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核電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秦山核電站 |
中文名稱 :秦山核電站 地 址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秦山鎮 運營時間 :1994年4月1日 運 營 者 :秦山核電公司 總裝機容量 :656.4萬千瓦(2015年) 國 家 : 中國 建設時間 :1985年3月20日 運營狀態 :運營中 主要成就 :國內最大的核電基地 |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控股,秦山核電公司負責運行管理,是中國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在經過多次擴建後,現已發展成一處大型核電基地[1]。
秦山核電站採用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內採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能承受極限事故引起的內壓 、高溫和各種自然災害。
目錄
基本介紹
秦山核電站坐落於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秦山鎮雙龍崗,面臨杭州灣,背靠秦山,這裡風景似畫、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又靠近華東電網樞紐,是建設核電站的理想之地。秦山核電站是中國大陸第一座自己研究、設計和建造的核電站。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等單位設計。採用世界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內採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能承受極限事故引起的內壓、高溫和各種自然災害。
穿過隧道是二、三期核電基地。二期工程是國家「八五「期間的重點工程。由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浙江省、上海市等投資聯營建設的,規模為兩台60萬千瓦核電機組的商用核電站,已分別於2002年2月6日和2004年5月3日建成發電。秦山核電站三期總裝機容量為兩台728兆瓦核電機組,是中國與加拿大聯營建設的,二台機組分別於2002年12月31日和2003年6月12日建成發電。秦山核電站已成為總裝機容量為300萬千瓦的中國核電基地。
電站1984年開工,一期工程包括建設一座30萬千瓦核反應堆,安裝3台共30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及建設配套廠房和輸電設施,1991年建成投入運行。年發電量為17億千瓦時。
二期工程將在原址上擴建2台60萬千瓦發電機組,1996年已開工。二期擴建工程2006年4月28日開工建設3、4號機組,2012年4月8日二期擴建工程正式投入運營[2]。
工程介紹
秦山核電站位於中國浙江省海鹽縣,是中國大陸建成的第一座核電站,在經過多次擴建後,現已發展成一處大型核電基地。該電站是中國第一座自己研究、設計和建造的核電站,一期工程額定發電功率30萬千瓦,採用國際上成熟的壓水型反應堆,1984年破土動工,1991年12月15日併網發電,設計壽命30年,總投資12億元。廠區主要包括七個部分:核心部分、廢物處理、供排水、動力供應、檢修、倉庫、廠前區等。全廠設備約28,000餘台件,由國內585個工廠和10餘個國家(地區)供貨,汽輪機、發電機、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核燃料元件等重要設備都由中國自己製造,進口設備主要有反應堆廠房環形吊車、壓力殼、主泵等,電站動力裝置主要由反應堆和一、二迴路系統三部分組成。秦山核電站設計廣泛採用了國外現行壓水堆核電站較成熟的技術,並進行了相當規模的科研和試驗工作,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為阻止放射性物質外泄,設置了三道屏障,第一道鋯合金管把燃料蕊塊密封組成燃料元件棒;第二道為高強度壓力容器和封閉的一迴路系統;第三道屏障則為密封的安全殼,防止放射性物質外泄。加外還有安全保護系統、應急堆蕊冷卻系統、安全殼、噴淋系統、安全殼隔離系統、消氫系統、安全殼空氣淨化和冷卻系統、應急柴油發電機組等,使反應堆在發生事故時,能自動停閉和自動冷卻堆蕊。秦山核電站的建成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投產以來,機組運一直處於良好狀態,成為中國自力更生和平利用核能的典範。
秦山核電站總投資17億多元,所產生的清潔電能源源不斷地輸入華東電網,有助於緩解浙江省和長三角區域長期的能源供應吃緊狀態。
歷史沿革
一期工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工業部主導推進,於1985年動工,1991年12月首次實現併網發電,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投產的唯一一套核電機組。機組在測試運行了兩年之後,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一期建成後不久,秦山核電站又先後開工建設了二期和三期工程,並引進國外技術力量和國內地方政府資本參與建造。二期工程依然由中國自主承擔設計、建造和運營任務,採用壓水型反應堆技術,安裝兩台60萬千瓦發電機組,於2004年建成,並正在籌劃繼續擴建。
三期工程由中國和加拿大政府合作,採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應堆技術,建設兩台70萬千瓦發電機組,於2003年建成。
秦山核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為290萬千瓦,已成為中國一處大型的核電基地。
在秦山核電站所在的浙江省目前有兩座可為核電站安全穩定運行提供配套的抽水蓄能電站——天荒坪和桐柏。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位於浙江省安吉縣,安裝6台30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桐柏抽水蓄能電站位於浙江省天台縣,安裝4台30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
2017年12月,國家核安全局批准秦山核電基地7台核電機組續證申請,秦山核電站位列其中[3]。
地理交通
坐落於浙江省海鹽縣城武原鎮東8公里的秦山鎮杭州灣畔,瀕臨東海杭州灣,並且鄰近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背靠秦山,這裡風景似畫、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又靠近華東電網樞紐,是建設核電站的理想之地。
從上海金山石化汽車站或杭州汽車東站安琪兒分站乘石杭線到秦山鎮下車,每天四班。杭州九堡汽車客運中心到海鹽的普通車,每天也有22班途經秦山鎮。
秦山一期
秦山一期核電項目肇始於1970年2月8日周恩來視察上海,對上海市委提出要在核能源利用方面多點做貢獻。上海市委遵照周恩來指示組建了上海728工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正副組長為馬天水(華東局科委原主任)和許言,組員有上海警備區、機電一局、冶金局、化工局主要負責人,設辦公室主持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朱東根。選擇了當時國際上公認熔鹽反應堆先進方案,由二機部、國防科委上報國務院。
1970年9月周恩來主持中央專門委員會審定後開展初步設計,周恩來提出「安全、適用、經濟、自力更生」和「不污染國土、不危害人民」原則方針。這一堆型通過近一年的實踐碰到很多問題無法克服,推倒原方案重新選擇反應堆類型。
1971年8月,朱勝得任728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1971年9月,2.5萬千瓦熔鹽試驗堆核電站方案的廠址選在安徽省寧國縣。從1971年9月到1972年2月,728工程在各個科研單位、設計單位布置的148項定點研製機器、儀表、儀器計劃全面收尾,總共耗資工程款800多萬元。聘請了二機部第二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歐陽予、六機部核動力研究所總工彭士祿擔任總設計師,至1972年10月初步確定採用壓水堆型技術路線,制定了15萬千瓦和30萬千瓦二個規模方案。15萬千瓦方案在設備製造上稍增加一些條件可以拿下,屬於保守型;30萬千瓦方案要增加較多投資,設備製造廠超過現有製造極限,同時廠房製造設備增添較多,屬於「跳一跳」能摘下果實更具挑戰性質,但是對今後核電全產業鏈有巨大長遠利益。計劃開工5年後完成基建併網發電。上海市抽調技術人員組成了「728工程設計隊」,抽調電廠行政、技術人員組成了「728工程建廠籌建處」。
1974年1月初,728工程初步完成了堆型篩選報告、規模供選的二個設計方案、設備製造廠的調研報告,廠址(站)初選方案。通過了六機部核動力工程專家的技術評審。1974年2月由二機部、國防科委上報總理辦公室、中央專門委員會。1974年3月,上海市調艾丁任728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朱勝得為副主任。
1974年3月3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海廳召開中央專門委員會會議,研究討論上海市申報的核電站建設報告,批准了此項目,採用30萬千瓦壓水堆方案,廠址定在浙江富陽縣富春江畔長山弄,建設資金由國家財政投資,列為國家重點項目,由國家計委平衡資金,國防科委督促二機部歸口,上海負責落實建設。1975年春節前,國家計委撥付了728工程設備製造費和擴大廠房基建資金。1975年9月下旬,浙江省省委書記譚啟龍提出富陽江下游約有2700萬人口使用富春江水,請728工程再慎重研究。
1975年10月擴大初步設計完成。1978年2月,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廠廠址選在江蘇省江陰縣。1980年9月初選浙江省海鹽縣秦山、長山兩處的海邊。使用海水作為外冷卻迴路,在設備製造、材料使用上,難度大些、成本高一點。經兩年勘查,1982年11月,國家經濟委員會批准秦山廠址[4]。
在起初的規劃中,秦山核電站一期僅具有試驗性質,它採用了當時國際上成熟的壓水型反應堆技術,建設單台30萬千瓦發電機組,並由中國自主承擔整個電站的設計、建造、設備提供和運營管理工作。一期工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工業部主導推進,業主秦山核電公司,總體和一迴路設計單位上海核工程設計研究院,二迴路設計單位華東電力設計院,海水、淡水取、排水設計單位上海市政設計院,海堤勘察設計單位浙江省錢塘江工程管理局,施工單位中核建公司,裝備主製造商上海電氣集團,壓力容器日本三菱,RER700型軸密封主泵為德國凱士比公司(KSB)設計製造,堆內構件由上海第一機床廠製造,磁力提升式控制棒驅動機構由上海先鋒電機廠製造,蒸汽發生器由上海鍋爐廠製造,飽和汽輪機由上海汽輪機廠同美國西屋電氣公司聯合設計。1983年10月完成初步設計。1985年6月1日破土動工。1985年5月20日澆搗第一罐混凝土,開始全面施工。1991年12月15日零時15分首次實現併網發電,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投產的唯一核電機組。機組在測試運行了兩年之後,1993年12月達到設計的年發電能力。1994年4月正式投入商業運營。1995年7月通過國家竣工驗收。年發電量17億千瓦時。
主系統為2條環路,每條環路有蒸汽發生器和主循環泵1台,2條環路共用1台穩壓器。
秦山二期
秦山二期核電站,是2×65萬千瓦商用壓水堆核電站,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浙江省電力開發公司、申能(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中電投核電有限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興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控股。核電站的設計壽命為40年。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是項目業主,全面負責核電站的建造、調試和運營管理。
秦山二期核電站於1986年1月18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造,1987年立項,1、2號機組先後於1996年6月2日、1997年3月23日開工,經過近8年建設,兩台機組分別於2002年4月15日、2004年5月3日投入商業運行,使中國實現了由自主建設小型原型堆核電站到自主建設大型商用核電站的重大跨越,為中國自主設計、建設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將對促進中國核電國產化發展,進而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秦山二期核電站全面貫徹了國家制定的「以我為主、中外合作」方針,並通過自主設計、建設,掌握了核電的核心技術,創立了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用核電品牌——CNP650,實現了國家建設秦山二期核電站的目標。
秦山二期核電站採用當今世界上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壓水堆型,它的設計與建設採用國際標準,根據上世紀90年代國際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的要求,在堆芯設計、安全系統設計等核電站安全性和性能方面取得了多項重大創新。優化了設備設計和系統參數,提高了核電機組的出力,最大出力可達689MWe,平均出力670MWe,高於600MWe的設計值,出力是所有2環路核電站中最高的。
秦山二期核電站的建設,大幅提升了中國核電設備製造的能力。在55項關鍵設備中,有47項基本實現了國產化,設備國產化率達到了55%。
秦山二期核電站比投資為1330美元/千瓦,是國內已經建成的核電站中最低的,低於發達國家國內平均造價。它的上網電價為0.414元/千瓦時,是國內已經建成的核電站中電價最低的。
秦山二期核電站的成功建設,鍛煉和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實現了出產品、出經驗、出人才的總體要求。
秦山二期核電站1、2號機組每年可向華東電網輸送超過80億千瓦時的電力。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兩台機組累計發電270億千瓦時,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由於1、2號機組的成功建成及投產後的良好運行業績,國家已經同意秦山二期核電站擴建兩台同類型核電機組(即3、4號機組)。2005年11月9日,秦山二期擴建工程主廠區土建、安裝、監理三項合同在北京簽訂。按照計劃,3號機組將於2006年一季度開工建設,預計在2011年前後,3、4號機組將先後投入商業運行。屆時,秦山二期核電站的裝機容量將達到260萬千瓦,每年可向華東電網輸送超過160億千瓦時的電力。秦山二期核電站的成功,得到了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獲得了諸多殊榮:2003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0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04年入選由58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04年被評為「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2005年工會被評為全國模範職工之家;職工生活區——核電南苑社區2005年被評為首批全國「綠色社區」;董事長李永江2003年當選為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總設計師葉奇蓁[5]2004年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秦山二核人大力弘揚「開拓進取、求實創新」的企業精神,着力打造以核安全文化為核心的企業文化,不斷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與合作,努力提升核電站的運營管理水平,為將秦山二核建設成為現代、文明、和諧的高科技核能發電企業,早日躋身世界先進核電站的行列而不懈努力。
秦山三期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坐落在浙江省海鹽縣,是中國首座商用重水堆核電站,中國和加拿大兩國迄今為止合作的最大項目。電站採用加拿大坎杜6重水堆核電技術,建造兩台700兆瓦級核電機組,設計壽命40年,設計年容量因子85%,每千瓦造價1791美元。秦山三期核電站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控股,秦山第三核電有限公司是項目業主。
電站於1998年6月8日開工,2003年7月24日,比中加主合同工期提前了112天全面建成投產,創造了國際33座重水堆核電站建設周期最短的紀錄。至2012年底前兩台機組正在安全可靠運行。 在工程建設中,中方堅持自主原則,實施核電工程與國際接軌,工程建設取得輝煌業績。探索總結出一套與國際接軌的「垂直管理,分級授權,相互協作,橫向約束,規範化、程序化和信息化運作」管理模式,有效地實施「質量、進度、投資」三大控制。採用國際先進管理手段,高起點搭建計算機信息網絡;建立了合同談判、工程建造、調試、生產運行和技術支持等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項目管理、生產運行、經營管理的隊伍。進入生產運營期,公司平穩實現了由基建轉生產、領導班子交接的兩個重大轉變。「垂直管理,分級授權,相互協作,橫向約束,規範化、程序化和信息化運作」的管理模式在生產運行管理工作中通過制度進一步得到深化和落實。推出一系列管理新舉措,進一步優化生產運行指揮體系,完善維修管理模式,強化電站技術管理。注重在實踐中發展、深化公司文化建設。倡導並實踐「安全無藉口,贏在執行,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理念,營造了「融合、坦誠、開放,陽光心態,關注細節」的工作氛圍,提升執行力和文化力,培養了愛崗敬業,具有核安全意識的高素質員工隊伍。生產運行和經營管理取得新業績。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兩台機組總累計發電達288億千瓦時,有效緩解了華東地區電力緊張狀況,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自日本核泄露後,我國檢測核電站是否安全,並確認浙江的嘉興秦山核電站可安全使用。
組織結構
秦山核電站目前共有5台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90萬千瓦。
秦山核電站一期的業主為秦山核電公司,該公司的主要股東有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
一期機組裝機容量30萬千瓦,1991年12月併網發電。
秦山核電站二期的業主為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該公司的主要股東有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50%)、浙江省電力開發公司(20%)、申能股份有限公司(12%)、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10%)、華東電網有限公司(6%)等。
二期1號機組裝機容量60萬千瓦,2002年2月併網發電。
二期2號機組裝機容量60萬千瓦,2004年3月併網發電。
秦山核電站三期的業主為秦山第三核電有限公司,該公司的主要股東有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51%)、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20%)、浙江省電力開發公司(10%)、申能股份有限公司(10%)、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9%)。
三期1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2年11月併網發電。
三期2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3年6月併網發電。
建造標準
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位於浙江省海鹽縣海濱的秦山。1982年選定站址,1984年開工,1991年建成投入運行。秦山核電站是一座採用壓水反應堆的工業規模的試驗性核電站,其設計電功率為30萬千瓦,年發電量17億千瓦小時。考慮到中國沒有建造核電站的完整經驗,因此,在秦山核電站的設計中,選擇的技術指標均留有較多的安全逾量,而不強調它的經濟性;控制和保護設備均設有雙重而又獨立的系統;在放射性物質處理和三廢處理及環境保護方面,不以達到標準為滿足,儘可能留有後備逾量。由於參數的選擇留有餘地,在電站建成運行取得足夠經驗後,預計可提高功率10%左右。
秦山核電站占地28萬平方米。有建築物38座,構築物12座,各種設備約4900台、件,各種儀表9000台、件,各類閥門約9300台、件。70%的設備和材料由中國自行生產。秦山核電站共有121個燃料組件,由含不同濃度鈾235的低濃度鈾製成,全部由中國生產。動力裝置設計的主要參數見表。
從1986年起,秦山核電站開始研究擴建方案,即第二期工程。初步確定再建造兩座電功率各為60萬千瓦的壓水堆。
建設意義
秦山核電站工程建設自1985年3月20日開工,1991年12月15日併網發電。秦山核電站的建成發電,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實現了零的突破。標誌着「中國核電從這裡起步」,同時被譽為「國之光榮」。秦山核電站的建成,標誌着中國核工業的發展上了一個新台階,成為中國軍轉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範,使中國成為繼美、英、法、前蘇聯、加拿大、瑞典之後世界上第7個能夠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秦山核電站於1994年4月投入商業運行,1995年7月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秦山核電站在自2002年至2005年的第六、七、八個燃料循環內,分別連續滿功率運行331天、443天和448天,連續三次刷新國內核電站運行的最好紀錄。作為原型堆能夠達到此記錄在國際上也是罕見的。在2002年WANO性能指標綜合指數評價中,秦山核電站提前達到世界壓水堆核電站的中值水平。秦山核電站投入運行十四年來,安全穩定運行業績良好,截止到2005年12月15日,累計發電260億千瓦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為秦山二、三期的建設提供了建設滾動資金。作為原型堆核電站,在該項目立項時,就十分明確地指出了其目的是:掌握技術、總結經驗、鍛煉隊伍、培養人才。秦山核電公司負責秦山核電站的運行和管理,積極與國際接軌,向世界同類電站的先進水平邁進,採用國際通用的核電站綜合性能指標來要求和考核核電站的運行水平,引進推行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方法,不斷改善提高安全運行水平。經過十四年管理運行實踐,實現了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掌握技術、積累經驗、培養人才,為中國核電發展打下基礎」的目標。
秦山核電公司經過十四年的運行,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核電站運行管理和檢修隊伍,保證了十四年的電站良好運行,並形成了一套有秦山特色的換料大修管理模式和豐富的經驗。
作為一家大型高科技企業,秦山核電公司擁有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約占員工總數的55%,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30多名,中級技術人員220多名。已形成了系統培訓、授權上崗、定期進行再培訓的全員培訓體系。作為國內最早的核電人才培訓基地,除為本公司培養了大批人員外,也給國家核電事業的發展輸送了許多緊缺人才。運行十四年來,為中核集團公司、秦山二期、秦山三期、田灣核電站、三門核電站等單位輸送了大批的核電技術和運營管理人才。經過十四年的安全穩定運行,秦山地區尚未發現因核電廠運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周圍地區民眾對秦山核電站給予了良好的評價。
在謀求國內發展的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參與承包國外核電工程——巴基斯坦恰西瑪核電項目的人員培訓、調試、試運行和檢修換料等工作,受到巴方的好評。同時,秦山核電公司在核安全、環保與應急、計量、後勤服務等方面具備了豐富的經驗,為積極參與國內外核電站的運營管理打下了基礎。
獲得榮譽
秦山核電公司曾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先進集體」、「中國的脊樑——全國優秀企業500強之一」等榮譽稱號[6];
「秦山300MW核電機組全範圍仿真機項目」被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秦山30萬千瓦核電廠設計與建設」獲得了1997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7];
被浙江省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嘉興市愛國主義教育紅色長廊。
榮獲2001年度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稱號,榮獲2002年「全國企業職工培訓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等。
2003年獲得浙江省「安康杯」優勝企業光榮稱號。
2004年榮獲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十佳先進單位。
2005年榮獲「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特殊貢獻單位」獎。
批准續證
2017年12月20日,國家核安全局,關於批准秦山核電基地7台核電機組運行許可證續證申請的通知:
秦山核電有限公司、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電有限公司、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
《關於秦山核電基地7台核電機組運行許可證續證的請示》(中核運行核安發〔2017〕288號)和《關於補充秦山核電基地7台核電機組運行許可證續證申請材料的報告》(中核運行核安發〔2017〕406號)收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我局對秦山核電有限公司等聯合提交的有關申請文件進行了審查,決定批准秦山核電廠1號機組、秦山第二核電廠1、2、3、4號機組和秦山第三核電廠1、2號機組運行許可證續證的申請,有效期分別延至2021年7月30日、2041年10月8日、2044年1月28日、2050年5月29日、2051年10月19日、2042年7月17日、2043年3月15日。
相關公司在機組運行管理中,應堅持「安全第一」原則,遵守其《核電廠運行許可證》要求,確保秦山核電廠1號機組、秦山第二核電廠1、2、3、4號機組和秦山第三核電廠1、2號機組運行安全。
歷史價值
2015年2月12日,隨着第九台機組投入商業運行,秦山核電站總裝機容量達660.4萬千瓦,年發電量500億千瓦時,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特有的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品種最豐富、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實現了中國核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自主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形成了安全環保、自主創新、群堆管理、人才搖籃、文化引領、對外服務、公眾溝通、企地共融的秦山特色,在我國核電發展中發揮着重要示範作用。
核心技術是發展核電的定海神針,但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秦山一期工程調試準備時期,幾位技術專家潛心鑽研,創造性編寫出我國大陸首座核電站的調試大綱,並由此取得了6個「一次成功」。秦山一期投運後,每年都會投入技改資金數千萬元,每年平均完成技改項目130多項。
在續寫自主傳奇的秦山二期建設中,中國首個國產商用核電站再次創造了奇蹟,多項參數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大幅提升了中國核電的自主化能力。有了自主建設核電站的成功經驗,在秦山三期建設中,以中方技術力量為主,組織實施了99項設計改進,其中21項是重水堆核電機組中首次採用……
歷經30多年實踐,秦山核電基地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培訓體系、完整的培訓計劃和科學的培訓方法,具有目前國內核電運營領域唯一的技能鑑定站,可針對各個工種量身定製完備的培訓體系。目前,秦山開發的培訓教材體系已經成為國內核電培訓的標準教材,培育造就了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
開創核電「走出去」先河
30多年間,秦山核電基地已成為我國核電行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核電技術和文化寶藏,以其厚重的底蘊、獨有的經歷、豐富的經驗、規範的標準,成為中國核電人才培養的典範。不滿足於此,已躋身「國之光榮」的秦山核電憑藉自身技術優勢和成功經驗,成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先行軍,成為新的「國家名片」。
1991年12月31日,秦山一期30萬千瓦機組實現併網發電僅15天,我國便與巴基斯坦簽訂了建造同樣堆型的兩台30萬千瓦機組合同,實現了向國外「原裝」出口核電機組,創造了當時國內單項工程出口資金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紀錄,從而開創了中國核電「走出去」的先河。由秦山核電負責調試運行的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基地4台30萬千瓦機組目前已投入運行。
出口建設一座核電站,核電站調試、檢修、運營、培訓等隨之也要出口。1996年至今,秦山核電基地派人前往巴基斯坦開展技術指導和工程調試,圓滿完成恰希瑪核電站的一系列對外技術服務,使中國成為國際上少數幾個掌握類似技術的國家,拉開了中國核工業全產業鏈「走出去」的序幕。
而具有我國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也於2015年8月在卡拉奇開工,目前巴基斯坦K2、K3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此外,2017年5月17日,中國和阿根廷簽署了在阿根廷合作建設重水堆核電站的合同,在中國核電「走出去」的征程中,秦山三期重水堆也將書寫關鍵一筆。
30多年間,從原型堆建設實現「零的突破」,到樹立國產核電站的商用里程碑,再到實現百萬千瓦級自主發展的重大跨越,秦山核電基地在核電國產化的進程中,走出了一條敢為人先、自主創新的道路。
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截至2019年4月,秦山核電站已累計安全發電達5500億千瓦時,相當於造林約190萬公頃,減少消耗標準煤約1.74億噸,為改善電力供給結構、推進大氣污染防治作出了積極貢獻。
秦山核電站還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成為國家重大項目建設與地方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範本和風向標。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3月底,秦山核電已累計納稅399億元。
因為秦山核電的到來,當初以農業和紡織、棉紗等輕工業為主的濱海小城海鹽,實現了與「核」結緣、依「核」發展、謀「核」騰飛的三級跳。自2010年浙江省政府與中核集團正式簽署共建「海鹽·中國核電城」以來,秦山核電的品牌優勢、技術優勢與地方政府的政策優勢、決策優勢緊密結合,逐漸朝產業鏈齊全、技術能力一流,輻射全國、影響世界的「核電新城」邁進。截至2018年底,海鹽縣核電關聯產業聯盟有85家企業,世界500強企業2家,核電系統企業20多家,實現產值超270億元。
2015年4月,浙江出台《關於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秦山核電站助力海鹽縣秦山街道順勢而為,發展核電關聯產業,建設核電特色小鎮,重點聚焦核電關聯產業,突出發展核電裝備製造業、核電生產性服務業和核電工業科技旅遊產業。
3年來,核電小鎮入駐企業139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5家。核電小鎮擁有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509人,專利526項,企業與高校有8個項目開展技術合作。2017年,小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66億元。
視頻
秦山核電站相關的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十大核電站 中國有幾個核電站 中國的核電站有哪些,網易網,2019-11-03
- ↑ 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4號機組提前60天投入運行,中國政府網 , 2012-4-8
- ↑ 國家核安全局:批准秦山核電基地7台核電機組續證申請 ,搜狐網,2017-12-22
- ↑ 核電往事:中國首座核電站建立始末,新浪網,2019-08-03
- ↑ 葉奇蓁,中國能源網,2019-12-10
- ↑ 秦山核電榮膺改革開放40年中國企業文化優秀單位 ,搜狐網,2018-11-22
- ↑ 秦 山 核 電 站(秦山一期),新浪博客 , 200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