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牛冠状病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牛冠状病毒
图片来自dreamstime

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BCoV)是乙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与人类冠状病毒OC43等多种感染不同动物的病毒皆属乙型冠状病毒1型的不同分型。

此病毒可感染反刍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前者多造成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后者则会造成腹泻或较严重的冬痢(winter dysentery)。此病毒感染已有疫苗可防治。

感染

牛冠状病毒于1993年被发现[1],过去可分为两大类,即感染呼吸道的牛呼吸道冠状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coronaviruses 、BRCoV)与感染肠道的牛肠道冠状病毒(bovine enteric coronaviruses、BECoV),其中后者可再分成BCoV-CD毒株(calf diarrhea)与BCoV-WD毒株(winter dysentery,造成冬痢)两型。BRCoV与BECoV在序列上没有明确差异,可能是感染不同组织的相同的病毒。有些健康无症状的牛只体内也能侦测到牛冠状病毒。

此病毒的感染在冬季较多,可在小牛造成腹泻,可能与轮状病毒、环曲病毒、隐孢子虫大肠杆菌等其他病原共同感染,使症状更加严重;另外还可在小牛造成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亦有造成肺炎[2];牛冠状病毒还可在成年牛只中造成冬痢,为较常在冬季发生的急性腹泻。这些感染每年均造成肉牛业与酪农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已有疫苗可防止此病毒的感染。

除牛只外,水鹿白尾鹿水羚加拿大马鹿驯鹿长颈鹿反刍动物的肠道或呼吸道中皆有发现不同株系的牛冠状病毒,胺基酸序列与牛中的牛冠状病毒相似度高达99.3%–99.6%,其中有些亦造成类似牛只冬痢的症状。

基因组

牛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约长31000nt,编码冠状病毒皆有的复制酶(1a/1b)和刺突蛋白(S)、膜蛋白(M)、外膜蛋白(E)与衣壳蛋白(N)等四种结构蛋白,此外在复制酶与刺突蛋白的基因中间有编码血凝素酯酶(HE)与一辅助蛋白ns2的开放阅读框(乙型冠状病毒支序A的共同特征),在刺突蛋白与外膜蛋白的开放阅读框间有ns4.9与ns12.9等两个编码辅助蛋白的开放阅读框,且在衣壳蛋白的开放阅读框中有另一辅助蛋白I的开放阅读框。

参考文献

  1. Disease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Veterinary Medicine (Eleventh Edition). 2017: 845–1090. doi:10.1016/B978-0-7020-5246-0.00012-7. 
  2. Saif, Linda J. Bovine Respiratory Coronavirus.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Food Animal Practice. 2010, 26 (2): 349–364. ISSN 0749-0720. doi:10.1016/j.cvfa.2010.0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