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特大地震灾害场景下高通量卫星的应急通信应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特大地震灾害场景下高通量卫星的应急通信应用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不受地理环境影响、终端部署简单快捷、携带轻便,极其适用于上述应急救 灾场景。

1. 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不受地理环境影响、终端部署简单快捷、携带轻便,极其适用于上述应急救 灾场景。将现场情况第 时司实时回传到前方指挥中心和后 方指挥部, 并基于大带宽、 高速率优势, 实现双向高清视频和多路语音通信保障, 确保指挥中心与现 场救援队准确、 高效、 畅通的沟通, 保障应急抢险顺利进行。 同时, 通过高通量卫星便携站打通受灾 地区运营商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连接, 能够快速恢复公网, 为现场群众提供必要的公网连接, 打通灾 区与外界沟通的生命通道。

2. 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

1) 部署时间:快速进行前指部署、 链路调通,时间在 3min 以内;支持快速前突现场部署、链路调通,时间在 5min 以内;

2) 支持救灾现场对应基站运营商的网络信号覆 "'盖, 语音通话时廷约 600 750ms;

3) 通信指挥时延: 满足重大灾害现场应用, 通信指挥时延最大不超过 5s;

4) 传输速率:最大下行速率为lOOMbps, 最大上行速率为8Mbps;

5) 设备防护等级:IP67;

3、比较

目前常用的灾害救援手段:专网LTE基站、Mesh自组网等仅能提供几公里的近距离内部通信,无法远距离跨域通信,难以满足前方救援现场视频回传指挥总部,且无法针对公网损毁的情况快速恢复公网链接,以及满足现场群众的必要通信等需求。

4.技术案例的创造性、先进性

高通量卫星网络采用了点波束、频率复用等技术,极大增加了卫星通信总容量。可满足地震现场 救援队与前方指挥部以及后方指挥中心的语音、高清视频等通信需求,打造前突、前指、后指的三级应急指挥网络,并可结合运营商基站快速恢复公网,为救援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提供有力支撑。高通量卫星通信[1]业务不受地理环境影响、终端部署简单、 携带轻便,极其适用于应急救灾场景。通过卫星通信与地面传输手段融合,可提供更加可靠、优质的解决方案

5. 知识产权和专利情况说明

暂无。

6. 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地震导致的平均经济 损失巳达到十亿的数量级,尤为突出的2008年汶川 地震,甚至造成800亿的经济损失。

本案例以自主可控、集约共享、融合互通、机动可靠为原则,构建厂域覆盖、随遇接入、资源集成、 便捷可靠的卫星应急通信网络, 采用高通量卫 星通信、 地面无线通信等多模融合通信技术,规划构建从应急专网指挥调度, 到公网应急通信保障的完整应急保障信息链条, 支撑各种应急现场的通信 保障及现代化手段专网应急通信, 提升特大灾害场景下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一方面可减少特大地震等 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另 一方面也可扩大高通量卫星终端市场规模, 带动应急相关领域救援装备朝着前沿化、 先进化的方向发展。

7. 推广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应急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 此类应急通信解决方案可提升国家应急救援能 力和社会抵御风险能力, 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1)部分单位存在应 急通信认知不足、 应急通信设备存储较少等问题, 建议增加应急通信宣传, 推动应急通信设备设施队伍标准化; (2)部分应急救援责任部门对于应急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了解不充分,应急通信装备配备仍以传统VSAT为主,应急通信能力提升有限。需要大 力推动高通量卫星网络与目前用户应急通信系统的融合。

2017年4月12日,中星16号(110.5E)卫星 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卫星通信新纪元, 标志着高通量卫星互联网[2]新时代正式来临。中星16 号是我国第一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是国产且自主可控的卫星资源,极具自主创新性。2020年,卫星 互联网巳纳入国家“新基建“范畴,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工程。

利用高通量卫星大带宽、高速率的优势,能够实现应急现场语音、图像、视频及文件数据具备视 频会议、远程音视频指挥调度功能,且可支持3路 1080P高清音视频流畅传输。

此外,卫星便携站终端体积小、重量轻,具有 更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可满足救援人员随时随地 的通信需求,并可结合运营商基站设备快速恢复救 援队伍附近的语音通话及互联网接入等公网服务, 支撑救灾现场搜救工作。

应用成效

该解决方案可实现以高通量卫星、 全国地面运营商公网为基础的天地一 体化综合通信功能, 提升包括特大地震灾害在内的多种场景下的应急通信支撑能力, 支撑各种应急现场的通信保障及现代化手段应急指挥。

随着高通量卫星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也推动着一些相关产业或领域不断发展进步, 一 方面推动地面传输手段如基站、自组网等朝着天地融合的 方向研发革新, 另 一方面丰富了政府应急部门的应 急装备种类, 增强了应急保障能力,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需求, 反向带动卫星产业朝着先进化、 前沿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