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兰花开(郑学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玉兰花开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玉兰花开》中国当代作家郑学富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玉兰花开

一场春雨、一夜春风之后,我居住的小城古运河畔的玉兰花悄然盛开。傍晚时分,我在开满玉兰花的小路上漫步,特别惬意。抬头望去,在没有绿叶的干枝上,一朵朵好似白莲的花在绽放,洁白如雪的花瓣或聚拢,或舒张,或翻卷,晶莹剔透,温润如玉,细腻柔美,微风吹来,不时随风落下一叶花瓣,散发着阵阵清新淡雅的幽香,沁人心脾。明《群芳谱》说:“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明代诗人张茂吴感慨道:“但有一枝堪比玉,何须九畹始征兰。”

玉兰又称木兰、木笔、玉树、望春、应春花、玉堂春、辛夷,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兰花象征着优雅高贵、吉祥如意,古人取其美好寓意常将玉兰入画。五代南唐杰出画家徐熙的《玉堂富贵图》,把玉兰与牡丹、海棠同框,布满全图,玉兰取其“玉”,海棠取其谐音“堂”,牡丹取其“富贵”之义。花丛间有两只杜鹃,图的下方湖石边绘了一只羽毛华丽的锦鸡。枝叶与花鸟,相得益彰,辅以色彩,颇具端庄秀丽的气韵。若将玉兰与金桂、海棠同时入画,则有“金玉满堂”之寓意。明朝之后,随着玉兰花的广泛种植,此类题材的画作更为流行,明代沈周、周之冕、文征明、陆治,清代的邹一桂,郎世宁、恽寿平、李鱓,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于非闇等大家都绘过此类画作。

玉兰以其高洁、淡定的君子之姿而得到古代文人的喜爱。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之句。唐朝诗人张乔《玉兰花》曰:“莫拟轻舟去沅湘,春来殊爱雪枝香。东阑柳絮颠狂甚,总向阶前赚谢娘。”诗人引用屈原被贬谪放逐的地方沅湘一带,使诗穿越时空,具有凝重之感,暗喻自己隐居九华山的处境和情感;又借用漫天飞舞的柳絮,引出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典故,使诗句摇曳生姿。通过对比,突出玉兰的雅致、深沉、含蓄之美。明代王谷祥《玉兰》云:“皎皎玉兰花,不受缁尘垢。莫漫比辛夷,白贲谁能偶。”因为古人常把玉兰与同科的辛夷相提并论,所以诗人说玉兰的高雅、圣洁岂是辛夷所能比拟的?玉兰在春寒料峭、群芳沉睡中悄无声息开放,无意与百花争艳,低调朴实,从不麻烦绿叶出来衬托,更不招惹蜂蝶前来围之飞舞,不喧闹,不张扬。尽管早春的风还带有缕缕寒意,但玉兰始终高昂着头,毫不畏惧,寂寞而孤傲地为春天增添一份浪漫和风采,向人间吐露着温馨和芬芳,表现了一种淡泊明志、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所以诗人喜爱玉兰不仅是因为其纤尘不染的素雅洁净,更在于其坚韧不屈、卓尔不群的品格。

玉兰的高节、傲骨深深融入中华文化之髓,而得到文人的崇敬。“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明代画家沈周用拟人的手法道出玉兰的动人风韵。清康熙皇帝更是由衷赞道:“试比群芳真皎洁,冰心一片晓风开。”清朝诗人赵执信《大风惜玉兰花》诗云:“池烟径柳漫黄埃,若为辛夷酹一杯。如此高花白于雪,年年偏是斗风开。”诗人珍惜、赞美玉兰之情跃然纸上。洁白无瑕的玉兰花开在黄尘弥漫的恶劣环境中,实在令人痛心,诗人为玉兰花的遭遇而鸣不平,他要以酒洒地祭奠她,崇敬之情溢于言表。诗人之所以如此爱戴玉兰花,是因为她是高节之花,像雪一样白璧无瑕、品格高尚。然而更让人钦佩的是玉兰的斗争精神,她不怕春寒的摧残,勇于斗风怒放。诗人满腔热情地讴歌玉兰花,是以花喻人,抒发自己思想情感。赵执信在童年时就表现出过人的天才,九岁写的文章就“以奇语惊其长老”。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然而在他二十八岁那年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戏剧《长生殿》,被劾革职,结束了他在北京的十年仕宦生涯。此后五十年间,他浪迹江湖、游历大江南北,深入社会,接近民众,由官场的黑暗逐渐认识到社会的黑暗,由个人的不幸逐渐认识人民的苦难。他成为一个性格傲岸、铁骨铮铮的诗人,他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诗篇。他在此诗中托玉兰抒情,借玉兰言志, 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蔑视权贵的气节操守。

我徜徉在这片花海里,若有所思。二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闲置、杂乱的地方,当时的决策者规划建设了古运河公园,并在园内的一条小道两侧栽植很多玉兰树。如今这里已成为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玉兰的花期较短,但往往给人带来不俗的惊艳。一个地方主官的任期也就三五年,若能留下记忆回味之处也是人民所期待的。[1]

作者简介

郑学富,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枣庄市政协文史馆馆员、枣庄市首批社科智库专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