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秋燥

来自搜狐网的图片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秋燥简介

凉燥 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表证偏风寒,津亏铰轻,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温燥 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为温燥。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表证偏风热,津亏较重,甚化热伤络,胸痛咯血,舌红苔黄,脉细数[3]​。

秋燥饮食

江城连续放晴后,不少市民嗓子疼痛、上火,以为感冒

了,乱吃感冒药。实际上,这是秋燥在作怪,只需饮食调理即可。

秋燥症主要表现为全身燥热、口唇干裂、心绪不宁,有的人会生出口疮,或者出现咽喉肿痛等症状,还会长出红且发痛的痘痘。“秋燥症”虽不十分严重,但一些病症。

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中医上讲,当燥邪入侵,最先受侵犯的是肺部。

专家建议,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容易上火。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水果中效果最好的是梨,其次像甘蔗、香蕉、苹果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秋燥表现

近日来,不少人会发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开始时不时“骚扰”自己一番,这些现象 就是典型的中“秋燥”。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又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

声音沙哑 秋燥中,咳嗽最要命。其实,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

鼻敏感 中医认为,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每逢秋天,十个人里会有九个患有鼻子敏感问题。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而一旦干燥,又用手指去挖,由于鼻黏膜附着丰富毛细血管,越是干燥,挖鼻孔的行为越为频繁,最终会导致鼻子出血。还有些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皮肤干燥 皮肤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干燥、瘙痒甚至皲裂。如果你经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说明肌肤已经丧失水分了。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补水,每天多喝水,然后日常生活中最好带上一瓶喷雾保湿的,时常润一润自己,也可以多喝一下缓解秋燥的汤水。

惊厥 干燥的秋天,会陷入两个极端:身体免疫力好,性格开朗的人会安然入睡;而另一方面,一些身体免疫力不是太好的人则会心神不宁,甚至会出现惊厥现象。有这种现象的人千万要小心,提早去医院治疗。

头发干燥 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黄。当你发现自己秋天一到的时候,头发枯黄拼命掉落,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这个时候你就该做好应对措施了。

便秘 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便秘的问题可大可小,而且一旦被缠上的话,烦恼就不是一般的烦恼而已,因为毕竟是发生在私密地方的毛病,即使看医生也有许多不方便。所以想要让自己过的舒服正常,千万要防止秋燥来袭。

中医疗法

燥清火 连翘12克、薄荷3克、石膏24克、生地18克、甘草3克、草决明15克。

适应症:燥气化火,耳鸣目赤,牙龈咽喉肿痛。

生津益胃 沙参10克、麦冬12克、生地18克、玉竹10克、冰糖3克。

适应症:舌燥唇干、不思饮食,舌红无苔,热病后胃津未复。

润肠通便 南杏仁15克、北杏仁15克、桃仁12克、金银花15克、玄参10克。

适应症:大肠受热、大便干结、口腔干燥。

增液润燥 玄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24克、桃仁12克、厚朴12克、枳实10克、甘草3克。

适应症:热病后津液枯竭,口燥作渴,便秘不通。

滋燥养荣 当归15克、生地18克、熟地18克、白芍12克、秦艽12克、防风12克、甘草3克、黄芩10克。

适应症:血虚生燥,皮肤皱摺,筋急抓枯。

清燥润肺(清燥救肺) 人参6克(另煎)、麦冬12克、桑叶15克、石膏30克、胡麻仁12克、阿胶10克(烊服)、杷叶15克、甘草3克、杏仁15克。

适应症: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心烦口渴,苔白,舌红少津。

折叠滋燥清肠 黄连6克、阿胶10克(烊服)、生地18克、牡丹皮12克、银花12克

适应症:肺燥肠热、下利灼肛、秋燥兼伏暑热,已从火化。

蜂蜜梨水

原料:鸭梨、枸杞子、蜂蜜、冰糖。

做法:

1、先切下一点做盖子,把梨核取出来,然后梨肉挖一些出来,放满清水,枸杞子5粒,冰糖3颗,文火蒸45分钟。

2、出锅的时候小心烫手,不用急着喝,出锅以后可以保温很久。

梨水细腻甘甜,梨肉香脆可口。等放温后可加入蜂蜜1-2小勺,蜂蜜怕高温,如果温度过高就会破坏蜂蜜营养成分,可以选择洋槐花蜂蜜。

备注:挑选 梨果下面要整齐,否则坐不稳。

梨是原产于我国的最重要的水果之一,食疗价值非常高,历来为历代养生大家所重视,因此被称之为“百果之宗”。梨生吃去火,熟吃润五脏,蒸雪梨加蜂蜜味道可口,还可养阴生津、润燥止渴。滋润五脏,口舌干燥自然很快就会消失。

秋季防燥

1.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但是,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中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2.蜂蜜是大自然赠给人类的礼物,它所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使人健康长寿。

3. 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看来,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视,这是很有道理的。

4.秋季是人最容易长脂肪的季节。这是因为立秋之后,天气慢慢地变得凉爽起来,人的食欲大开,夜间的休息也舒服多了,闲暇时间疲惫的身体更愿意安静地休息,而不愿意参加有体力消耗的活动。这样一来,人体每天的热量摄入大都超过热量消耗,使脂肪一点点地囤积起来。如果不加以调整,经过秋、冬两个季节,人就会胖很多。年复一年,人就会很快“发福”起来。更要命的是,肥胖既有碍人的形体美,还会带来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文明病”,所以一定不能“纵容”它。

5.诗云:“秋凉好个爽”、“已凉天气未寒时”,人们趁此不热不冷的气候,适宜吃补,健身过冬。所以古谚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而且先“补重阳”后“补霜降”,所谓“秋补”,比“补冬”更要紧。

古人以“羊”字代“祥”字说,“羊”与“阳”谐音,有“三羊开泰”之说。民间食俗“煲羊肉”、“煲羊头”常以姜、枣为佐料调味而成,男女老幼均可食用。俗语“吃脑补脑”,吃煲羊头能辅疗“头风”等疾病。另有加“四珍”、“八珍”的补药煲羊肉,中医书上有辅疗肺病、疟疾的记载。栗子有“干果之王”的誉称。秋季蒸制栗子糕果食用,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的功效。

栗子煮粥吃,能补中气,单独蒸、炒,剥壳而食,不仅口味好,而且营养价值高。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过后就是“立冬”。俗语“补冬不如补霜降”。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

6.水果作为时尚食品,尽人皆知。然而,水果也可以作为补品,如秋季的梨子和柿子

7.老年人除了不要秋冻,核心的问题是饮食的选择和搭配,有以下几方面:

防寒温里

每日的早餐,用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煮粥配大枣和干姜、核桃仁、甜杏仁、葡萄等,也可以食用豆浆、胡辣汤、羊肉汤、醋熘白菜、糖蒜等。

排湿祛风

遇有风雨阴湿天气或者体内有湿、大便稀的情况,应增加祛风排湿的饮食,如选用大米、扁豆、红小豆、薏米、莲子、栗子、葱、姜、花椒、茴香、丁香、胡椒等。

润燥滋阴

在干燥天气或口干舌燥、大便干的情况下,应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种能增强免疫力,可选用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莲菜、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蒸鸡蛋羹等。

收敛阳气 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醋等酸味食物可收敛阳气,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凉寒,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

五味调和

这是健康的八大基石之一,应注意如下关系:辛辣味与酸味或者苦味是相互制约的;甘甜味与咸味或者酸味是相互制约的;咸味与苦味或者甘甜味是相互制约的等。以上归纳概括为:防寒温里排温气;润燥滋阴增正气;降温降暑敛阳气;五味调和少疾病。

特别是在秋季这样一个从炎夏向寒冬过渡的季节,是人们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时候,这时,如果不注意,会很容易得病。因此,在秋季应该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

食疗秋燥

部分秋季食物

海藻——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海苔更是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藻糖酸,可以保护人体免受放射线的伤害。

水果——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对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疗效。

大蒜和洋葱——大蒜和洋葱能够使人精神畅快,增强人体免疫力。大蒜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能,常吃大蒜和洋葱会还可使人体呼吸顺畅

对付秋燥的排毒去火菜

豉香苦瓜

原 料:苦瓜、豆豉、葱、辣椒、鸡精、白糖、醋、盐

做法:

1、苦瓜去籽切条,用盐煞一下

2、锅内做油,煸香豆豉、干辣椒段,放入苦瓜加盐、糖、鸡精、醋调味翻炒均匀出锅即可。

川贝炖秋梨

取秋梨1只,挖去核后,填入川贝母粉5克,加冰糖1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吃梨喝汤。秋梨性凉、味甘微酸,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此炖梨对于痰热、咳嗽的患者疗效最佳。[1]

野菊蜂蜜饮

取野菊花5~10克,蜂蜜适量,开水泡服代茶饮。野菊花性味辛、苦、凉,具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以及疮疔等皮肤病。蜂蜜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润燥止咳、解毒止痛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秋季防燥滋补的首选天然食品。两者冲饮,清热解毒、养阴润燥有良效。[1]

墨鱼鸡汤

原料:

小墨鱼2只、老鸡半只、香菇5朵、大葱1段、老姜4片、料酒一汤勺、盐和葱花适量。

做法:

1、将小墨鱼冷水泡发60分钟,去掉杂质,切成丝备用;香菇泡软后清洗干净,对切备用;

2、把鸡剁成块后清洗干净,在沸水中煮开,沥干水分;

3、锅中油5成热后,放入鸡块、料酒、姜块,大火炒出鸡油;将炒好的鸡块放入炖锅,加入半锅开水、墨鱼 香菇,大火煮开,转小火炖2小时;

4、起锅时放入盐和葱花调味。

功效:鸡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强身健体、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的功效。[1]

参考文献

  1. 燥邪, 个人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