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破墨山水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雪舟の破墨山水図
原图链结 图片来自続壶斋闲话

破墨山水图(日语:破墨山水図新字體はぼくさんすいず haboku sansuizu)是日本画家雪舟在西元1495年所绘的以破墨山水破墨山水画作,长148.6公分,宽32.7公分,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为日本国宝之一。图画上方有雪舟本人的自序及当代僧人的题诗,为已确认为雪舟真迹的重要作品。

绘者雪舟[1]室町时代日本禅意山水画中集大成者,原为相国寺僧人。不但奠定日本山水画的基础,也促使其日后的蓬勃发展。

作品与禅宗思想

此作品试图以最少的笔墨去表现最大的效果富禅意,与禅宗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切不依靠文字、语言,而是用自身体验来领悟佛法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画面简于象而意深,笔减而境胜,画中同时表达虚与实,如笪重光所述:“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禅画之简约风格可分为两类:一为形象的简略:即“减笔”画,在作画媒材上用尽量少的墨迹与线条,用最简朴、洗练的风格去描绘想表达的意象与物体,用最少的笔墨表达最多的意境,与华严经中“一即多,多即一”一句互相呼应。除了形象简略之外,在画面构图上,相对于西方油画充满整个画面的布局而言,禅画的留白是一大特色。留白处可提供创作者、观者一个投射的屏幕,让其心中的馀韵回旋。此两项特点“减笔”与“留白”在此图中皆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2]

与中国禅意山水画的比较

中国禅宗始于六世纪初,盛行于唐宋,而明清渐式微。日本禅宗则由中国东传而得,镰仓时代开始,经室町、桃山时代渐盛行,江户时代最盛。[3]

日本禅画在因源于中国,构图元素仍取自中国,雪舟曾前往中国学画,并将中国山水画用自身风格带回日本,影响了日本之禅意书画之演进。在日本的禅画,因同时需当时背景下幕府将军之需求,或是表达其修行的图像意义,表达方式因而除渐本土化,发展出日本水墨禅画风格。

中国与日本对于“禅”解读的差异性,也影响禅画。在中国,禅的审美观注重表现“空灵冲淡之淡,以清幽脱俗为美”,日本则是喜好“闲寂枯淡之淡,以平淡素简为美”。[4]

参考文献

  1. 雪舟日本画圣,姜朝凤宗族blogger,2016/11/14
  2. 雪舟山水绘画中禅意的表现. 书画艺术学刊. 2008, 第四期. 
  3. 禅画研究的回顾. 华岗佛学学报. 1984, 第7期. 
  4. 禅宗与中国和日本的传统艺术审美观.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 第18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