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僧绰(423-453年),字僧绰,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大臣,东晋丞相王导玄孙,左光禄大夫王昙首之子。[1]

  • 为人好学,善于考力,熟悉朝廷典章制度,自幼就有成就大事的气度,当时众人都视他为国家栋梁之才。
  • 袭父爵为豫宁县开国侯,迎娶宋文帝长女东阳公主,[1] 历任司徒参军、始兴王文学、秘书丞、司徒左长史及太子中庶子等职。
  • 元嘉二十六年,迁尚书吏部郎,负责铨选官员。二十八年(451年),迁侍中,掌机密事。[2] 参与密谋废立之事,被刘劭杀害,享年三十岁。
  • 宋孝武帝即位,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号为愍。
  • 王僧绰著有文集一卷,行于世。

目录

基本信息

姓名    王僧绰  
字号    字僧绰
官职    尚书吏部郎、侍中     
追赠    金紫光禄大夫     
谥号    愍     
出生地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出生日期  423年
逝世日期  453年
所处时代  南朝
主要成就  尚书吏部郎 侍中 金紫光禄大夫

人物生平

好学有才,尚帝公主

  • 王僧绰为人好学且,具分析思考力,熟悉朝廷典章制度,因自幼就有成就大事的气度,当时众人都视他为国家栋梁之才。十三岁时,得宋文帝召见。其时,父亲王昙首已死,而王昙首本身亦是宋文帝宠臣,故王僧绰下拜哭泣,宋文帝亦很悲伤。王僧绰承袭父爵豫宁县侯,并娶了宋文帝长女东阳公主刘英娥[1] [3]
  • 王僧绰虽然身任要职,但为人深沉有气度,不会以自身才能去贬损他人。昔日其父王昙首与王华皆受宋文帝亲任,不过王华子王嗣才能差劣,官位和待遇都不高。王僧绰却曾对蔡兴宗说:“我名位应该与新建(王嗣所承袭的爵位新建县侯)一样,而今我能有如此高的名位,都因为我与皇室结下姻亲所致。” [4]

权势过盛,外放遭拒

  • 王僧绰历任司徒参军、始兴王文学、秘书丞、司徒左长史及太子中庶子等职。元嘉二十六年(449年),迁尚书吏部郎,掌选举官员的权力。任内分辨人们品第,了解其人才干以选出有才能之士,相当称职。元嘉二十八年(451年),迁侍中,掌机密事。其时,宋文帝已经在想身故后的事务,正因王僧绰年轻,就想委以大任,故此朝中大小事务都让王僧绰参兴。堂兄王微怕王僧绰权势太盛,于是劝他削弱自己的权势。王僧绰于是曾自求外任吴郡太守及广州刺史,但都遭宋文帝拒绝。

与帝谋事,不幸遇害

  •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太子刘劭与始兴王刘濬等人行巫蛊之事被揭发,宋文帝先召王僧绰商讨,至决定废黜太子及始兴王后就命王僧绰翻查以往废太子及诸王的旧事作参考。其时刘劭打算作乱,在东宫为将士设宴,王僧绰亦秘密报告宋文帝。搜集好昔日废立之事后,江湛及徐湛之亦知宋文帝要废太子,于是分别推荐自己的女婿南平王刘铄及随王刘诞;而宋文帝则属意宠爱的建平王刘宏。宋文帝在新储君问题上犹豫未决,王僧绰于是说:“立太子的事,应由圣上你心意决定。臣认为这只应快快作决定,不能迟缓。应当决断时不决断,反而会承受其引起的祸患。希望以大义割断恩谊,忽略小小的不忍心,否则就应对太子如最初一样,不要让太子生疑心。淮南王说:‘密谋即使像将石头丢进水中沉没不见,吴越地区擅长游泳的人都能找到。’事情虽然是机密,但很易会泄露出去,不可以让意发生,成了后世的笑话。”宋文帝答:“你可以说是能决断大事的人。不过这件事很重大,不可以不三思而后行。而且庶人不久以前才死,人们会说我不慈爱呀。”王僧绰就答:“臣怕千年以后,人们都说陛下只会制裁弟弟,不会制裁儿子。”宋文帝听后沉默 [5]。江湛其时亦在,离开宫阙后就对王僧绰说:“你说话,不要太直接呀。”王僧绰却说:“我也不想你这么不直接。”
  •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劭率兵进攻台城,弑杀宋文帝,江湛其时闻乱,感叹道:“没有听王僧绰说话,弄得如此境地。”亦被刘劭所杀。刘劭及后即位,并命令王僧绰作诏文大赦[6] ,转吏部尚书。不久,刘劭检查文帝巾箱及江湛书疏,得知王僧绰有参与密谋废立之事,于是收捕并将其杀害,享年三十一岁。同年,刘骏讨灭刘劭,即位后追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赐谥号愍。

人物轶事

  • 王僧绰曾在太社西空地区域建屋,其地是东吴将领丁奉的宅第,但在其死后一家遭流放。东晋时先后是周𫖮苏峻袁悦及章武王司马秀的宅第,但他们都被诛杀。后来此地给了臧焘,他本人亦频频遇到不幸事,故此此地被称为凶地。王僧绰认为屋宅没有吉凶之分,于是请求在那建宅,岂料尚未建成居住就已经遇害。

史籍记载

《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 王僧绰,琅邪临沂人,左光禄大夫昙首子也。幼有大成之度,弱年众以国器许之。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年十三,太祖引见,下拜便流涕哽咽,上亦悲不自胜。袭封豫章县侯,尚太祖长女东阳献公主。初为江夏王刘义恭司徒参军,转始兴王文学,秘书丞,司徒左长史,太子中庶子。元嘉二十六年,徙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谙悉人物,拔才举能,咸得其分。二十八年,迁侍中,任以机密。僧绰沈深有局度,不以才能高人。
  • 先是,父昙首与王华并为太祖所任,华子嗣人才既劣,位遇亦轻。僧绰尝谓中书侍郎蔡兴宗曰:"弟名位应与新建齐,超至今日,盖由姻戚所致也。"新建者,嗣之封也。及为侍中,时年二十九。始兴王刘浚尝问其年,僧绰自嫌蚤达,逡巡良久乃答,其谦虚自退若此。
  • 元嘉末,太祖颇以后事为念,以其年少,方欲大相付托,朝政小大,皆与参焉。从兄徽,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僧绰乃求吴郡及广州,上并不许。会二凶巫蛊事泄,上独先召僧绰具言之。及将废立,使寻求前朝旧典。劭于东宫夜飨将士,僧绰密以启闻,上又令撰汉魏以来废诸王故事。撰毕,送与江湛、徐湛之。湛之欲立随王刘诞,江湛欲立南平王铄,太祖欲立建平王刘宏,议久不决。延妃即湛之女,铄妃即湛妹 。
  • 太祖谓僧绰曰:"诸人各为身计,便无与国家同忧者。"僧绰曰:"建立之事,仰由圣怀。臣谓唯宜速断,不可稽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愿以义割恩,略小不忍。不尔,便应坦怀如初,无烦疑论。淮南云:'以石投水,吴越之善没取之。'事机虽密,易致宣广,不可使难生虑表,取笑千载。"上曰:"卿可谓能断大事。此事重,不可不殷勤三思。且庶人始亡,人将谓我无复慈爱之道。"僧绰曰:"臣恐千载之后,言陛下唯能裁弟,不能裁儿。"上默然。江湛同侍坐,出阁,谓僧绰曰:"卿向言,将不大伤切直。"僧绰曰:"弟亦恨君不直。"
  • 及劭弑逆,江湛在尚书省,闻变,叹曰:"不用僧绰言,以至于此。"劭既立,转为吏部尚书,委以事任,事在《二凶传》。顷之,刘劭料检太祖巾箱及江湛家书疏,得僧绰所启飨士并废诸王事,乃收害焉,时年三十一。因此,陷北第诸王侯,以为与僧绰有异志,并杀僧绰门客太学博士贾匪之、奉朝请司马文颖、建平国常侍司马仲秀等。世祖即位,追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谥曰愍侯。
  • 初,太社西空地一区,吴时丁奉宅,孙晧流徙其家。江左初为周𫖮、苏峻宅,其后为袁悦宅,又为章武王司马秀宅,皆以凶终。后给臧焘,亦颇遇丧祸,故世称为凶地。僧绰常以正达自居,谓宅无吉凶,请以为第。始就造筑,未及居而败。
  • 子俭嗣,升明末,为齐国尚书右仆射。[2]

《南史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二》

  • 王僧绰幼有大成之度,众便以国器许之。好学,练悉朝典。年十三,宋文帝引见,拜便流涕哽咽,上亦悲不自胜。袭封豫宁县侯,尚文帝长女东阳献公主。初为江夏王义恭司徒参军。累迁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任举咸尽其分。
  • 僧绰深沉有局度,不以才能高人。父昙首与王华并被任遇,华子新建侯王嗣,才劣,位遇亦轻。僧绰尝谓中书侍郎蔡兴宗曰:"弟名位与新建齐,弟超至今日,盖姻戚所致也。"迁侍中,时年二十九。始兴王浚尝问其年,僧绰自嫌早达,逡巡良久乃答,其谦退若此。
  • 元嘉末,文帝颇以后事为念,大相付托,朝政大小皆参焉。从兄微,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僧绰乃求吴郡及广州,并不许。会巫蛊事泄,上先召僧绰具言之。及将废立,使寻求前朝旧典。劭于东宫夜飨将士,僧绰密以启闻。上又令撰汉、魏以来废诸王故事送与江湛。徐湛之欲立随王诞,江湛欲立南平王铄,文帝欲立建平王宏,议久不决。诞妃即湛之女,铄妃湛妹也。僧绰曰:"建立之事,仰由圣怀。臣谓惟宜速断,几事难密,不可使难生虑表,取笑千载。"上曰:"卿可谓能断大事,此事不可不殷勤;且庶人始亡,人将谓我无复慈爱之道。"僧绰曰:"恐千载之后,言陛下惟能裁弟,不能裁儿。"上默然。江湛出阁谓僧绰曰:"卿向言将不伤直邪?"僧绰曰:"弟亦恨君不直。"
  • 刘劭弑逆,江湛在尚书省,闻变曰:"不用王僧绰言至此。"劭立,转僧绰吏部尚书。及检文帝巾箱及湛家书疏,得僧绰所启飨士并废诸王事,乃收害焉。因此陷北第诸侯王,以为与僧绰有异志。孝武帝即位,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愍侯。
  • 初,太社西空地,本吴时丁奉宅,孙皓流徙其家。江左初,为周𫖮苏峻宅,后为袁悦宅,又为章武王司马秀宅,皆以凶终;及给臧焘,亦频遇祸,故世称凶地。僧绰尝谓宅无吉凶,请以为第,始造,未及居而败。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宋书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徐湛之 江湛 王僧绰王僧绰,琅邪临沂人,左光禄大夫昙首子也。幼有大成之度,弱年众以国器许之。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年十三,太祖引见,下拜便流涕哽咽,上亦悲不自胜。袭封豫章县侯,尚太祖长女东阳献公主。
  2. 2.0 2.1 宋书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徐湛之 江湛 王僧绰 .国学导航.2012-01-01[引用日期2013-12-13
  3. 《宋书·后妃传·袁齐妫传》:“生子劭、东阳献公主英娥。”
  4. 僧绰尝谓中书侍剆蔡兴宗曰:“弟名位应与新建齐,超至今日,盖由姻戚所致也。”
  5. 《宋书·王僧绰传》:僧绰曰:“建立之事,仰由圣怀。臣谓唯宜速断,不可稽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愿以义割恩,略小不忍,不尔便应坦怀如初,无烦疑论。淮南云:‘以石投水,吴越之善没取之。’事虽机密,易致宣广,不可使难生虑表,取笑千载。”上曰:“卿可谓能断大事。此事重,不可不殷勤三思。且庶人始亡,人将谓我无复慈爱之道。”僧绰曰:“臣恐千载之后,言陛下唯能裁弟,不能裁儿。”上默然。
  6. 《宋书·刘劭传》:劭即伪位,为书曰:‘徐湛之、江湛弑逆无状,吾勒兵入殿已无所及,号惋崩衄,肝心破裂。今罪人斯得,元凶克殄,可大赦天下。改元嘉三十年为太初元年。文武并赐位二等,诸科一依丁卯。’初使萧斌作诏,斌辞以不文,乃使侍中王僧绰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