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瓣膜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瓣膜病临床多见二尖瓣和主动瓣病变,主动脉瓣增厚伴交界处融合为风湿性,瓣环增厚或钙化为老年性病变。先天性二叶瓣畸形仅见两个主动脉瓣。瓣膜脱垂可见瓣膜冗长,二尖瓣于收缩期向左心房,主动脉瓣于舒张期向左心室流出道脱垂。[1]

简介

临床多见二尖瓣和主动瓣病变.二维超声可显示病变瓣膜的形态,包括增厚、钙化、粘连、交界处融合、瓣环增厚与钙化、瓣膜冗长导致脱垂等。也可显示二尖瓣腱索缩短,增粗。从病变形态特征判断瓣膜病的性质,如二尖瓣前叶增厚,舒张期开放时呈圆隆状则符合风湿性病变;二尖瓣后叶瓣环增厚或钙化为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主动脉瓣增厚伴交界处融合为风湿性,瓣环增厚或钙化为老年性病变。先天性二叶瓣畸形仅见两个主动脉瓣。瓣膜脱垂可见瓣膜冗长,二尖瓣于收缩期向左心房,主动脉瓣于舒张期向左心室流出道脱垂。

瓣膜狭窄时CFI显示通过瓣膜的血流呈射流束,流速快,甚至呈五色镶嵌,经CW可记录快速的血流速,计算跨瓣压差,判断瓣膜狭窄程度。二尖瓣狭窄时可从二维图像测定瓣膜口面积,CW的压力减半时间法也可测定瓣膜面积(更推荐后者)。主动脉瓣狭窄者用PW和CW的连续方程式计算瓣膜口面只可靠。瓣膜反流时CFI显示反流束,根据反流束的范围和面积判断反流程度。肺动脉瓣狭窄多为先天性,CFI显示流经肺动脉瓣口时五色镶嵌的细射流束,到肺动脉后增宽形成喷泉状。CW记录肺动脉流速及跨瓣压差以判断狭窄程度。[2]

诊断

二尖瓣狭窄

  1. 左心房代偿期:可无症状。
  2. 左房失代偿期:由于肺瘀血可引起劳力性气促伴咳嗽咯血
  3. 右心受累期:体循环瘀血,肝脏大而有压痛,颈静脉怒张,浮肿,腹水,尿少。
  4. 二尖瓣面容(颧赤唇绀),心尖区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可闻及舒张动后更清楚,第一心音亢进,可闻及二尖瓣开放拍击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有时该区可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Graham-Steell杂音)。
  5. 辅助检查:
  • X线检查:左心房扩大(右前斜位吞钡透视,可见食管压迹,肺动脉段突出,心影呈梨形,肺门阴影增大、增浓。
  • 心电图检查:“二尖瓣刑P波”即P波增宽有切凹;右室肥厚伴劳损,常见Pavl>1.0mV,RavR.0.5mV。

二尖瓣关闭不全

  1. 代偿期可无症状,当左心衰竭时可有心悸气促乏力等。
  2. 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区可闻及响亮、粗糙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常向腋下或背部传导;可闻及第三心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3]
  3. 辅助检查:
  • X线检查:左心房、[[左心室扩大\\,肺动脉段突出。
  • 心电图检查:左房增大及左室肥厚、劳损。
  • 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左室增大时,M型图可测出。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 早期无症状,或有心前区不适或头部动脉搏动感;晚期可出现左心衰竭症状,急性重症患者有胸痛
  2. 毅面苍白,心尖捕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心浊音界增大呈靴形,主动脉瓣区及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有舒张期、高音调、递减型哈气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心尖区可闻及低调柔和的舒张中期杂音(Austin-Flint杂音);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可出现四周血管征,如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捕动及Durozicr征。[4]
  3. 辅助检查:
  • X线检查:左心室扩大伴升主动脉屈曲、延长,形如靴状;透视可见主动脉埔动增强和左室捕支配合呈“摇椅式”搏动。
  • 心电图检查:电轴左偏,左室肥厚伴劳损。
  • 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确诊关闭不全及病因很有帮助。

主动脉瓣狭窄

  1. 轻者可无症状,轻重者有呼吸困难、疲乏,甚至出现心绞痛、眩晕或黑蒙等表现。
  2. 主动脉瓣区有一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并向颈部和心尖部传导。老年患者,该杂音常为高调带乐性而且在心尖部最响亮;有收缩期震颤,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脉搏细弱,收缩压降低,脉压变小。
  3. 辅动检查:
  • X线检查:升主动脉根部常呈狭窄后扩张,重度狭窄几乎都有主动脉瓣钙化、左心室扩大。
  • 心电图检查:左室肥厚伴劳损,有时左房增大。
  • 超声心功图检查:主动脉瓣开放幅度减低(〈1.5cm),开放速度减慢,左心室壁增厚,主动脉壁可能增厚、上升和下降速度减慢。
  • 心导管术:对鉴别中、重度狭窄有极大准确度。

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

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是指心瓣膜的黏液样变性引起房室瓣于收缩期脱垂入心房,半月瓣于舒张期脱垂入心室流出道,伴或不伴瓣膜关闭不全的一种退行性非特异性非炎症性心脏瓣膜病。这种黏液样变性可导致多瓣膜脱垂,临床上以二尖瓣脱垂最多见,主动脉瓣脱垂和叁尖瓣脱垂次之,肺动脉瓣脱垂罕见。本病及其并发症(腱索断裂)是引起瓣膜反流的常见原因,重者需要外科干预。本病虽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发生率随增龄而上升,以老年人最多见,尤其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

联合瓣膜病

联合瓣膜病又称为多瓣膜病,是一种后天性心脏病,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有病损,以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常见。其瓣膜病变既可狭窄也可关闭不全。不同的病变类型,均改变心脏正常血液回圈,出现左心室单纯容量负荷增加、单纯压力负荷增加或两者并存。致左心室肌肥厚、顺应性降低。

联合瓣膜病治疗原则

  1. 强心利尿调整心功能
  2. 体外循环下行双瓣膜置换术或瓣膜成形。

联合瓣膜病用药原则

  1. 体外循环时,必用肝素并据病情需要应用抑太酶和人体白蛋白
  2. 术前术后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3. 术后据病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强心利尿药物。
  4. 术后华法林或新抗凝片服用终身。

联合瓣膜病辅助检查

  1. 大部分病例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 部分诊断不明或需瞭解心脏供血及心输出量的病例,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

联合瓣膜病疗效评价

  1. 治愈:经瓣膜置换术后,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
  2. 好转:瓣膜置换术后,症状改善。
  3. 未愈:症状无改善。

治疗

瓣膜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分两种方法:

  1. 瓣膜成形术,即对损害的瓣膜进行修复;
  2. 瓣膜置换术,用人工机械瓣或生物瓣进行替换。

瓣膜成形术通常用于病变轻微的二尖瓣或三尖瓣,而对于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变,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多选择瓣膜置换术。曾经,外科人工瓣膜置换术是重度瓣膜病患者的唯一选择。此种方法需要开胸、心脏停跳,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早期死亡率高等缺陷。

二尖瓣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二尖瓣狭窄是风湿热中最常见的心脏损害疾病,且患二尖瓣狭窄的男女发病比例不一样,大约有2/3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为女性,其治疗方法主要有: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这是一种较新的放射介入治疗技术;

二尖瓣直视成形术

可用在狭窄较重并伴有轻度瓣膜增厚和瓣下粘连的病人,有心房纤颤心房内有血栓及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也可施行;

二尖瓣置换术

瓣膜及瓣下结构病变严重,瓣口漏斗型,瓣膜钙化及瓣下结构粘连、缩短显著的病人,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或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人均不适合前3种治疗方法而应进行瓣膜置换术。

二尖瓣闭式扩张式

主要适用于病变轻微的隔膜型狭窄并不伴有瓣下结构的改变。不合并二尖瓣三尖瓣的关闭不全,无心房纤颤和心房内血栓。

视频

第2章第7节心脏瓣膜病0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