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

圖片名稱
圖片來自中文百科全書

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英文Second Seminole War),也被称为佛罗里达战争,是美国美洲原住民塞米诺尔人发生的三次塞米诺尔战争之一[1] [2] [3]

目录

簡介

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的起因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由於美國佔領了大片的印第安土地印第安人民內心有一種抵抗情緒,於是在得到了能夠與英國進行貿易往來的機會之後,大部分的印第安人都選擇了站在英國這一邊,由於印第安人在戰爭中讓大陸軍的損失非常慘重,於是大陸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分出大部分的兵力來抵抗印第安人,在美國的獨立戰爭結束之後沿海地區的印第安人已經基本滅絕。

在美國獨立之後印第安人和克萊爾率領的兩千多士兵進行了戰爭,但是由於克萊爾沒有派足夠的士兵進行防守,所以在他們沒有防備的時候,印第安人利用獨特的地理優勢,隱藏在樹木之後,趁著城克萊爾不注意的時候向美軍發起了進攻,這次戰爭印第安人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為了能夠有效打擊印第安人,安東尼再次率領三千人向印第安人發起進攻,安東尼耐心等到印第安人分散兵力籌集糧食的時候向他們發起進攻,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印第安人徹底失敗。

歷史-背景

18世纪,许多美洲原住民部族从美国东南部迁往佛罗里达无人居住的土地,这其中包括亚拉巴马人乔克托人雅玛西人优奇人克里克人

克里克人是其中最大的部族,包括上克里克人下克里克人,包括希奇蒂语的使用者和穆斯科格语的使用者。

这个名字被应用到佛罗里达的其他部族,虽然这些美洲原住民认为他们自己属于不同的部族。其他在塞米诺尔战争时期生活在佛罗里达的包括西班牙印第安人,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这些人据信遗传卡卢萨人和“牧场印第安人”(美洲原住民祖先),也可能包括卡卢萨人和克里克人,以及生活在佛罗里达沿岸西班牙古巴营地的印第安人西班牙人混血

巴黎条约(1783年巴黎和约)终结了美国独立战争并归还东西佛罗里达给西班牙人控制后,美国和西班牙的关系一直不和。

美国争议英治时期已经确定的西佛罗里达边界,指责西班牙当局没能阻止生活在佛罗里达的印第安人袭击美国,以及藏匿从美国逃跑的黑人奴隶

从1810年开始,美国占领并兼并了部分西佛罗里达。1817年,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领导了一次对佛罗里达的入侵,即第一次塞米诺尔战争。紧接着,美国通过亚当斯-奥尼斯条约于1821年从西班牙手中占有了佛罗里达。

现在佛罗里达属于美国,但塞米诺尔人仍然是政府的一个难题。美国同塞米诺尔人签订了穆特里-克里克条约,确定了佛罗里达中部的印第安人保留地。七个酋长被允许保留在阿帕拉契科拉河沿岸的村庄。

塞米诺尔人慢慢迁徙到保留地,他们与白人隔离以避免冲突。上校(后来的将军)邓肯·拉蒙特·克林奇负责管理佛罗里达的军队,在保留地政府附近新建了国王要塞(在今天的奥卡拉),1827年早期,军队报告指出塞米诺尔人居住在保留地,佛罗里达是和平的。

和平维持了五年,直到塞米诺尔人被强制迁移去密西西比西部。塞米诺尔人强烈抵制所有这种迁移,尤其是他们加入了与克里克人的联盟。大多数白人以为塞米诺尔人就是迁移到佛罗里达的克里克人,但塞米诺尔人认为佛罗里达是他们的故乡,并与克里克人没有关系。

逃亡奴隶的情况对塞米诺尔人和白人的关系是一个持续的刺激。尽管美国不承认,西班牙曾按照他们的规矩给予逃亡奴隶以自由。多年以来,被称为黑塞米诺尔人的人群,在塞米尔诺村庄附近建立了社区,并且这两个族群在保留各自独立文化的情况下结成了联盟。奴隶抓捕者争议着奴隶的所有权。佛罗里达新建的种植园,又增加了逃亡到塞米诺尔人那里的奴隶的来源。

因为担忧印第安民族起义和武装奴隶叛乱的可能性,地方长官杜瓦尔要求增加佛罗里达的军队数量。国王要塞被关闭了。塞米诺尔人因为食物短缺和狩猎的困难,不断的进入保留区以外的地区。

1828年,安德鲁·杰克逊(塞米尔诺人的老敌人)当选美国总统,1830年,国会通过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案,他们希望通过把塞米诺尔人迁到密西西比河以西以解决这个问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