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片儿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片儿川面杭州奎元馆的名点,也是杭州的汉族风味小吃。面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片组成,鲜美可口。已有百余年历史,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馆首创,其特色在于倒笃菜和笋片的鲜美,让食客吃后回味无穷。片儿川的价格适中,是杭州市民最喜爱的日常小吃之一[1]

历史典故

片儿川面是杭州奎元馆老店历史上最具名声的面点之一。2013年7月,杭州片儿川荣登 "中国十大名面条"榜单,全城引发一阵香气喷人的"杭儿风"。 相传片儿川面,还是奎元馆初创时小面店的看家面,传说是清时某年浙江举行乡试到杭州来赶考的读书人很多,各地考生齐集杭城,店主为招徕这些读书人的生意,就以倒笃菜、笋片、猪肉片烧制成的大众化面专门供应外地书生。在所售之早餐面中添加三只蛋,寓"连中三元"之意。时有一书生因奎元馆面好价廉,常来吃面,后得中乡试举人第一名"解元",放榜之日,特到店里向店主致谢,因小面店尚没有招牌,就当场题写"奎元馆"三字作为招牌,从此,奎元馆的片儿川面名声大振,食客盈门。

奎元馆的片儿川烹调与众不同,先将猪腿肉、笋肉分别切成长方薄片,将倒笃菜切成碎末。将锅放在火上,下猪油烧化后,先下肉片略煸,再投入笋片,加入酱油略煸,最后放碎倒笃菜和适量沸水继续炒匀略煮,即成浇头出锅。在此同时,将面条放入另一沸水锅内煮熟,捞出迅速甩干水分,倒回炒浇头的锅内略煮,加入味精,浇入猪油,起锅,分别盖上浇头即成。面滑汤浓,肉片鲜嫩,笋菜爽口。南宋以来,杭州话多带"儿"音,如"筷子"则念做"筷儿",且"儿"音较之现在的北方音更为厚重,又因"氽"与"川"同音,本是菜料皆成"片儿状",于是 "片儿氽"就叫成了"片儿川"。

另有一说法:传说苏东坡在杭州当官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倒笃菜、冬笋、肉丝,片儿川选用的这几样配料据说也是有讲究的。将这三样材料切成片,然后在沸水中氽一下,据说这便是"片儿川"名字的由来[2]

做法

面5两(筒面、潮面皆可,最好用碱面),全精肉二两,雪菜,笋1-2支(春笋、冬笋、野笋皆可)。
1、全精肉切片用少许盐、生粉料酒腌制一会儿,笋切薄片待用。
2、起油锅,放入腌制好的肉片,肉片变白后,放入笋片和雪菜同炒,同时放一小勺料酒,一分钟后,加入50ML水同煮,等水份差不多快干的时候,尝一下咸淡,酌情放点盐,起锅。
3、煮开一锅水,放面,面煮软后,放入2同煮。
4、3-5分钟后,尝一下咸淡,酌情放点盐,起锅 [3]


视频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五集:相逢杭州片儿川


美食图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