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猴頭鷹
亞種: 28個。
形態特徵
體長32-40厘米,頭部光滑圓潤,眼睛黑,面盤明顯,呈心臟形,沒有耳朵。頭部,背部和上部有混合的淺黃色和灰色,胸部白色有小的棕色斑點。
身體和底部呈白色至棕色,有時帶暗色斑點;
有強大的抓爪和一個可用於撕裂肉的鉤狀上嘴;
有很長的翼展,在飛行中保持平衡。
野生倉鴞一般活到5-11年。[1]
生態習性
是一種中型猛禽,夜行性動物,為終身配偶制。擅長捕獵地面上的小型哺乳動物。
聽覺十分敏銳,通過聽聲辯位方式捕捉獵物。牠不能發出夜間經常可以聽到的嗡嗡聲。
主要以嚙齒類動物為食,食量很大,一夜可以吃掉七隻鼠類。
棲息環境
築巢和棲息在蛀洞,廢棄的穀倉和其它建築物,以及茂密的樹木。
生長繁殖
每年繁殖2次,第一次從3月到6月初,第2次從9月到12月。
營巢於空樹洞、舊房屋或壁岩洞中。每窩平均4個卵,雌鳥負責孵蛋,雄鳥為雌鳥和雛鳥提供食物。
當獵物充足時,
倉鴞的數量會快速增長。[2]
為什麼倉鴞要離婚?
倉鴞通常是單一配偶制,但牠們有時會結束配偶關係,再找新的伴侶。
實際上,根據《演化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於4月28日出版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這種情況出現的機率將近25%
倉鴞離婚的原因通常是因為繁殖不順利,通常一對倉鴞每年可產兩窩蛋,
每窩蛋可達11顆(平均為6顆)。牠們就會忠於彼此,而因為牠們較常交配,
所以這種繁殖關係會隨時間漸入佳境,長期下來,家族規模就可能更為龐大。
但如果有一年牠們沒有繁殖許多幼鳥,任一方就可能會選擇尋找新伴侶。
離婚後,公倉鴞通常能「得到房子」,意思是牠們會留在原本的繁殖地點。
對於倉鴞而言,與配偶的協調性比良好外貌更重要。母倉鴞也是如此:
它們「離婚」之後,通常能與新伴侶餵養更多幼鳥。
雖然倉鴞「離婚」是有原因的,但該研究作者說,
如果親鳥是對彼此忠誠的長期伴侶,這種家庭的幼鳥存活率是最高的。
所以,倉鴞可能要嘗試幾次、心碎幾次才能擁有「美滿婚姻」,它們的目標是找到真正適合的伴侶然後繁殖後代,
並與伴侶維持長期關係。[3]
倉鴞讓田鼠皮皮剉
美國加州中央谷地,放眼望去是無邊無際的集約式農業景觀,
農業活動從早期種植短期農作物,漸漸轉成栽種經濟價值高的多年生作物(葡萄園或果園)。農業上,
除了病蟲害的問題,還有一個讓全世界農民都頭痛的農業害蟲,也就是老鼠。
不過,加州的農民們可有妙招,他們請來老鼠的天敵─倉鴞,藉由生物防治來減少農地裡的鼠害情形。
倉鴞為世界廣布的猛禽物種,主要的獵物為老鼠等小型脊椎動物,
能夠提供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也因此,加州有不少農田周圍架設倉鴞巢箱,
在政府的大力推廣之下,農民們也都明白
「想要吸引倉鴞抓老鼠,就得讓倉鴞有家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