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少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少堂(1889年-1969年),原名德庄,又名熙和,艺名少堂,中国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

生平

出生于评话世家,其伯父王金章、父亲王玉堂均为扬州评话艺人,王家祖传书目为《水浒》,传至王少堂一代,其将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四个“十回”发扬到极致,成为名副其实的评书艺术瑰宝。王少堂七岁从父学艺,九岁过海(登台),十二岁以家传武(松)十回正式从业,在扬州书坛崭露头角。二十岁时即成为扬州评话界四大名家之一。其一生专攻前水浒(即四大“十回”),平日除了登台表演,便便是苦修磨练此书目,使家传书目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广大,以致登峰造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王少堂便名扬海外,留下“听戏要听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1]绝佳赞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少堂先后当选为扬州市人民代表、苏北文联常委、扬州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江苏省曲艺研究会会长、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委员。

艺术成就

王派《水浒》的特点是“甜、粘、锋、辣”[2],遣词造句如行云流水,音腔韵律抑扬顿挫,清新脱俗。更为难得的是王派表演风格讲究形神兼备,动作表情自成一派,别具一格。让人听书之余也得到视觉享受。综上优点也使得王派水浒屹立于扬州评话巅峰之列。

王派《水浒》在评话艺术日渐衰弱的今天,还能受到众多评话爱好者的青睐,是因为不仅艺有传人,而且艺术资料的整理保存较为完整。继20世纪50年代王少堂演出曲本《武松》和《宋江》整理出版之后,1989年和1995年,中国曲艺出版社和江苏文艺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王丽堂演出本《武松》(上下册共十回)和《宋江》(上下册共十回)、《石秀》(十回)、《卢俊义》(十回)。这些文字稿虽然不能重现评话艺术家书场表演那种淋漓尽致的水平,但也让爱好者们过足了扬州评话之瘾。

王少堂完善自己评书艺术的同时,还培养了儿子王筱堂,孙女王丽堂这样的评书艺术家,使得王派水浒后继有人,得以长存发展。(但今天,王派水浒乃至整个扬州评话都陷入了衰退期,虽有当代评话大师王丽堂先生的不懈努力,但仍然无法阻挡这门从古流传的表演艺术颓败之势,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视频

王少堂 相关视频

扬州评话《武松打虎》经典片段(王少堂真迹)
扬州评话《王少堂·教场问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