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与红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玉兰与红杏》是中国当代作家郭沫若写的文章。
作品欣赏
在大觉寺的玉兰花下,遇着一群红领巾。他们围上来,向我说:“郭伯伯,你写首诗吧!”我便口占了这诗的开头四行。继又往妙高峰看红杏,在林学院又遇到很多在那儿实习的同学,附近四十七中的同学们也有不少人赶来了。有的老师也赶来了。他们的欢笑声,比满山的红杏还要笑得响亮。归途,把这诗补足成了十六行,献给那群红领巾小友和林学院、四十七中的师友们。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好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走到了京华。”
满树的玉兰花,含着笑,回答我的话:
“同志,你可不知道,我们走得多潇洒。
我们走过了长江大桥,走过了三门峡,
我们一路走,一路笑,一路散着鲜花。”
“是呀,是呀!”满山的红杏都露出了银牙:
“玉兰姊说的话,当真的,一点也不虚假。
我们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走遍了天下。
我们把东风亲手送到了城乡的每户人家。”
今天我偶然来到了大觉寺和妙高峰下,
看见了北京的玉兰开花,北京的红杏开花。
“多谢你们呀,红杏和玉兰,东风的使者!
我虽然是个聋子,到处都听到春天的喇叭。”
1962年4月8日
导读
诗人于1962年4月8日游北京西山大觉寺,巧遇少先队员及林学院、四十七中的同学们,在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感染下,诗人喜悦开怀,即兴赋诗。大觉寺乃千年古刹,玉兰花开是春季寺院的盛景。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与玉兰和红杏对话。诗人歌颂了玉兰与红杏的独特之美,玉兰花朵大、清香、脱俗,红杏花小、纯美、典雅,二者都是先花后叶,是将春的信息带向人间的使者。[1]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学。1915年,进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1919年,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同年,创作诗歌《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凤凰涅槃》等。1921年8月,诗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历史剧《卓文君》、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历史剧《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完成论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归国参加抗战,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1938年4月,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1年12月,写成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1943年,完成历史剧《南冠草》。1944年写《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10月19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53年,当选第二届中国文联主席。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59年,完成历史剧《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历史剧《武则天》;同年,当选第三届中国文联主席。1969年,完成论著《李白与杜甫》。1973年,论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当选第四届文联主席;6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