒂《亲爱的/春花秋月不了情》
最佳男配角 马丁鲍尔萨姆《一千个小丑》
最佳女配角 谢利温特斯《再生缘》
最佳导演 罗伯特怀斯《音乐之声》
最佳原创剧本 《亲爱的/春花秋月不了情》
最佳改编剧本 《日瓦戈医生》
最佳摄影(彩色) 《日瓦戈医生》
最佳摄影(黑白) 《愚人船》
最佳艺术指导 / 道具布景(彩色) 《日瓦戈医生》
最佳艺术指导 / 道具布景(黑白) 《愚人船》
最佳服装(彩色) 《日瓦戈医生》
最佳服装(黑白) 《亲爱的/春花秋月不了情》
最佳音响 《音乐之声》
最佳电影剪辑 《音乐之声》
最佳音效 《疯狂大赛车》
最佳特技效果 《007:霹雳弹/铁金刚勇战魔鬼党》
最佳原创歌曲 "TheShadowofYourSmile"《春风无限恨》
最佳原创配乐 《日瓦戈医生》
最佳改编配乐 《音乐之声》
最佳动画短片 《点和线》
最佳真人短片 《胆小鬼》
最佳纪录短片 《活下去》
最佳纪录长片 《埃利诺罗斯福的故事》
最佳外语片 《大街上的商店》捷克斯洛伐克

提名名单

奖项 提名名单
最佳影片 《亲爱的/春花秋月不了情》、《日瓦戈医生》、《愚人船》、《一千个小丑》
最佳男主角 理查德伯顿《柏林谍影》、劳伦斯奥利弗《奥赛罗》、罗德斯泰格尔《典当商/血印》、奥斯卡维尔纳《愚人船》
最佳女主角 茱莉安德鲁斯《音乐之声》、沙曼塔艾格《收藏家/蝴蝶春梦》、伊丽莎白哈特曼《再生缘》、西蒙妮希恩奥莱《愚人船》
最佳男配角 伊恩班嫩《凤凰劫/荒漠十壮士》、汤姆康特奈《日瓦戈医生》、迈克尔邓恩《愚人船》、弗兰克芬利《奥赛罗》
最佳女配角 露丝戈登《春花秋月奈何天》、乔伊斯瑞德曼《奥赛罗》、玛吉史密斯《奥赛罗》、佩吉伍德《音乐之声》
最佳导演 威廉惠勒《收藏家/蝴蝶春梦》、约翰施勒辛格《亲爱的/春花秋月不了情》、大卫里恩《日瓦戈医生》、敕使河原宏《砂之女/沙丘之女》
最佳原创剧本 《卡萨诺瓦'70》、《飞行器中的好小伙》、《战斗列车/铁路敢死队》、《瑟堡的雨伞/秋水伊人》
最佳改编剧本 《女贼金丝猫》、《收藏家/蝴蝶春梦》、《愚人船》、《一千个小丑》
最佳摄影(彩色) 《万世千秋》、《疯狂大赛车》、《万世流芳》、《音乐之声》
最佳摄影(黑白) 《海上长城》、《黑狱枭雄》、《谍舰》、《再生缘》
最佳艺术指导 / 道具布景(彩色) 《万世千秋》、《万世流芳》、《春花秋月奈何天》、《音乐之声》
最佳艺术指导 / 道具布景(黑白) 《黑狱枭雄》、《再生缘》、《一线生机》、《柏林谍影》
最佳服装设计(黑白) 《谍舰》、《玉女偷情》、《愚人船》、《一线生机》
最佳服装设计(彩色) 《万世千秋》、《万世流芳》、《春花秋月奈何天》、《音乐之声》
最佳音响 《万世千秋》、《日瓦戈医生》、《疯狂大赛车》、《烽火田园》
最佳音效 《战俘快车》
最佳电影剪辑 《女贼金丝猫》、《日瓦戈医生》、《凤凰劫/荒漠十壮士》、《疯狂大赛车》
最佳特技效果 《万世流芳》
最佳原创歌曲 "The Balladof Cat Ballou"《女贼金丝猫》、"I Will Wait For You"《瑟堡的雨伞/秋水伊人》、"The Sweetheart Tree"《疯狂大赛车》、"What's New Pussycat?"《风流绅士》
最佳原创配乐 《万世千秋》、《万世流芳》、《再生缘》、《瑟堡的雨伞/秋水伊人》
最佳改编配乐 《女贼金丝猫》、《寻欢作乐》、《一千个小丑》、《瑟堡的雨伞/秋水伊人》
最佳真人短片 《城堡的安宁》、《滑板约会》、《积雪》、《时光的片断》
最佳动画短片 《粘土种类和来源》、《贼鹊》
最佳纪录短片 《街道上的壁画》、《序曲》、《景点》、《叶芝的故乡》
最佳纪录长片 《坦克大决战》、《福斯公路大桥》、《让我的人走》、《死在马德里》
最佳外语片 《土地之血》希腊、《绝交信》瑞典、《怪谈》日本、《意大利式婚礼》意大利

最佳影片

《音乐之声》[2]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莉·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主演的音乐片,

该片讲述了修女玛丽亚到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并和上校的7个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利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并与玛利亚之间产生了感情的故事 。

该片于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上映。

剧情简介

22岁的玛丽亚是一个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但是,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修女院里的阿比斯院长觉得她这样的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看护的请求,她决定让玛丽亚去,也借此让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玛丽亚到达冯・特拉普家,发现他是一个有七个孩子的鳏夫,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在舞会中,玛丽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的民间舞蹈“涟恩德拉”(Laendler)。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过来和玛丽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意一目了然。玛丽亚走了之后,男爵夫人用尽办法讨孩子们的欢心都没有成效。当孩子们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结婚的消息后,他们更加难过。可惜,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从此就永远幸福快乐。在纳粹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会场,演出了孩子们准备好的歌曲。在这时,上校和玛丽亚演唱了雪绒花,歌曲里对祖国奥地利的热爱之情浓郁深厚,不顾旁边持枪的纳粹守卫,在场的观众也跟着上校一起唱完了雪绒花。    

演出之后,趁着颁奖的时候上校一家人逃离演出现场,纳粹一路追到修道院里,在修女们的帮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后面,躲过纳粹的追踪,然后他们翻过阿尔卑斯山,离开了奥地利。

角色介绍

玛利亚

演员 朱丽·安德鲁斯

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于是她被派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她很快和上校的七个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渐渐在她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


冯·特拉普

演员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海军上校,有七个孩子。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他请来玛利亚作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刚开始他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并被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


男爵夫人

演员 埃琳诺·帕克

冯·特拉普上校的女朋友,被上校带回来时孩子们很不喜欢她。她看到玛丽亚与上校十分亲近,便劝玛丽亚回修道院。但后来玛丽亚回来之后,她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她和上校之间的感情,便主动退出了与上校的婚约。

阿比斯院长

演员 佩吉·伍德

萨尔茨堡修道院院长,她觉得玛丽亚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她决定让玛丽亚去冯・特拉普上校家做看护,也借此让玛利亚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当玛丽亚向她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她告诉玛利亚要有骨气与勇气,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后来帮助玛丽亚一家逃离生天。

精彩花絮

由于电影拍摄的周期比较长,小演员们都在这个过程中长高了不少,为了在镜头中让演员看起来高度不变,影片使用了很多的小的拍摄技巧来掩饰这一切。 影片结束全家人爬到山上时上校肩膀上的格里特不是她本人。当时金·卡拉斯的体重增加了不少。片中出现的小孩是在克里斯托弗的要求下,找来的侏儒替身,体重只有格里特的一半。 影片的第一个音乐片段"音乐之声"是在欧洲拍摄的最后一场。当时是1964年的六月末七月初,尽管看起来阳光明媚,但天气寒冷刺骨,朱丽·安德鲁斯不得不在山间不断地跳来跳去。 朱丽·安德鲁斯回忆,在影片开场的航拍镜头中,尽管她把鞋跟都插进了地里,试图稳住自己,但还是一次次地被直升机强大的气流给吹得站都站不稳。在拍了大概十几条之后,她试着给导演罗伯特·怀斯做出手势让直升机升上去一些,但是她得到的回应却是导演竖起的大拇指--导演终于拍到了满意的镜头。 片尾一家人徒步穿过阿尔卑斯来到瑞士,而现实中他们先坐火车到了意大利,又从意大利飞到伦敦,最后到达了美国。萨尔兹堡离奥德边境非常的近,但离瑞士和意大利都非常远,徒步走过去是不可能的。 玛利亚和上校在露台里的场景中,安德鲁斯一直笑场。因为每当她和上校接吻时,有一个装置就会发出咂嘴的声音。拍了超过20条之后,这个场景的结尾被修改成两人的剪影,并且隐藏了安德鲁斯的笑声。 电影在韩国放映时,一些电影院每天放四到五场,票房不是很好。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首尔的一家电影院的经营者尝试着找到了办法,他把电影中的所有音乐片段剪掉。 在阿根廷,这部电影被命名为《一个叛逆修女的故事》。 马里·马丁是原百老汇版本里玛丽娅的角色和该电影的制片人,最终将使得影片成本增加到八千万美元,相比较而言,安德鲁斯的片筹只要两百二十五万美元。 在影片拍摄到他们从船上掉进水里的场景,为了保持湿漉漉的样子,演员们不得不反复被水龙头浇得满身是水的。 当拍摄冯特拉普上校和玛利亚结婚的场景时,剧组忘记了叫扮演主教的演员就位,两位主人公走到了圣坛上时,圣坛上却空无一人,十分尴尬。而萨尔兹堡城真正的主教也在影片出演了一个小角色。 玛利亚和上校在露台里的场景中,朱丽·安德鲁斯一直大笑不止。照她的说法,是因为每当她靠近普卢默和他接吻时,有一个装置就会发出咂嘴的声音。在拍了超过20条之后,这个场景的结尾被修改成两人的剪影,并且隐藏了朱丽·安德鲁斯的笑声。 电影中,玛利亚从来不叫上校的名字 "乔治", 她总是叫他"上校"、"先生"或者"亲爱的"。

幕后制作

《音乐之声》改编自百老汇同名音乐剧,根据玛利亚·冯·特拉普的著作《冯特拉普家歌者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 by Maria von Trapp》)改编而成。该片的拍摄地点也在原著中提到的萨尔兹堡、奥地利和巴伐利亚等地。

该片制片方最初想找执导过《宾虚》的好莱坞导演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来执导,当时他已经现场勘景并把原剧本做了一些改动。他心目中的《音乐之声》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威廉·惠勒甚至想要拍摄一些战争场面来渲染气氛。而同名音乐剧在百老汇上演的两年之前,派拉蒙向冯·恰皮·辛格买下了故事的版权,并打算让奥黛丽·赫本出演玛利亚。而奥黛丽·赫本表示拒绝出演,派拉蒙方面随即抛弃该电影计划 。

影片评价

《音乐之声》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美丽修女玛利亚,迷人的阿尔卑斯山、清澈的湖泊、明媚的气候,雅致的别墅,七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都深深打动了世界各地观众们的心。片中多首歌曲,如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特来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有趣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也都成了观众们记忆中最值得细细回味的旋律 。](新浪网评)

《音乐之声》中众多情景交融的歌曲令观众沉醉不已,理查德·罗杰斯创作的优美动听、流畅生动的音乐和百老汇制作人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撰写的雅俗共赏、惹人喜爱的歌词,无疑是该片取得空前成功的关键因素 。(《新快报》评)

《音乐之声》这部音乐片中,茱莉·安德鲁斯宛如出谷黄莺般高亢亮丽的开嗓、和阿尔卑斯山广袤壮美的自然景观水乳交融地搭配在一起,也成为了一开场就令观众醍醐灌顶的记忆标签。作为一部改编自音乐剧的电影,片中大部分插曲都散发着浓郁的戏味儿,在旋律的起伏之间,观众们能体会到一种因情绪变化而产生的动态之美 。(时光网评)

最佳男主角

李·马文[3],1924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著名演员。生于纽约。第二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海军陆战队受伤退伍后,偶尔在当地的夏日剧团里客串演出,从此迷上戏剧,到了纽约后,立即加入该地的剧团,在百老汇登台,1951年开始参加电影演出。主要成就: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和 第1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主要作品

突袭贝鲁特The Delta Force (1986)

《十二金刚续集》The Dirty Dozen: The Next Mission (1985)

高尔基公园Gorky Park (1983)

雪岭过江龙Death Hunt (1981)

铁血军营 Big Red One, The (1980)

西部的明内斯男人 Meanest Men in the West, The (1978)

大煞星与亡命客Shout at the Devil (1976)

大王龙 Klansman, The (1974)

冰人未了 Iceman Cometh, The (1973)

Prime Cut (1972)

两条牛仔龙Pocket Money (1972)

长征万宝山 Paint Your Wagon (1969)

决斗太平洋 Hell in the Pacific (1968)

雷克军曹 Sergeant Ryker (1968)

十二金刚Dirty Dozen, The (1967)

最佳女主角

朱莉·克里斯蒂[4](Julie Christie),1941年04月14日出生于印度阿萨姆邦查布阿,演员。被美国传奇巨星艾尔·帕西诺称为"最富有诗意的女演员",与其他热衷舞台剧的英国演员不同,她更钟情于大银幕,《亲爱的》中的表演赢得了1965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早年经历

朱莉·克里斯蒂1941年4月14日出生于印度北部的阿萨姆邦,父亲是个茶园主。

自小生长在印度,父亲是当地茶商。在英国、法国完成教育后

,便进入伦敦一所剧校中接受戏剧及歌唱训练。

演艺经历

1962年初进入影坛,演的都是小角色,翌年在《说谎的比利》首次任女主角。名导演约翰史勒辛格对她非常赏识,为她量身订造《亲爱的》一片,遂以此片荣登奥斯卡后座,旋即主演《日瓦戈医生》成为国际红星。直到70年代,是她在影坛的黄金时期,曾在大卫.连、楚浮等大导演的片中演出。1971年起跟华伦.贝蒂合演《花村》等三部影片,两人一度打得火热。90年代以后比较沉寂。 朱莉被美国传奇巨星艾尔·帕西诺称为"最富有诗意的女演员",与其他热衷舞台剧的英国演员不同,她更钟情于大银幕。朱莉生性低调,很少公开亮相或接受采访,专注的态度使她口碑极好。

演员作品她的作品多不胜数,曾经参演过许多经典影片,如《亲爱的》、《热与尘》、《日瓦戈医生》、《天堂可以等待》、《特洛伊》、《寻找梦幻岛》等,并因为在《亲爱的》中的表演赢得了1965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第十四届美国演员工会奖揭晓。丹尼尔·戴·刘易斯和朱莉·克里斯蒂分别荣获影帝与影后称号 。

最佳女主角的角逐几乎是朱莉·克里斯蒂(《柳暗花明》女主角)和玛丽昂·歌迪亚(《玫瑰人生》女主角)两个人的竞争。最终,朱莉·克里斯蒂胜出。此前,她凭借影片《柳暗花明》的出色表现已经在好莱坞四度封后。朱莉·克里斯蒂在影片《柳暗花明》中成功地塑造了患痴呆症的女主角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

主要作品

2000-2011年

小红帽Red Riding Hood (2011)

纽约,我爱你New York,I love you(2009)

柳暗花明/远离她Away From Her (2006)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2004)

寻找梦幻岛Finding Neverland (2004)

特洛伊Troy (2004)

Decade Under the Influence, A (2003)

摄影师 Snapshots (2002)

卢浮魅影Belphecor: Curse of the Mummy (2001)

Miracle Maker, The (2000)

1963-1997年

换妻游戏 Afterglow (1997)

血洗家园 Fools of Fortune (1990)

叱咤风云Power (1986)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简介 ,360百科
  • 《音乐之声》影片简介,360百科
  • 李·马文个人简历 ,360百科
  • 朱莉·克里斯蒂个人简历 ,360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