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真實長相還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秦始皇帝 | |
---|---|
概要 | |
姓名 | 嬴政 |
陵墓 | 秦始皇陵(今西安市臨潼區下河村) |
政權 | 秦朝 |
父 | 秦莊襄王 |
母 | 趙姬 |
秦始皇真實長相還原被妖魔化的秦始皇,秦始皇的形象從古到今沒有太大變化,從秦始皇那個時代開始,《戰國策》以及戰國晚期一些著名的學者對秦始皇的評價,給我們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即秦始皇是私生子,長相奇特、極凶,聲音沙啞,馬面,性格暴戾、反覆無常,根本沒有規律可言。在統一的過程中,秦始皇的形象在他的對手的範圍里得到了廣泛的傳播。[1]
在統一以後,我們也知道秦帝國很快就滅亡了。在西漢初年,人們對秦始皇的形象又有了新的加工,比如秦始皇在晚年大興土木,後來為了求仙,提出「吾慕真人」,不願意讓任何人包括他的丞相、大臣正常地見到他,在各個宮殿秘密地潛行等等,這些事都塑造了秦始皇是個反覆無常的人的形象。
2000年來,秦始皇已經不是個人的一個概念,他是一種文化的概念,這個文化的概念是什麼?秦始皇是一個暴君,是一個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的人。
後來歷代但凡有人要對當時的聖上諫言獻策,定會拉出秦始皇說事,比方說他修長城,修阿房宮,修秦始皇陵,修馳道,開發五嶺,都是被詬病的具體案例,但是我們不知道,其實這些案例都是在秦始皇的後五年乾的。
秦始皇13歲繼位為秦王,39歲統一中國,50歲去世,在13歲繼位到39歲統一中國這段時間內,沒有看到他所做的能夠讓我們批判的事情,而且從39歲統一到大概45歲之間,他的所作所為也是正常的,而剛才我們所說的大興土木等事件,全部集中在他臨死前的後5年。
我們一直從文獻上得到的印象,秦朝是一個暴政的時代:嚴刑峻法,監獄遍地,人們動輒違法,法律制定的特別嚴格。然而我們通過這些年的發掘和研究後發現,西漢前期包括西漢中期的法律比秦更全面、更完善,某種程度上比秦更嚴厲。從漢承秦制以及對比研究的角度來看,我們把秦定位為一個暴政的時代,其實是證據不足的。
事實是什麼?——「末代之王」現象
這麼多年來,我們通過考古的發掘,尤其是1974年發掘兵馬俑後,似乎更加印證或者佐證了歷史文獻對秦朝、對秦始皇的認識,那是軍事性的時代,那是一個暴君。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後來我們發現,其實秦始皇的形象在西漢初年被人們所妖魔化。這種妖魔化不是只有漢朝人這麼做,而是中國的歷朝各代都會做的一件事情,我把它稱之為「未代之王」現象。
仔細地看歷朝各代的最後一個皇帝,他們的形象是一樣的,從夏桀、商紂王、周幽王、秦始皇、秦二世、王莽、曹操乃至於隋煬帝等,每一個朝代最後一個王的形象都是暴戾、不講信用、不信功臣,親小人、遠君子,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嚴刑峻法等,導致了國家的滅亡。現在我們理解這種現象,應當都是下一個朝代建立之後所做的工作。
我們現在知道秦始皇、秦二世的形象是西漢初年的人塑造的,隋煬帝的形象是唐太宗塑造的,所以這是一個文化現象,是新的朝代建立之後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宣傳工作,即對過去朝代徹底的否定,包括它的政治、經濟,最後一個皇帝的出生、性格、長相、行為處事方式等等,這是為新的朝代樹碑立傳,樹立新的朝代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所以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形象也是如此。比方說按照過去文獻的記載,秦始皇陵前後修建了將近40年,在《史記》里司馬遷說,「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意思是秦始皇13歲當秦王就開始修建他的陵墓。按照這個文獻的記載,我們可以合理地理解,秦始皇陵在秦始皇時期就修建了將近37年。他13歲即位,37年後死掉,他的兒子把他下葬之後又修建了將近2年時間,這樣一算,秦始皇陵前後修建時間將近40年。但是我們現在通過在秦始皇陵園內外的考古發掘,卻發現修建秦始皇陵是一個短期的行為。 秦始皇一生經歷了從秦國到秦帝國的階段,從最初處在中國西部,到統一全國這麼一個過程。統一之後秦始皇的所思所想、所能調動的資源、秦帝國當時修建秦始皇陵所需的各種技術條件和秦國都是不同的。但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考古現象,陵園內外陪葬坑的建造方式,陶俑的製作方式,彩繪方式,尤其是在秦始皇陵園發現的有戳記以及文字性的東西,都表明這是一個短期的行為。以上都是在秦統一中國,建立帝國之後的產物。
換句話說,今天在秦始皇帝陵園內外所看到的所有遺存現象,都表明修秦陵是一個短期的行為,一定是統一之後的結果。
修建秦始皇陵不到10年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在秦始皇帝陵園發現個修陵人的墓地,修陵人墓地的石鼓上蓋有瓦,瓦上刻有文字,文字寫明死者的姓名、籍貫,這些籍貫除了在秦國本土範圍以外,還有來自於山東、江蘇、浙江、湖南、湖北。而位於山東半島的齊國是統一那一年,是秦始皇26年才滅掉的,所以當時來自齊國、江蘇、浙江的工匠都來修建秦始皇陵,這一定是統一以後才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包括我們在秦始皇帝陵園發現的瓦上的戳記,戳記上顯示的是官府機構的名稱,這些機構的名稱也顯示出這是帝國時期,而不是秦國時期。
所以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秦始皇帝陵園所有的遺存現象是秦統一以後,這個現象也可以從文獻上得到證明。一本名叫《漢舊儀》的古籍上記載了一件事,說李斯以丞相的身份負責建造陵墓,在建造陵墓的過程中,「已深已極,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狀」。
這是什麼意思?即李斯以丞相身份負責秦始皇帝陵園的建設,向下挖的時候挖不動了,向秦始皇請示怎麼辦?秦始皇說「旁行三百丈乃至」。那麼李斯是什麼時候當丞相的?李斯當丞相的時間非常晚,知道李斯是什麼時候做丞相的,和他負責修建秦始皇陵工程的時間就能銜接起來。
李斯在秦帝國統一的過程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是一個政治家,但是在統一的時候,他還是廷尉,廷尉是秦朝建立之後「三公九卿」之負責帝國的司法建設和監獄的管理。一直到33年,朝廷討論到底採取分封制還是郡縣制的時候,李斯的身份還是廷尉。
到了34年的時候,李斯是丞相,所以李斯當丞相應該是33年左右,而秦始皇是37年死掉的。從以上的文獻也能看出來,整個秦始皇帝陵的主體工程,包括陵墓本身、大量的陪葬坑、陵園以及陵園地面上的建築,這些都是李斯當丞相之後的所作所為,而這個時候大概就是秦始皇死之前的五年時間。
從某種程度上說,秦始皇陵其實修建不到十年。而《史記》司馬遷說,「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其實另有隱情。他這段話是給漢武帝說事。兩漢歷史上很多皇帝,但從繼位一開始就修建陵墓的大概只有兩個,漢武帝是最著名的。他當了54年的皇帝,他的陵墓修了53年。
司馬遷為什麼要這樣說?其實我們結合這段時間的背景可知,在此之前,司馬遷在朝廷上給別人說了一句公道話,就受了宮刑。他這個時候要是直接向漢武帝說,你不能大興土木,不能修陵墓,不能那麼勞民傷財,我們可以想象從漢武帝的性格,司馬遷將會受到什麼樣的待遇。所以司馬遷不直接向漢武帝諫言了,用秦始皇說事,這種「影射史學」的現象,在我們的歷史文化中比比皆是。
所以到了後來,比如從阿房宮到《阿房宮賦》的出現,也是用阿房宮、用秦始皇給當今的皇帝說事,是一種比喻。因為不能直接批評當下的皇帝。所以,司馬遷記載秦始皇的一些負面形象,包括大興土木、修建秦始皇陵,這麼些記載,其實是他向漢武帝諫言。
還有另外一件事情。按照《史記》記載,一直認為秦胡亥的繼位是不合法的,是通過一次宮廷政變上位的。但是新發現了一本名為《趙正書》的竹簡,文字所記載的內容,其實認為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認可的,是秦始皇同意的繼承人。
那麼為什麼秦二世是這種形象?我們也可以理解,就是西漢初年人們徹底否定秦始皇的形象,也徹底否定秦二世繼位的合法化,使得秦朝沒有合法性,如此漢朝的建立才是偉大光榮正確。所以我們說,歷史上秦始皇、秦帝國的形象,包括性格出生等等,其實是西漢前期人們妖魔化的結果。從此之後,我們就一概按照這個形象去理解秦始皇,一直到現在為止。但是通過多年的考古發現,我們可能對歷史的認識有失誤,或者對歷史的認識不全面。
真實的秦始皇是什麼樣的人?
那麼真實的秦始皇是什麼樣的人?通過對秦始皇陵的考古以及對相關文獻的理解,可以做出這麼一個判斷。首先秦始皇是一個特別勤政的人,文獻上記載,說秦始皇在工作的時候,每天要讀一擔書,即一擔各地向他報寫的報告,一擔竹簡重120斤,合下來是30公斤。有歷史學家計算過,按照正常的書寫規範格式,大概是20萬字。
這僅僅是他每天閱讀20萬字,他還要對這些各地上報的奏章做出批示、研究並作出決策,說明他的工作量很大,而且秦始皇每天不讀完不睡覺。不僅如此,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對天下巡幸了五次。第一次是向西北行,剩下的四次都是向東南行。過去,我們對秦始皇的東巡有很多負面評價,認為這是勞民傷財的行為。
實際上,這首先是秦始皇在宣傳帝國的新政,第二點是對東方六國,尤其是東南地區的一種文化整合的活動。文獻中認為當時的人們意識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意思是楚國的文化和中原的文化有巨大的差別,那個地方總是流露出對黃河流域、對中原文明的不太認可。
所以秦始皇四次出行的目標都是東南方向,最後一次死在了巡幸的途中。秦始皇通過東巡是不斷地對東方六國宣傳「新的帝國會採取什麼樣的制度」,「未來人們的生活怎麼樣能更加美好」。這是一個文化的整合,雖然在他死之前都沒有完成,卻奠定了此後秦漢文明形成的根本基因。
在秦始皇時期,他完成了對黃河流域的文化整合。他前往泰山去封禪,其實就是意味着把黃河的中下游的文明整合到了一起。我們又用200年的時間,完成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整合。從這點來看,秦始皇在晚年對新的帝國、新的制度所能帶來的變化太迫切了,他不滿意。他建立的新的帝國採取了中央集權的體制,改變過去的分封制,然而國家社會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會繁榮的程度不如他期望的變得那麼快,他特別着急。
所以我們看,秦始皇一生中決策失誤都是在晚年的五年時間,五年時間包括修秦始皇陵、長城、阿房宮、弛道,以及開發嶺南,這幾個超大型的工程,幾乎將所有的青壯年全部用在非日常生產性的活動中,彼時30萬人修長城,意味着大概四倍到五倍的人從中原向北方地區運轉糧草,那麼弱的部分的勞動力也用到非生產性的活動中。
秦直道遺址
秦帝國當年的人口為2000萬,以上幾項大工程占到200多萬人,而且全是真正的青壯年,另外四五倍的人提供糧草供應,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人在建設這些大型土木工程,可想而知當時的經濟進入崩潰的邊緣。
秦始皇為什麼會做出這些失誤的決策?他可能覺得國家的變化慢,不符合他的希望,他期望很快地改變這種面貌。其實我們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時刻。所以,通過秦始皇陵所有的考古發掘和遺蹟現象表明,這是一個短期的行為,也說明,《史記》帶給我們關於秦始皇的印象是不準確的。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基本上對秦始皇、秦朝這個時代給我們造成的印象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解釋。文獻上給我們塑造的秦始皇是一個暴君的形象,秦朝是一個暴政的時代,是嚴刑峻法、監獄遍地的時代,而且秦始皇陵又似乎佐證了這一點。
但是我們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對秦陵考古發現的認知,對它所建造的時間、建造過程中的行為,對秦始皇個人行為處事、行政的想法和做法進行了重新理解。我們知道,這些形象是漢朝人為了否定秦朝,為了政治和宣傳的需要形成的。雖然歷史上秦始皇確實存在我們稱之為「把柄」的事情,尤其是秦始皇后五年的所作所為確實是值得我們批判的,但我們也要了解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
總而言之,秦始皇不能只認為他是個暴君,實際上他是一個有作為、非常勤政的皇帝,他以及他的團隊制定的中央集權的體制,改變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進程,影響了一個區域社會2000年的發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