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莲子草生物防治技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空心莲子草生物防治技术针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治效果差、成本高、难根除的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出发,重点对空心莲子草的生物学、生态学[1]特性及莲草直胸跳甲(水花生叶甲)低温适应性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
一、技术名称
空心莲子草生物防治技术
二、技术概述
㈠ 研发背景
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采取以越冬繁育和早春人工助增释放天敌技术为核心,总结出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的防治陆生型空心莲子草和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水生型空心莲子草的技术模式,研究集成了一套新的可广泛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空心莲子草防控的技术体系。
(二)技术要点及参数
⑴越冬繁育技术:10月至次年3月,气温低于10℃时,采用在大棚内套小拱棚的双膜覆盖保温保种繁育。保种繁育期间应加强管理:每7天观察一次莲草直胸跳甲的生长、取食、繁殖情况;及时灌水、通风,保持小拱棚内温度在0℃~30℃范围内;当室外极端气温低于-8℃时,应在小拱棚上加盖草帘或棉帘,增加棚内温度;若食物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新鲜的空心莲子草;应及时清理枯萎或死亡的空心莲子草。繁种量可达800~1200头/m2。
⑵田间释放技术:虫源采集时间应在6:00~10:00为佳;近距离释放可采集成虫和幼虫,远距离释放需长途运输时应尽量采集成虫;运输时间应不长于72小时。早春最低温为12℃左右时应选择中午气温较高且无风天气释放,夏季日平均温较高时应选择傍晚或早晨气温较低时段释放;防控水生型空心莲子草释放密度为1000~3000头/hm2,防控陆生型空心莲子草释放密度为2500~4500头/hm2。田间释放2个月内,应避免放养鸡、鸭,禁止使用杀虫剂等;田间释放3个月内,应每半月观察一次,发现释放点部分空心莲子草开始枯黄或死亡,应将部分莲草直胸跳甲转移至空心莲子草生长旺盛的地方。
⑶技术模式:防治水生型水花生,在日平均温度达12℃左右时释放,释放3~4个月后,对水生型生防效果可达到85%以上。防治陆生型水花生,在4~6月,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应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使它隆、草甘膦等药效在7~30天内的除草剂,通过与莲草直胸跳甲田间种群扩散时间、空间隔离,实现既能有效控制水花生危害又能保障莲草直胸跳甲的安全;7~10月间,利用田间自然扩增和扩散的莲草直胸跳甲可有效控制陆生型水花生的危害。周年综合防治效果可达到85%以上。
(三)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技术目前已在小范围内示范应用。自2007年开始该技术成果先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西南地区推广应用,在安徽省巢湖市、湖北省宜昌市,四川省眉山市等地建立了空心莲子草天敌工厂化繁育基地和生物防治技术示范区。2012年以来,在湖北、四川等多地推广示范面积已超过600万亩。并且通过技术集成,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空心莲子草生物防治技术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可广泛适用于河道、湖泊、荒滩、农田、果园等不同生境的空心莲子草生物防治技术方案和行业技术标准,并以点带面,为空心莲子草扩散路径和关键控制节点的典型防治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技术已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9-3-02)” “中国植保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YJ-1-01-D04)”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2012-1-05-D04)”。
本技术具有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可产生持续有效的防控效果,平均每亩防治成本仅6~8元,相比传统的人工机械收割降低成本420元,比化学防治方法降低成本110元。该技术在有效控制空心莲子草蔓延危害的同时,还可较好的保护水体及农田环境,不影响有益的植被种群,大幅度减少化学防治成本,减少人工打捞成本,恢复渔业生产,增加水稻[2]、小麦、蔬菜果树等作物的收益,据测算,技术推广示范区的水稻可增加效益115.2元/亩;蔬菜增加效益126元/亩,渔业增加效益1200126元/亩。
三、适宜区域
本技术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西南地区空心莲子草发生地区推广使用,包括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江西省、浙江省等,可应用于河道、湖泊、滩涂、湿地、农田、果园等不同生境中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治。
四、注意事项
1. 莲草直胸跳甲的最适生长繁殖温度在25~28 ℃,成虫6 ℃以下生命活动减缓,超过32 ℃不产卵,超过35 ℃生长发育受限。因此,天敌昆虫的最佳释放时间根据不同地点的气候条件有所差异,一般为每年3月底~4月初;
2. 天敌繁育工厂夏天可利用遮阳网和水幕墙等装置进行降温,冬季可利用温室进行增温,有利于莲草直胸跳甲的生长繁育,避免了环境因素对天敌繁育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 ↑ 专业介绍|生态学专业 ,搜狐,2019-06-09
- ↑ 水稻要高产,密钥要记牢!,搜狐,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