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卢雷亚楼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卢雷亚楼龙属
图片来自newton

卢雷亚楼龙属学名Lourinhanosaurus)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是种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肉食性恐龙。化石是在1982年发现于葡萄牙洛里尼扬附近,并在1998年由葡萄牙古生物学家奥克塔维奥·马特乌斯(Octávio Mateus)所叙述、命名。

模式种安氏卢雷亚楼龙L. antunesi),也是目前的唯一种。属名是以化石发现地层的劳尔哈组(Lourinhã Formation)为名,种名是为纪念葡萄牙古生物学家马吉尔·泰雷斯·安顿涅斯(Miguel Telles Antunes)。

化石

卢雷亚楼龙的最完整的标本只是一个部份骨骼正模标本(编号ML 370)包含了6节颈椎与相连的6根肋骨、5节腰椎与相连的肋骨、14节尾椎、8根人字形骨、左右股骨、右胫骨腓骨、1根跖骨、2根肠骨,及两边的耻骨坐骨,以及32颗胃石[1]

一个发现于Porto das Barcas的股骨(编号ML 555)标本,也来自于劳尔哈组,被认为是属于卢雷亚楼龙[1]

除了以上的标本外,在1993年于巴伊莫格的海滩发现约100颗的(编号ML 565),有些仍保存了胚胎,后来也被归类是属于卢雷亚楼龙。

这些骨骼及蛋目前都存放在劳尔哈博物馆

分类

卢雷亚楼龙的分类关系仍不确定,而且没有确定的共识。最初,卢雷亚楼龙被认为是异特龙超科的原始物种,后来则被认为是中华盗龙科的近亲。一些学者则倾向卢雷亚楼龙并非属于异特龙超科,而是属于原始坚尾龙类斑龙超科。在2006年,奥克塔维奥·马特乌斯等人提出卢雷亚楼龙是美扭椎龙科的物种[2]。在2010年,杂肋龙、卢雷亚楼龙都被归类于中华盗龙科。在2012年的最新研究,则被改归类于虚骨龙类

古生物学

卢雷亚楼龙是一属大型肉食性恐龙。目前发现的标本是个亚成年体,身长约有4.5米长,体重约160公斤。它需要10年才能完全成长,而成年个体可以长达8米。

巴伊莫格发现的巢穴,同时发现了鳄鱼胚胎。有可能是这类鳄鱼是巢寄生在卢雷亚楼龙的巢穴,就像是现今的杜鹃科一样。

卢雷亚楼龙是第一类发现有胃石兽脚亚目恐龙。这些胃石是属于卢雷亚楼龙,而非它吃了草食性恐龙一并吞下的。

在1998年,发现了可能属于卢雷亚楼龙的恐龙蛋与胚胎,包含超过100科恐龙蛋,某些内含胚胎化石。

参考文献

  1. 1.0 1.1 Antunes, M.T. & Mateus, O. Dinosaurs of Portugal. C. R. Palevol. 2003, 2: 77–95. 
  2. O. Mateus, A. Walen, and M. T. Antunes. The large theropod fauna of the Lourinhã Formation (Portugal) and its similarity to that of the Morrison Formation, with a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Allosaurus. (编) J. R. Foster & S. G. Lucas (eds.). Paleontology and Geology of the Upper Jurassic Morrison Formation.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36. 2006: 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