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第10屆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最佳影片《西線無戰事》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 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着學院最初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歐文斯公司鑄造。

第10屆奧斯卡金像獎
藝人或藝術家
代表作品 《左拉傳》
《怒海餘生》
《大地》
《月缺難圓》
《芝加哥大火記》
《春閨風月》
《芝加哥大火記》

第10屆奧斯卡金像獎[1]於1938年3月10日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比爾特摩碗酒店舉行,主持人是鮑勃·伯恩斯

目錄

基本信息

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 《左拉傳》
最佳男主角 斯賓塞·屈賽《怒海餘生》
最佳女主角 路易絲·賴納《大地》
最佳男配角 約瑟夫·希爾德克勞特《左拉傳》
最佳女配角 艾麗思·布雷迪《芝加哥大火記》
最佳導演 利奧·麥凱里《春閨風月
最佳副導演 羅拍特·韋布《芝加哥大火記》
最佳原著故事 威廉·韋爾曼羅伯特·卡森《星海浮沉錄》
最佳改編劇本 海因茨·赫勒爾德格澤·赫措格諾曼·賴昨·雷恩《左拉傳》
最佳攝影 卡爾·弗羅伊德《大地》
最佳藝術指導 斯蒂芬·古森《消失的地平線》
最佳音響 湯默斯·莫爾登《暴風劫》
最佳剪輯 吉恩·哈夫立克吉恩·米爾福德《消失的地平線》
最佳音樂(歌曲) "甜蜜的李拉妮"《懷基基海濱婚禮》插曲,哈里·歐文斯
最佳音樂(配樂) 環球電影公司音樂部查爾斯·普雷文《丹鳳朝陽》
最佳舞蹈指導 赫姆斯·帕恩《受傷的閨女》
最佳動畫短片 《老磨坊》(華爾特·迪斯尼)
最佳短片(一本) 《塘鵝生活》(教育電影社)
最佳短片(二本) 《金錢萬惡》(米高梅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彩色) 《小聰明》(米高梅電影公司製片人:彼德 ·史密斯)
特別獎 授予從事喜劇電影多年,發掘許多大明星並且在喜劇電影表演上大有貢獻的笑匠馬克·塞內特

授予創造著名喜劇木偶查利·麥卡錫埃德加·拍根

授予對搜集1895年以來電影資料有貢獻的現代藝術博物院電影圖書館

授予拍攝優秀的彩色影片《星海浮沉錄》的電影攝影師霍華德·格林

1937年歐文·撒爾拍紀念獎:製片家達里爾·柴納克

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金像獎座)

授予發明超高感光性能的阿格發底片的阿格發·安期戈公司

二等獎(獎章)

授予設計動畫攝製機的華爾特·迪斯尼製片廠

授予發展特殊效果設備的法秀特·埃杜特和派拉蒙電影公司

授予改進錄音設備的道格拉斯·希伯和米高梅電影公司錄音部

三等獎(獎狀)

授予約翰·阿諾德和米高梅製片廠攝影器材部

授予哥倫比亞電影公司錄音部主任約翰·萊伐達理

授予湯默斯·莫爾頓和聯美電影公司錄音部

授予RCA製造公司

授予約瑟夫·羅賓斯和派拉蒙電影公司

授予道格拉斯·希拉和米高梅製片廠錄音部

提名名單

獎項 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左拉傳》《春閨風月》《怒海餘生》《死角》《大地》《芝加哥大火記》《消失在地平線》《One Hundred Men and a Girl》《摘星夢難圓》《一個明星的誕生》
最佳男主角 斯賓塞·屈塞《怒海餘生》查爾斯·博耶《征服》弗雷德里克·馬奇《一個明星的誕生》羅伯特·蒙哥馬利《荒林艷骨》保羅·穆尼《左拉傳》
最佳女主角 路易絲·賴納《大地》、艾琳·鄧恩《春閨風月》、葛麗泰·嘉寶《茶花女》、珍妮·蓋諾《一個明星的誕生》、芭芭拉·斯坦威克《史黛拉恨史》
最佳男配角 約瑟夫·斯柴德克勞特《左拉傳》拉爾夫·貝拉米《春閨風月》托馬斯·米切爾《颶風》HB·沃納《消失在地平線》Roland Young《逍遙鬼侶》
最佳女配角 艾麗絲·布雷迪《芝加哥大火記》安德麗亞·利茲《摘星夢難圓》安妮·雪莉《史黛拉恨史》克萊爾·特雷弗《死角》梅·惠蒂《荒林艷骨》
最佳導演 萊奧·麥卡雷《春閨風月》威廉·迪亞特爾《左拉傳》西德尼·富蘭克林《大地》Gregory La Cava《摘星夢難圓》威廉·A·韋爾曼《一個明星的誕生》
最佳助理導演 Robert D. Webb《芝加哥大火記》Charles C. Coleman《消失在地平線》Russell Saunders《左拉傳》Eric Stacey《一個明星的誕生》Hal Walker《Souls at Sea》
最佳原創劇本 《一個明星的誕生》威廉·A·韋爾曼、Robert Garson、《黑暗軍團》Robert Lord、《芝加哥大火記》尼文·布施、《左拉傳》Heinz Herald,Geza Herczeg、《One Hundred Men and a Girl》Hanns Kräly
最佳劇本 《左拉傳》Heinz Herald,Geza Herczeg,Norman Reilly Raine、《春閨風月》Viña Delmar、《怒海餘生》Marc Connelly,John Lee Mahin,Dale Van Every、《摘星夢難圓》Morrie Ryskind,Anthony Veiller、《一個明星的誕生》艾倫·坎貝爾、Robert Garson、Dorothy Parker
最佳攝影 《大地》卡爾·弗羅伊德、《死角》格雷格·托蘭德、《Wings Over Honolulu》Joseph A. Valentine
最佳藝術指導 《消失在地平線》Stephen Goosson、《征服》Cedric Gibbons,William A. Horning、《困苦中的年輕女人》Carroll Clark、《死角》理查德·戴、《Every Day's a Holiday》Wiard Ihnen、《左拉傳》安東·格羅特、《曼哈頓旋轉木馬》John Victor Mackay、《羅宮秘史》Lyle R. Wheeler、《Souls at Sea》Hans Dreier,Roland Anderson、《Vogues of 1938》Alexander Toluboff、《威莉溫基》William S. Darling,David S. Hall、《為你傾情》Jack Otterson
最佳音響效果 《颶風》Thomas T. Moulton(United Artists SSD)、《The Girl Said No》A.E. Kaye(Grand National SSD)、《Hitting a New High》約翰·埃爾培格(RKO Radio SSD)、《芝加哥大火記》Edmund H. Hansen(20th Century-Fox SSD)、《左拉傳》內森·萊文森(Warner Bros. SSD)、《消失在地平線》John P. Livadary(Columbia SSD)、《五月時光》Douglas Shearer(M-G-M SSD)、《One Hundred Men and a Girl》Homer G. Tasker(Universal SSD)、《逍遙鬼侶》Elmer Raguse(Hal Roach SSD)、《Wells Fargo》Loren L. Ryder(Paramount SSD)
最佳電影剪輯 《懷基基婚禮》Harry OwensFor the song "Sweet Leilani"、《Mr. Dodd Takes the Air》Harry Warren(music),Al Dubin(lyrics) For the song "Remember Me"、《Vogues of 1938》Sammy Fain(music),Lew Brown(lyrics) For the song "That Old Feeling"、《隨我婆娑》George Gershwin(music),Ira Gershwin(lyrics) For the song "They Can't Take That Away from Me"、《藝術家與模特兒》Frederick Hollander(music),Leo Robin(lyrics) For the song "Whispers in the Dark"
最佳原創歌曲

最佳配樂

《One Hundred Men and a Girl》《颶風》《芝加哥大火記》《左拉傳》《消失在地平線》《五月時光》《Portia on Trial》《羅宮秘史》《特色街道》《白雪公主》《歌唱幸福》《Souls at Sea》《西部之路》
最佳真人短片(兩本) Torture Money、Deep South、Should Wives Work?
最佳真人短片(一本) The Private Life of the Gannets、A Night at the Movies、Romance of Radium,Pete Smith
最佳動畫短片 《老磨坊》華特·迪士尼、《Educated Fish》《The Little Match Girl》Charles Mintz
最佳短片(彩色) Penny Wisdom,Pete Smith、The Man Without a Country、Popular Science
最佳舞蹈指導 《困苦中的年輕女人》Hermes PanFor "Fun House"、《Varsity Show》巴斯比·伯克利 Busby BerkeleyFor "The Finale"、《Ready, Willing and Able》Bobby ConnollyFor "Too Marvelous for Words"、《賭馬風波》Dave GouldFor "All God's Children Got Rhythm".、《阿里巴巴進城》Sammy LeeFor "Swing Is Here to Stay".、《Thin Ice》Harry LoseeFor "Prince Igor Suite".、《懷基基婚禮》LeRoy PrinzFor "Luau".

最佳導演

簡介

他1895年3月22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其父是演員魯道夫·希爾德克勞特。但他卻是在父親的競爭對手艾爾伯特·巴塞曼的指導下習藝的。1910年,隨父親一起去美國巡迴演出,並進入美國戲劇藝術學院深造。1913年回到德國,加入了馬克斯·萊因哈特劇團,很快成為該劇團的台柱。1920年定居美國,在百老匯的舞台上大顯演藝。

與此同時,希爾德克勞特德國美國拍攝了許多影片。角色類型從溫爾文雅的男主角到圓滑狡黠的男配角,甚至歹徒壞蛋。1937年,他在影片《左拉傳》(The Life of EmcileZola)中成功地扮演了一個受迫害的猶太籍軍官德雷弗斯,從而獲得了最佳男配角金像獎。

這位獎主的電影生涯一直到1948年。之後他主要在舞台上獻藝。1959年,當舞台劇《安妮·弗蘭克的日記》搬上銀幕時,他出演同一角色即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又獲得成功。

希爾德克勞特死於1964年。生前寫有一本回憶錄《我和我的父親》。(1959年)。

最佳影片

《左拉傳》劇情簡介

青年作家左拉保羅·穆尼飾)和印象派畫家塞尚(Vladimir Sokoloff飾)住在巴黎一棟破舊房子的閣樓里,在窮困潦倒之際發奮創作。之後左拉在咖啡館邂逅妓女娜娜(Erin O'Brien-Moore飾),並且以她的悲慘境遇為題材創作了長篇小說《娜娜》,出版後大獲成功,而版稅的收入也讓左拉擺脫了窘迫的生活狀態。1871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陸軍潰敗,色當淪陷,左拉對於發動戰爭的當局者的無能極為不滿,同時對戰爭中悽苦的人民懷着極大的同情。左拉以此為題材創作的《潰敗》抨擊了法國陸軍,引起陸軍部的強烈不滿,但他不為強權所動。遵循着深入體察社會的創作原則,左拉的作品源源不斷地湧出,《滾燙》《淑女天堂》《生命的喜悅》《他的名作》《土地》《夢幻》《人之獸性》等讓左拉功成名就。

在左拉舒適的居室內,他和摯友塞尚一起共進晚餐。餐後塞尚向陶醉在舒適生活狀態中的老朋友提出了善意的規勸———不要放棄青年時立下的志向,放棄對真理和正義的追求。隨後左拉離開了巴黎。不久之後發生了轟動法國的德雷福斯案件,德雷福斯(約瑟夫·希爾德克勞特飾)是猶太裔軍官,因涉嫌間諜罪被捕入獄。他自己叫冤上訴不果,被判叛國罪,流放終身。三年後真相大白,叛徒另有其人,而陸軍部卻害怕此事件有損自身榮譽不肯公開事實,而將真正的叛徒無罪釋放。 當法蘭西學院因左拉在文學上的成就接納其為院士時,德雷福斯的太太露西(蓋爾·桑德迦飾)登門求見,懇請左拉為其丈夫伸張正義。在經歷了劇烈的心理鬥爭後,左拉在《震旦報》上刊出了著名的致總統公開信《我控訴》,揭發軍方掩飾案情的真相。這一舉動激怒了陸軍部,以「誹謗罪」對左拉提出公訴,1898年左拉被控案開庭審理,幾經爭鬥左拉被判有罪。隨後他在朋友勸說下,秘密逃亡英國。在英國隱居期間,左拉依然為德雷福斯案件寫出犀利文章,在法國引起極大震動,各界人士主張重審德雷福斯案件。最終,正義得以伸張:德雷福斯冤案平反,左拉回國。1902年左拉因煤氣中毒逝於巴黎,6年後被移葬巴黎先賢祠 。

最佳男主角

早期經歷

斯賓塞·屈塞,1900年4月5日出生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斯賓塞有一個年長四歲的哥哥卡羅爾。父親叫約翰·屈塞有愛爾蘭血統,是一個卡車公司銷售經理,母親叫卡麗·布朗有美國血統 。斯賓塞的童年經常曠課、打架,還曾兩次離家出走 。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與同學Pat O』Brien離開就讀的馬奎特學院加入了海軍。直到戰爭結束時,斯賓塞在弗吉尼亞諾福克海軍港服役,退役後進入Ripon大學學習,因為在舞台劇中主演十分成功所以決定從事表演事業 。 1923年,兩人同時獲得了影片《R.U.R》中兩個沒有台詞機器人角色此期間斯賓塞為了謀生做過旅館服務生、門衛和售貨員。 1931年,屈塞一家人搬到了好萊塢。著名導演約翰·福特看過1932年影片《The Last Mile》中精彩表演後為福克斯與簽下了片約,三年間共拍了16部影片。 1935年,與米高梅簽下合約。此後憑藉1937年和次年《怒海餘生》《孤兒樂園》成為接連兩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第一人。 此外因為《火燒舊金山》《岳父大人》《黑岩喋血記》《老人與海》《天下父母心》《猜猜誰來吃晚餐》七次獲得奧斯卡提名。 30年代,斯賓塞·屈塞洛麗泰·揚傳出短暫緋聞。 1942年,與凱瑟琳·赫本開始了長達一生愛戀。因為他是天主教徒所以不能與妻子離婚,儘管他們已經分居。 1967年,在拍完《猜猜誰來吃晚餐》,後幾周因為心臟病發去世。 1963年以來,屈塞經常身體不好,當時他在赫本的家鄉特蘭卡斯海灘因肺水腫而昏倒 。1965年,屈塞在做了前列腺手術後病危 。

個人生活

凱瑟琳·赫本

於好萊塢影后凱瑟琳·赫本在走完96個春秋的漫長人生後,於2003年7月2日在家中仙逝。 凱瑟琳一生演了40 部電影,12次獲奧斯卡獎提名,並4度摘取「最佳女主角」的桂冠。她的個人生活也與電影故事一樣頗富戲劇性,她與斯賓塞·屈塞纏綿相愛了26年,但這對有情人最終也沒有成為眷屬。有人說這是凱瑟琳人生中的一大憾事,但這個」傻大個」女人卻說:「我從來就沒想過要嫁給他。」

短暫的婚姻

凱瑟琳於1907年5月12日出生於美國東海岸康涅狄格州霍頓一個富有的家庭,其父親是當地一位知名的醫生。 1932年開始從影至80年代,她曾與好萊塢的許多個男影星當過搭檔,但與屈賽的合作時間最長,也最默契,可謂珠聯璧合,渾然天成。在銀幕上,他們堪稱天造地設的一對;在生活中,他們是情深意篤的戀人。 凱瑟琳一生中只有一次短暫的婚姻。1928年,她曾與一位名叫勒德格·史密斯的保險經紀人結婚,因他長期在法國的格勒布爾讀書,這樁婚姻只維持了幾年,二人就勞燕分飛。凱瑟琳曾對人說,她一直把自己視為沒有結婚的女人,「我根本沒有嘗過新娘的滋味」。 1942年,她與斯賓塞·屈塞在合作演出電影《而立之年的女人》中結識,後來又一起演過9部電影。屈賽是她一生中最愛的男人。儘管他們的愛情遇到數不清的障礙,但兩人都想辦法跨越過去。屈賽瘋狂地愛着凱瑟琳,他曾這樣形容她:「她雖然身上沒什麼肉,但總是該凸的凸,該凹的凹,這不是上上之選嗎?」凱瑟琳屈賽的愛也很熾烈,她對屈賽的評價是:「屈賽是男人中的佼佼者,我有幸與他保持20多年的完美關係,他就像一塊磐石一樣堅韌,給人以保護,我從來未對與他之間的關係後悔過。」

一對奇特的戀人

凱瑟琳是個細高個姑娘,高高的顴頰,俊秀的面龐,白嫩的肌膚,濃密的頭髮。她固有的個性是倔強、率直、外露,有時還有點自負和易怒,這是她的優點,同時也是她的缺點。她從不與世俗好萊塢的虛榮、浮華隨波逐流。她還是個剛強的女權主義演員,主張男女平等和婦女解放。她曾大膽公開地穿短褲,為婦女擺脫緊身衣的束縛作出榜樣。無論扮演富有、傲慢的美國少女,還是男子裝束的女人、離了婚的妻子、性格乖戾的老處女、抑或風燭殘年的老嫗……她的銀幕形象總是堅強自信、敢講真話的女性。正因為這種大膽潑辣的性格,她曾遭受保守主義者的猛烈攻擊,他們甚至把她演的電影貶得一無是處。 與凱瑟琳相比,斯賓塞則顯得沉穩和老練。他不僅有不凡的風度和氣質,而且胸懷寬廣、慷慨和大度。他的這種性格正好彌補了凱瑟琳的不足。他們在攝影棚是搭檔,在平常生活中是情侶。在攝影棚里拍攝鏡頭時,斯賓塞總是本能地做到一次就成功,而凱瑟琳更喜歡反覆多次。他們合作的9部電影的導演都是喬治·庫克,此人是個同性戀者,對凱瑟琳的脾氣,他都能夠理解和包容。 這對情侶為避人耳目,在公開場合下,他們總是相敬如賓,從未表示親昵過,二人也從未互贈過禮物。然而,無論是在銀幕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這對「情人冤家」總是爭爭吵吵,卻又分不開來 。而實際上,他們卻是一對絕對美好的戀人。個性倔強的凱瑟琳只有在屈賽面前才有所收斂,改掉自己的一切壞脾氣,變成一個溫順的女人。「如果我們之間需要協調,我會改變自己去適應他。」她曾這樣對人說。 《追憶凱瑟琳》的書中記載,凱瑟琳與屈塞在比華利山旅館中「惡魔般的一夜」,他當時可能喝醉了酒,他用手背打她的臉,尊嚴使她第二天醒來後對此事緘口不言。與其說她在乎自己的尊嚴,倒不如說她竭力想維護他,所以才獨自咽下了這口氣。她雖然在內心原諒了他,但卻永遠忘不了這次不愉快的經歷。但是,凱瑟琳並不不想離開他,她說:「我愛他,我想跟他在一起。如果我一氣之下走了,我們都會感到很痛苦的。」

死在情人的懷裡

凱瑟琳與屈賽相遇的時候,他早已在1923年與路易絲結了婚,並且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的大孩子叫薩西,第二個孩子叫約翰。而約翰一生下來就是聾子。屈賽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他與路易絲舉行過宗教婚禮,他不能做背叛自己結髮妻子的事。拋棄妻子和殘疾兒子去與另外一個女人結婚,他認為這是大逆不道的,他會有深深的負罪感。因而,儘管他深深地愛着凱瑟琳,並且很早就與妻子分居,但他永遠也不會做離婚的事。凱瑟琳清楚地知道這一點,所以從來也不對屈賽提出這種過分要求,也不在他面前流露因他拒絕離婚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和痛苦。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她眼睜睜地望着屈賽回到妻兒那裡,心裡的滋味可想而知。但她從來不阻攔他回去,只好把苦水藏在肚子裡,並想法填滿自己空閒的時間。屈賽疼愛孩子,維繫這個家庭,但對愛情的渴求同樣煎熬着他的靈魂,只有在演戲和酗酒中才能解脫……不論是凱瑟琳,還是屈賽,他們都把自己看成是上等人,在感情問題上都表現出應有的克制。 時間長了,凱瑟琳與路易絲都愛着屈賽,她們不僅經常通電話,說些噓寒問暖的話,還共同關心她們生命中的男人。1967年,屈賽患了心臟病,導演本來拒絕再讓他演電影,擔心拍攝不完他會去世,但由於《猜猜誰來吃晚餐》這個電影劇本是凱瑟琳請人寫的,她是不會與另外一個男演員當搭檔的,她終於說服導演起用了屈賽,並以自己多年的積蓄為此交了保險金。屈賽在演完電影兩周後因心臟病發作而終。由於當時屈賽正遭受病痛的折磨,凱瑟琳始終不願過這部影片。在他逝世前的日子裡,只有凱瑟琳陪伴這個孤寂、飽受靈魂摧殘的老人。屈賽是在情人的懷裡閉上眼睛的。他在遺囑中說,他將所有遺產都留給妻子和孩子,而給凱瑟琳留下的,只是那些美好的回憶。屈賽被安葬在格倫代夫公墓,凱瑟琳沒有去參加他的葬禮。屈賽死後,路易絲髮起成立一個救助聾啞兒童的機構,凱瑟琳不僅慷慨解囊相助,她還成了路易絲最親近的朋友。1987年,87歲的屈賽遺孀—路易絲也離開了人間,被埋葬在屈賽的身旁。凱瑟琳聽到這個消息,沒有流露出任何不滿。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

意大利大衛獎

 
路易絲·賴納 來自新浪

最佳女主角

路易絲·賴納( Luise Rainer 1910年1月12日-2014年12月29日 )[2] , 出生於德國,美國電影演員,也是猶太人。她的父母是富裕的進出口貿易商,16歲時她離開家來到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家劇院學習表演藝術。

2014年12月29日,路易絲·賴納因肺炎在倫敦家中去世,享年104歲。[3]她是第一位蟬聯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演員,也是最長壽的奧斯卡影后。[4]

演藝經歷

賴納在1935年進入好萊塢之前參演了幾部德語電影。後被米高梅星探挖到好萊塢。她是第一位連續兩屆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女演員,獲獎影片分別為《歌舞大王齊格飛》和《大地》。傳聞賴納曾承認這給她帶來很大困擾,"起點太高"。她之後的好萊塢演藝之路並不順利,作品不多。[5] 在1943年出演《人質》後,她不再頻繁涉足影壇,儘管後來她曾飾演過一集二戰題材的電視連續劇《戰鬥》及《愛船》中的雙重角色。其後她亦拍過《賭徒》賴納的名字如今被刻在好萊塢的星光大道之上。

個人生活

由於不願困於某種特定角色和受制於電影工作室體系,路易絲·賴納於1937年下嫁劇作家克里弗德·奧迪特,但三年後,二人激烈的感情就畫上了句號。

劇照

翠堤春曉影片精彩片段

翠堤春曉 The Great Waltz 8.4

頒獎會場

好萊塢的柯達劇院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的永久會場. 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位於好萊塢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啟用,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的舉行地點,在2002年開始成為奧斯卡的永久頒獎地。

柯達劇院,可容納3,400名觀眾,設有全美國一個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寬,75呎深。舞台後的記者室可容納多達1,500名記者。劇院由柯達公司贊助7500萬美元建成,並獲此冠名權。

劇院現由洛杉磯市擁有,並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向市政府租用,以舉行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柯達劇院的入口擺放有柱裝飾,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奧斯卡金像獎得獎人的名字,亦預留位置予未來的得獎人。

在其他時間,柯達劇院則供舉辦演唱會等表演,及其他種類的頒獎禮。

外部鏈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