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白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于1991年3月4日,位于白山市雷锋小学,传承民间文艺、收集并出版民间故事[1]、创新民间工艺、弘扬民族文化。
相关资讯
玛虎戏:长白山民间戏剧艺术“活化石”
玛虎古戏,满语“玛虎朱赤温”,是满族民间以祭神歌舞为主要表演形式的传统戏剧。戏剧中的神灵都是以佩戴“假面”出现,即满语的“玛虎”,汉译“面具”。玛虎古戏的剧情,多以会晤神灵、娱乐神灵、酬谢神灵从而为人类祈福纳吉的特定故事情节而设定,带有古代巫舞、萨满神舞的鲜明色彩,戏中的“莽式舞”,也反映出满族及其先民生产劳动的欢乐场景。这种久已失传的满族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被人们称为带有远古文化痕迹的“戏剧活化石”。
戏——《字源》中对“戏”(从虎、豆、戈)会意:祭祀或大宴时,有人带着虎面具,持戈舞蹈。可见玛虎戏的源头。《尚书 舜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击打乐器石琴,带着禽兽面具跳舞的场景。玛虎戏的起源,也是从远古的祭神仪式开始的。根据部落的需要,以歌舞娱神,禳灾祈福,祝祷丰收。汉代表演的剧目《东海黄公》有带着白虎面具的演员;唐代有大面戏,《兰陵王》就是代表作。隋唐时期的“渤海乐”,“靺鞨舞”,金代的“马克辛舞”、清代的蟒式舞、扬烈舞等。
民谣:“先盖庙,后唱戏,钱庄当铺开满地;请镖局,插黄旗,大个元宝拉回去。”这说明,盖庙唱戏,已成为东北商人开拓财源的重要手段,也可以看出演艺行业的兴盛。玛虎古戏的最大特点是,剧中人物大多戴“面具”,说唱带歌舞,演出形式活泼。剧情中的神灵魔怪,都是依靠面具彰显其性格本质,进而突出戏剧冲突,强化人物个性。在祭神歌舞中,一些躲藏在“面具”背后的神灵,往往荒诞不经、痴迷狂舞,与萨满祭祀的“出神”一般无二。这些都反映出满族先民强烈的情感,即把个人的思想、信仰和家族的命运、前途,都付诸于诸神灵的佑护。作为一种歌舞戏剧的道具,通过面具的“隔离”,婉转地到达“不隔”的意境,这是玛虎戏面具演绎的要义。同时,这些面具所代表的自然界神灵,大多都是满洲部族祭祀的对象,故而戏剧演出带有萨满祭祀活动的明显痕迹,也是顺其自然的民俗文化现象,但其中人格化、情感化的直观表现,不同色彩象征的真善美、假恶丑的内涵差异,是值得当代人所称道、所继承的。
玛虎古戏曾广为流传于东北满族聚居地,常在拜神、祭祖、年节、庆生时表演,并具有强烈的娱乐功能。玛虎戏班子走进乡镇村屯,无论室内、庭院、街路、戏台都能演出,演出时间可长可短,有的戏班子还中间穿插各种杂耍表演,如捞油锅、砸磨盘、过火坑、上刀梯等。这些好看的杂剧元素,常常让观众频频称奇。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剧,融汇萨满神功、神术、神面、神歌、神舞多种表现形式,并融入了武功、舞蹈、喜剧以及杂耍的技艺,故而,无论视觉效果,还是表现形式,都具有赏心悦目的心态观感和引人入胜的视听效果。可以说,满族民间遗存的玛虎戏,是继“二人转”之后又一个东北文化现象,具有自然性、原生态的传统民俗文化[2]特征,是真正扎根于黑土地的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开在东北亚丝路上的绚丽花朵。同时,作为长白山原生态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玛虎戏不仅形式多样内蕴丰富,并且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艺术魅力,有望成为传递“文化话语”促进东北亚各国民间交往的一张珍贵名片。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传统戏剧必须根据时代要求,服务大众,更新剧本内容,剔除糟粕,转换演绎形式,丰富艺术内涵,打造文化品牌。毋庸置疑,玛虎古戏的内容是庞杂的、历史是悠久的、传承是有序的。发展至今主要传承人有多尔泰、张福来、傅英仁等满族文化代表性人物。
视频
白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荐读】民间小故事 ,搜狐,2019-02-17
- ↑ 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 ,搜狐,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