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秋怀·四野秋风交敝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秋怀·四野秋风交敝庐》是南宋诗人汪莘的作品之一。

汪莘是南宋的一位重要作家,著有《方壶存稿》。他自幼不羁,胸有大志。虽一生未仕,但他爱国忧民,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鄙薄功名富贵、自甘淡泊的情怀及超脱的心境。其诗大致包括写景诗、爱国忧民伤时诗、交友诗等。

汪莘(1155年~1227年)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1],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秋怀·四野秋风交敝庐

方壶存稿

《方壶存稿》四卷,宋汪莘撰。莘字叔耕,休宁人。嘉定间以布衣上封事。不用,退而筑室柳溪之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与朱子颇相善。然集首《辞晦庵朱侍讲书》,反复以调和两宫责望朱子。至称建明稍缓,非特不能为天下学道者之地,亦不能为后世学道者之地。其言剀切耿直,相规以善。非依草附木,苟邀奖借者比。朱子答书,今佚不传。而集中别有与莘两书。其一书颇以好论说、喜文章为戒,亦深以道义相切劘,或病其前书太直欤!是编第一卷为书、辨、序、说、颂,第二为赋、歌行,第三卷至第七卷为古、今体诗,第八卷为诗馀。附录李以申所撰传及交游往来书。前有程珌、孙嵘叟、王应麟三序。后有宇文十朋、史唐卿、刘次皋、汪循四跋。考所附徐谊书,称移牒州县,使书吏录其著述。刘次皋跋又称莘出示诗稿三编。则莘本有自编之集。宇文十朋跋称曰《柳塘集》,盖其初名也。汪循跋乃称先生著述多不存,存者此耳,故谓之《存稿》。裔孙灿、尚和、孝海辑而传之。则此本为灿等所重编,非其旧矣。观孙嵘叟序作于咸淳辛未,已称所上三疏不可见。则循跋所谓著述多不存者信也。集中诸文,皆排宕有奇气。诗源出李白,而天姿高秀不及之,故往往落卢仝蹊径。虽非中声,要亦不俗。诗馀前有自序,称所爱者苏轼朱希真辛弃疾三人,谓之词家三变。故所作稍近粗豪。其中《水调歌头》二首,至以《持志存心》为题,则自有诗馀,从无此例。苟欲讲学,何不竟作语录乎!

主要著作

汪莘关心国事。在《击鼓行》中,他描写击鼓之声彻天动地,"豺狼闻之脑门裂,狐鼠粉碎臭满穴",表示了与恶势力斗争的愿望;在《秋怀十首·四野秋风交敝庐》中写道"闻道昔时兵可用,未知今日意如何。伤心南渡英雄尽,屈指中原岁月疏",对南宋当权者养兵不用、不图收复失地作了严厉的批评。汪莘的诗学李白,如《群玉堂即事》起四句:"蓬莱道山到者稀,忽随飙驾同来归。天横阆野望不尽,地绝瀛海如无依",想象丰富,然而才力有所不及,往往落卢仝窠臼。他的诗风格多样,也不乏清新之作。如"好剪吴淞半江水,袖归三十六峰前"(《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二绝》);"怪得湖边天色好,小舟争载夕阳归"(《晚晴即事》),喜借用前人成句或诗境而又能自出机杼,自然熨贴。

汪莘也善写词,自序中说他喜爱苏轼朱敦儒辛弃疾[2]的词。《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他"所作稍近粗豪"。

视频

秋怀·四野秋风交敝庐 相关视频

老梁讲述《四库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上新了故宫:最早的《四库全书》,曾经完整的七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