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神舟十三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神舟十三号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神舟十三号

所属国家: 中国

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

发射时间: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员: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返回时间: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

在轨天数: 183天

神舟十三号,简称"神十三",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三艘飞船 ,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按照计划部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六个月 。

2021年6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整装待发,具备快速发射和应急救援能力 。9月20日,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驶入太空,成功对接空间站 。10月7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 。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11月5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 11月7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进行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 同日晚,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出舱活动; 同日晚20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出舱。 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 。

2022年4月14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择机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返回东风着陆场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1]

发展历程

2021年1月,神舟十三号飞船以及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正在进行总装测试,载人航天发射场各项检修检测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2021年5月1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份实施飞行任务。

2021年6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也已整装待发,具备快速发射和应急救援能力。

2021年9月20日,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成功对接空间站。

2021年10月7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1年10月14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10月14日17时,3名乘组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同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正式发布。

2021年10月15日21时40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21时42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尚福下达命令,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满足与神舟十三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10月16日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2021年10月17日9时50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货物舱舱门,并顺利进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接下来,航天员乘组还将开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货物舱舱门。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

2021年11月5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自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21天,先后开展了货运飞船物资转移、空间站组合体管理、新上行舱外服启封和测试、在轨医学检查、失重防护锻炼、空间试(实)验等日常工作,进行了在轨紧急撤离、机械臂操作、医疗救护演练等在轨训练项目。目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具备开展出舱活动条件。

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20时28分,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进行出舱活动;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两名出舱航天员将在机械臂支持下,配合开展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和舱外典型动作测试等作业。期间,在舱内的航天员叶光富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是空间站阶段第三次航天员出舱活动,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出舱活动,也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有女航天员参加的出舱活动。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

2021年11月14日,神十三乘组王亚平、叶光富和翟志刚,在太空深情朗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总序:“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随后,翟志刚做了个后空翻。

2021年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正在进行第二次出舱活动。18时44分,航天员叶光富打开舱门并率先出舱。后续,翟志刚、叶光富将在舱外作业,王亚平在舱内配合支持,共同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北京时间12月26日18时44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叶光富成功打开天和核心舱节点舱舱门,航天员叶光富于18时50分、航天员翟志刚于19时37分,身着中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后续将协同开展空间站舱外全景相机C抬升、自主携物转移验证等操作。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7日00时55分,经过约6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 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叶光富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主要任务

2021年10月14日下午,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任务有关情况。

据介绍,神舟十三号任务将实现五个方面的任务目标。与神舟十二号任务相比,神舟十三号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同:

一是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二是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三是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

四是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而神舟十三乘组也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

五是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六是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这些不同,也是我们将面临的挑战。

外媒评价

2021年10月15日,德国宇航员马蒂亚斯·毛雷尔在社交平台发文,送上祝福。他写道,“很高兴,我亲爱的朋友叶光富终于要去太空了,他是在欧洲航天局洞穴训练的第一位中国航天员。在中国接受海上生存训练期间,他一直悉心照顾我,王亚平也是。祝你们三位好运,我很快就会去太空与你们相会。”

2021年10月16日,欧洲航天局在其官方推特账号转发相关新闻,并发文向神舟十三号任务的发射团队表示祝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说: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太空计划再次迈出重要一步,并正在成为世界领先的太空计划之一。

路透社报道称,在本次神舟十三号任务中,航天员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报道表示,随着国际空间站在几年后退役,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一个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

半岛电视台网站报道表示,三名中国航天员成功进驻空间站,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的最新里程碑”。

2021年10月16日,日本共同社报道称:这是中国朝着实现“太空强国”目标的坚实前进。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指出:神舟十三号的发射,显示神舟飞船已形成批量化生产。这意味着中国将能常态化向空间站发射飞船,承担常规任务,以及应急发射等非常规任务。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