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
作品名称: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黄庭坚 |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是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的作品之一。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1]。
正文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注释】:
这首词用独木桥体,隐括欧阳修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同字协韵,唱叹有情,尽得原作之神韵。
“环滁皆山也 。”起句全用《醉翁亭记》首句原文。滁即滁州(今安徽滁县),欧阳修曾任滁州知州。
起笔写出环滁皆山之空间境界,颇有一份在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慰藉感,从而覆盖全篇,定下基调。下一个“也 ”字 ,已露唱叹之情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用原作“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之句意。词句更省净,直指环山中之琅琊。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更言深秀,倍加令人神往。“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三句,以便装句法,移植原作中“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下泉上者,醉翁亭也”等句的句意直点出意境核心之所在,而语句更加省净。“翁之乐也。”此一句拖笔,变上文之描写而为抒情,词情遂愈发摇曳生姿。这句是词人统摄原意而自铸新辞 ,笔力之巨,显然可见。接下来“得之心、寓之酒也 。”二句概括原作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原作文眼之句,而山谷却宁舍此不用,可谓独具慧眼。境由心生,故谓之得。酒为外缘,故谓之寓。此句较“醉翁之意不在酒”,更为内向,更为深刻。“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此三句,囊括原作“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一节,于朝暮一节仅以日出二字点出,其余略去,而着力写四季。这是因为写四季尤可开拓意境之时间深度,从而与上文环滁皆山的空间广度相副 ,境界遂愈感阔大遥深,此类笔法,深得造境之理 。只言景无穷 ,而乐无穷实已寓于其中,这又深得融情之法。词人运思之自由灵活由此可见一斑。
过片,将原文“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躬腰的样子,指老人 )、提携(须提携而行者,指小儿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一节,尽行打并在“游也”这两字短韵的一声唱叹之中,笔墨精炼绝伦。下边着力写太守与众宾客之游乐。“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筹觥也。”筹,是用来行酒令、饮酒计数的签子。此三句,移植原作中“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投壶)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的意境、句意泉香酒洌,系泉洌酒香,倒装为的是增强语感之美。山肴泉酒之饮食,及此处略写的非丝非竹之音乐,正是野趣、自然之趣的体现。极写此趣,实透露出作者愤世之情。众人之乐以至于沸,又正是众人与太守同一情趣之证明。“沸”字添得有力,足见词人文思之奇。人心既与自然相合,人际情趣亦复相投,所以“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 。”太守遭贬谪别有伤心怀抱,故返归自然容易沉醉 。众人无此怀抱,故欢然而已。一醉一欢,下字自有轻重 。此二句移植原作中“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几句句意。下边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三句,揉合“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及“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游宴,不用乐工歌妓弹唱侑酒,因有酿泉潺潺水声助兴。其所乐者何 ?众人不知 ,但太守实以与民共乐为乐。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结句亦隐括原文结语:“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以雍容而平易之文情,表现了超越而深沉的哲思 ,即天人合一、与民同乐的乐观精神。此词隐括原文,尽得文之精神,故全篇处处能表现乐于自然、乐于同乐之情景 。尤其上片云“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下片云“太守醉也”,又云“太守乐其乐也 ”,反复暗示寄意所在,处处都能于隐括之中不失其精神。[2]
作者简介
黄庭坚(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3]
黄庭坚提出“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对宋诗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作品有《山谷词》《登快阁》等。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1105年,客死宜州(广西宜山县)贬所,追谥文节。
主要作品
散文《书幽芳亭》《答洪驹父书》《赠高子勉》《苦笋赋》《毁璧赋》《跛奚移文》
诗歌《博士王扬休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题郑防画夹》《牧童诗》《新喻道中寄元明》《病起荆江亭即事》《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和答梅子明王扬休点密云龙》《登快阁》《寄黄几复》《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弈棋二首呈任渐》《喜太守毕朝散致政》《晚楼闲坐》《清明》《新竹》《题竹石牧牛》《春近四绝句》《登快阁》
词《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谒金门·示知命弟》《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醉蓬莱·对朝云叆叇》《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清平乐·春归何处》《念奴娇·断虹霁雨》《满庭芳·茶》[6]《鹧鸪天·人生莫放酒杯干》《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南歌子·槐绿低窗暗》《西江月·老夫既戒酒不饮》《南乡子·诸将说封侯》《品令·茶词》《木兰花令·当涂解印后一日》《千秋岁·少游得谪》《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书法《婴香方》《王长者墓志稿》《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风阁诗帖》《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伯夷叔齐墓碑》《狄梁公碑》《游青原山诗》《龙王庙记》《题中兴颂后》《经伏波神祠诗》《狄梁公碑》《书赠李方叔真迹卷》《荆州帖》。[4]
参考资料
- ↑ 江西诗派一代诗宗黄庭坚的艺术成就,搜狐,2018-03-09
- ↑ 「黄庭坚」诗词全集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诗词名句网
- ↑ 黄庭坚简介国学荟网
- ↑ 黄庭坚汉典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