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约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白约翰(1910年 - 1986年),外文名:John Hyndley Gilbert Baker,是由1920年代到二战期间英国圣公会差会 (CMS)的中国传教士。1966年至1980年圣公会港澳教区主教。

主教是天主教会和东正教[1]的高级神职人员。主教(英文bishop)此词源自希腊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 由上往下”及“skopos 观察者”,意为“监督”(overseer)。依据初期教会的传统,祝圣主教代表授予圣职圣事的圆满性。主教来源于罗马天主教。主教职位在神父之上,通常是一个地区教会[2]的首领。新教圣公会等宗派也沿用这个名称。

人物简介

白约翰是第一个在香港被选举的主教。1966年何明华会督行将退休的时候,港澳教区的教区议会,便选出了在1957至1962年间担任南非开普敦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pe Town),之后回英国在西敏寺担任法政的杜百邻(Joost De Blank)担任港澳教区主教,只可惜他后来因病无法来港履任,当时的教区议会才再选出于道风山基督教研究中心当主任的白约翰牧师担任教区主教。

白约翰还经普世圣公宗咨议会(ACC)的批准祝圣全球第一位“合法的”圣公会女牧师。1971年2月,普世圣公宗咨议会在肯尼亚利穆鲁举行第一次会议,每个教省派出一位主教、一位牧师,一位男平信徒和一个位平信徒观察员…… 以微弱多数,普世圣公宗咨议会通过第28号决议,证实“问题的协调妇女是一项紧迫的问题”,并说如果港澳主教决定祝圣女牧师,“此会议将接受他的行动”。1971年11月28日,白约翰祝圣黄羡云及英国圣公会差会 (CMS)传教士班佐时(Joyce Bennett)成为牧师。前任会督何明华曾祝圣的第一个“非法的”女牧师-李添嫒。

他作主教期间,白约翰知道已改造过会督府并入住所,因为何明华会督已选择住在道风山上的一间小屋。

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广东话,再加上一些普通话,白约翰曾任教广州的岭南大学和上海的圣约翰大学。他之前到战争期间还四处在中国传教,当时的广州被日本沦陷。后来他经过滇缅公路不得不离开中国到达美国娶一位中国传教士为妻。

元朗的圣公会白约翰会督中学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