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眉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眉拳是一种古老的拳术,属于南拳的一个流派。起源于明朝末年,据传是四川峨嵋山白眉道人所传,现在四川、广东、香港澳门等地较流行。其特点是刚强凶猛,连贯性强,路线宽广。其拳法有冲拳、鞭拳双撞拳及千字箭拳。桥法有碎桥、钻桥、刹桥与封桥等。腿法有同影侧踢(即撑鸡脚)与蹬脚等。其主要拳套有小十字、大十字、三门八封、十八摩桥功及猛虎出林等。白眉拳是中国宝贵文化遗产之一。

白眉拳在广东、香港、澳门、四川等地较流行。其特点是刚强凶猛,连贯性强,路线宽广[1]。其拳法有冲拳、鞭拳、双撞拳及千字箭拳。桥法有碎桥、钻桥、刹桥与封桥等。腿法有同影侧踢(即撑鸡脚)与脚等。其主要拳路套数有小十字、大十字、三门八封、十八摩桥功及猛虎出林等。

基本简介

白眉拳是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传说白眉拳由四川峨眉山白眉道长所创,但真正把该拳命名为白眉拳者,则是广东惠州的俗家弟子张礼泉。张礼泉生于清光绪年间,从小就对武术感兴趣,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白眉拳第三代传人竺法云大师。张礼泉一心拜竺法云为师,但竺法云认为,白眉拳晦涩难懂,必须要下苦功才能有所成就。世俗之人多以名利为重,难以学成,因此拒绝了张礼泉的请求。可是,后来张礼泉以诚心感动了竺法云,并成为竺法云的入室弟子。此后,张礼泉就把这门武术推广开来,广泛收徒。

形成发展

清兵侵占中原之际,明朝武将朱国畴将军入少林寺落发为僧,传授武功,其门下弟了中,较出色的有五枚、白眉、至善、冯道德与苗显等五人。白眉艺成后,于峨嵋山修道,再将武术流传。首传广慧禅师,广慧再传竺法云禅师,竺法云再传俗家张礼泉。另一说法是,约在清道光二十八年间(1884年),有一黄连矫的还俗和尚,从福建少林寺避难来到广东惠东县梁化墟(有一说此和尚又叫海丰和尚),得林合的厚待和尊敬,奉如父辈,遂把少林武功传给林合,有一说,亦传于林庆元。林合和林庆元是同族兄弟,林庆元传技其子林耀贵,林耀贵为龙形拳宗师。

林合,字瑞初(1831-1908年),少时酷爱武艺,十岁开始练拳习武,十七岁跟随黄连矫,习武十年。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在梁化开馆授徒,名噪一时。据传,林合1865年被录为海丰县的一个武职,后任惠州府千总之职。因不满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毅然弃官辞职,上罗浮山华首台再拜广进禅师为师(广进禅师为黄连矫之师兄),经过三个春秋的苦练,林合的技艺更臻高境。林合下山后,继续在梁化设馆授徒,为纪念两位先师,在堂屋上贴出一副对联:“先承少林遗妙业,后得华首吐真传。”

林合的徒弟出名的有:秦程九、廖锦带、张礼泉等人。张礼泉亦惠阳人,熟习林合的技法,后在广州华林寺又巧遇一俗姓竺的老和尚(法号不详),再拜师学艺三年,技成后,遂开设“大同武馆”(现今广州人民公园前安槐里),把师承之技称为“白眉拳派”.从此成为白眉拳派一代宗师,自此海外白眉拳流行。张礼泉门徒中较有影响的有:曾惠博、夏汉雄等。

张礼泉深得竺法云禅师真传,曾挫多派拳师,功夫造诣已至化境,解放前有“南张(礼泉)北柳(森严)”、“东江猛虎”之誉,并与林耀桂(龙形拳)、林荫堂(莫家拳)、赖成已(老洪拳)、黄啸侠(罗汉拳)被称为“南方五虎将”[2]

视频

白眉拳 相关视频

真正实战白眉拳
白眉拳:无坚不摧,唯快不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