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创中国电动割胶刀推广应用专业科技服务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科创中国电动割胶刀推广应用专业科技服务团“科创中国”电动割胶刀推广应用专业科技服务团,本服务团针对海南、云南胶工流失、胶园弃割等突出问题,以“推广应用智能采胶技术成果、大幅提升割胶效率、减轻企业和胶工劳动强度、实现产业节本增效”为目标,通过采取技术培训、成果转化、合作攻关、技术示范等服务模式,在儋州市、白沙县琼中县、勐腊县各建立一个4GXJ-2型电动割胶刀应用示范点。同时以基地为依托,辐射推广电动割胶刀技术,进一步推动橡胶机械化割胶新技术、新装备运用,使产业逐步摆脱因割胶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而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困境。通过项目实施,让更多弃管弃割的胶园重新投产,增加胶农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打造科技助力产业安全和产业振兴样板。

相关资讯

【行业动态】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研发出新型电动割胶刀 已在13个国家推广使用

新型电动胶刀和传统胶刀比一比,谁的“手速”更快?近日,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便文村的胶林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电动胶刀研发团队负责人曹建华博士给胶农做了一次对比试验:前者单株割胶时间仅用8秒,“完胜”传统胶刀,熟练使用新型电动胶刀单株割胶效率可提升60%-80%,整体割胶效率提升20%-30%。

近年来,曹建华科研团队经过潜心攻关,突破关键技术难题,率先开发并推出4GXJ便携式电动胶刀,目前正在世界13个植胶国推广应用。

一代电动胶刀掀起橡胶采胶机械研发热潮

天然橡胶是国防战略物资,当前,世界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约2.3亿亩、产量约1380万吨,我国种植面积约1726万亩、产量81万吨。海南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约800万亩,是国家天然橡胶核心保护区和主要生产基地,关乎着40余万家庭、近220万人的生计。

“60多年来,在我国植胶地区,完全依赖人力割胶。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不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割胶工作,胶工短缺将成为常态化。”曹建华说,因此,实现机械化、自动化[1]采胶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2016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成立“天然橡胶机械与自动化装备”攻关领导小组和科技团队[2],先后设计出17款样机,于2017年4月研制出第一代4GXJ便携式电动胶刀,突破传统割胶刀难学、伤树、效率低等技术难题。

在中国热科院试验场橡胶基地成功示范应用,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带动国内外采胶机械研发的热潮,犹如为天然橡胶采胶机械化注入了一只“鲶鱼”。

新型电动胶刀使割胶更大众更“傻瓜”

“电动胶刀的使用方法很简单,胶农练习3到5天基本上可以掌握。此次乡政府为便文村49名贫困村民购买新型电动胶刀,将大大提高胶农割胶积极性,带动更多村民学习新技术,发展壮大橡胶产业。”便文村驻村第一书记徐世明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该村主导产业为天然橡胶,传统割胶需要专业技术工人,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技术胶工缺乏,胶园也面临弃荒弃割。

徐世明所说的电动胶刀,是去年10月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推出的第二代便携式电动胶刀,其性能、质量和使用效果大幅改善和提升,割胶效率提升至20%-30%。现在,熟练使用的胶工每小时可割胶180-220株。

来自中国热科院试验农场、有着12年割胶工龄的一级胶工董秀乾感慨地说:“有了电动胶刀,割胶不再是高技术、高强度的工作了,提高了割胶效率,让我们更省力气,解决了胶工的大问题!”

“加之这款电动胶刀设有仿形导向限位保护装置,不易伤胶树,割胶深度和耗皮厚度由机械控制,并可根据树龄和生产需要自行调节,割胶技术难度大幅降低,不再时时依赖胶工的技术经验,胶工的眼睛和身体疲劳感也大幅降低。最大的进步是使割胶由技术依赖型转变为‘大众傻瓜型’”曹建华说。

新技术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示范推广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与柬埔寨橡胶研究所、缅甸多年生作物研究所签订协议,将我国电动胶刀、割面营养增产素、死皮康复等技术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助力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电动胶刀研发团队还专门制作了中英版的教学视频,并利用互联网在线上指导电动胶刀使用技术。

目前,曹建华团队与国内专业电动工具生产企业合作,已建立我国4GXJ系电动胶刀生产线并实现量产。除国内植胶区得到规模应用外,还在马来西亚、印尼、斯里兰卡、越南、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植胶国开始示范推广。

“电动割胶刀只是一个起点,全自动、智能化采胶装备研发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但仍有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关。”曹建华说。

参考文献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国教育在线
  2. 团队意识培养的意义 ,行知部落,20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