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界石(张新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界石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界石》中国当代作家张新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界石

老杨和老柳隔犁沟种地。为避免纷争,两家在地的两头,各立了一块石头,作为分界线。

两年过去了,老杨种地时发现自家两头的地不少,中间却少了不少。原来是老柳的庄稼种过界了。如果站在地头,闭上一只眼,瞄一下,就会发现老杨的地往进凹,老柳的地往外凸,明显是老柳在拱老杨的地了。老杨把旱烟袋往鞋底子上一磕,没言语,倒背着双手回家了。

秋后播种小麦时,老柳先种,又是中间种过来了。这次比去年进得更深,足有一米宽,可以多摇下一耧麦子了。老杨后种,发现这一情况,也没找老柳论理。村上的几个人从地头经过,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提醒老杨说:“老柳拱地了。一年拱一点儿,已拱进去你不少地了。”老杨揣着明白装糊涂地愣了一下,反问道:“是吗?”就没有了下话。

这年秋后,雨水充沛,麦子出苗后长势好,老杨在自家小麦地里忙着追肥,老杨在自家麦田里悠闲地除草。两人在地中间碰面了。

老杨打招呼说:“老柳呀,下本投资啦!”

老柳哈哈笑着说:“不下本不行呀,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你不多投资它就不给你多收。”

老杨笑着说:“是啊,老天爷最公平,该多收的就多收,不该多收的就收不了。”

老柳脸微微红了一下,听出老杨的话里有话,就不再言语,又低头干起了农活。

转眼就到了第二年。布谷叫,麦收到。田里金黄的小麦波浪滚滚,麦香四溢。

老柳正要弯腰开镰割麦,背后老杨突然叫住了他:“老柳,等一下。”

“怎么啦?”老杨扭过头,正与老杨的目光碰在一起。

“我们两家原来在地头是不是立有界石?”

“是啊!”

“界石那边是你的,界石这边是我的,对吗?”

“对啊,这是肯定的。”

“既然这样,我今天带绳子来了,咱们以界石为准拉紧绳子,你收你那边的麦子,我收我这边的麦子。”

“你看你老杨,何必拿绳子呢,多麻烦呀,不是有麦垄吗?照着麦垄收就是了。”

“我看还是拉绳子为好,你不吃亏,我也不占便宜。你说呢?”

老柳见老杨坚持,也只好硬着头皮拉起了绳子。没想到,老杨还带来了一兜白石灰,又顺着绳子撒了一条白线。这样一来,中间老柳种过来的地明显就又回到了老杨这边。

老杨拍拍手上的白灰,慢条斯理地说:“现在,我们按照白灰线收吧,你收你的麦子,我收我的麦子。”

老柳杵在地头,像一座雕塑,半晌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1]

作者简介

张新英,供职于河南省灵宝市统计局,中国微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