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长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长利
国籍 中国
职业 主任医师
知名于 尤其擅长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各种疑难手术;施行完全性肺癌切除,特别注重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积极开展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阳性率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知名作品中国肿瘤临床年鉴
肺癌
肿瘤外科学

王长利[1] 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天津市肺癌诊治中心主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主任。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医师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中国肿瘤临床年鉴》肺癌专题编辑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癌症》、《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临床肿瘤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简介

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一直从事胸部肿瘤临床外科工作,主要从事肺癌早期诊断、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肺癌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尤其擅长肺癌的各种疑难手术及肺癌手术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开展了纵隔镜手术,提高了肺癌诊断及分期的准确性;积极推广并熟练开展完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依据不同的病情及病人身体情况,施行复杂扩大手术、微创手术及常规手术,并全部联合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每年行肺癌手术300余例。 主要从事肺癌早期诊断、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肺癌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尤其擅长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各种疑难手术;施行完全性肺癌切除,特别注重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积极开展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阳性率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先后主持开展复杂的肺叶袖式切除术,气管血管双袖式肺叶切除,隆突切除重建术,气管肿瘤切除术等扩大手术,主持开展全腔镜下肺癌肺叶切除术,纵隔镜下纵隔淋巴结切检术等新技术新业务,显著的提高了各种胸部肿瘤手术的治愈率。对中晚期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特别是对局部晚期肺癌(ⅢA、ⅢB期)的新辅助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并有很好的临床实践效果,因病施治,治疗规范、恰当,积极开展个体化治疗,提高了胸部肿瘤总体治愈率。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肺癌》,参编《肿瘤外科学》等专著。承担了国家、市级和局级等各级科研课题多项。 对中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有深入研究,积极开展个体化治疗,提高了肺癌总体治愈率。主持、参加10余项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部分论文被SCI收录。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市局级等课题8项。获得2项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主编、参与编著多部专著。

兼任

1996年以胸外科优秀专业人才的形式自牡丹江市肿瘤医院调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现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主任,天津市肺癌诊治中心主任,同时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医疗工作31年来,他的成长道路印满奉献的足迹,这个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用金子般的心灵和诚实勤恳的劳动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和尊重。于1991年至1996年连续五年荣获牡丹江市劳动模范;2002年荣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2006年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2010年荣获天津市卫生行业“十佳医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医术精湛

王长利同志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肺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他努力钻研本专业理论,对技术精益求精,能独立完成胸部各类型肿瘤的高难度手术及综合治疗,其娴熟和精湛的外科手术技巧得到同行的赞许。

如开展纵隔镜技术,进行肺癌的术前病理分期,对于一些过去难以确诊的纵隔肿物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积极开展胸腔镜的微创技术,每年完成胸腔镜下肺癌肺叶切除200余例,使一些体质差,心肺功能不正常而不能耐受常规开胸手术的患者得到了积极治疗。

他率先在科内提倡肺癌手术锐性分离,系统性完全性清扫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并要求淋巴结清扫区域要达到10个以上,平均每例清除的淋巴结数目在20枚以上。通过技术创新、引进及开展,使肺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由十年前的35%提高到目前的50%,在同行中获得较高评价。

他还参与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课题二项,承担国家、市级和局级等各级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肺癌》,参编《肿瘤手术学》等专著。

医德高尚

王长利主任遵纪守法,廉洁行医,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尊敬和好评。

他在胸部肿瘤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诚的对待每一位病人,赢得广大患者的赞誉。多年来,经常有一些疑难肿瘤病患者经过多方求医,慕名而来。他始终秉承“医者父母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把爱心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位患者。

曾经有一位患者,出院八年后寄来一封感谢信,表扬王长利主任。这名患者当初被诊断为气管恶性肿瘤,曾去多家医院求医,都未能得到有效救治,最终慕名来津就诊。王长利主任组织全科讨论,制定治疗计划,对其成功地实施了手术。当时有同行劝王长利主任不要冒这么大的风险。但王长利主任坚决的说,“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目前手术是能够救治这名患者的唯一方法,如果我们错过了最后的手术机会,怎么对得起医生这个称呼,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王长利主任每天早晨7点多来到医院开始查房、手术,晚上通常要7点以后才能离开医院,平均每天在医院的时间超过12小时。他就是这样忘我的工作着,以最大的工作热情,最高超的医术回报着社会。

示范带头

王长利主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和解决医疗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促进了科室的发展和学科建设。

担任科主任以来,他一直把科室团队建设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费用、服务态度、医德医风、医患沟通作为科室建设的重点。在他的带领下,肺癌诊治中心在院内率先推出了联合专家门诊,极大方便了患者就医,使肺癌治疗逐步规范化、个体化。科室内学术风气浓厚,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申报国家卫生部胸外科全国临床重点专科获得批准。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王长利主任深深的体会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只有全科每一个医护人员的水平都不断提高,同心同德一条心,才能把医疗工作干好,才能更好的为病患服务!

视频

王长利教授:肺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应用 [2018华人肿瘤放疗协作组(CRTOG)年会]

视频

王长利教授:EGFR-TKI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

视频

王长利:EGFRTKI在早期肺癌治疗上是否有必要开展相关探索性研究

视频

王长利:2016年ASCO年会肺癌治疗进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