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燕云(郑愁予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燕云》是诗人郑愁予写得一首现代诗歌。

作品原文

燕云之一


沙埋的太古 就在城外

当破天的荒风将旱沙扬起

原始的混沌就迎门立著

而翻飞的小螺贝

在北京人的足下舒展万年的困

竟把海忆成了如一闪花的开谢


(注)北平郊区传为古代海湾,田野间犹见贝壳


燕云之二


云沉於丹墀

华表的蟠龙卧影於斯时

大风停息了

月乃升自重楼氤氲的黄昏

於是万家的飞檐#著树

浮满整个的城池了


(注)自白塔鸟览


燕云之三


依然是那一列城堞

将久年的灰

石印在蓝天的这一边

而蓝天的那边

远山欲溶的雪有些泫然


(注)西山霁雪


燕云之四


戌魂仍游憩於「三口」麽?

狼烟的花早就开不成朵了

无定河不再走下她的床

朽了千年的城垣被火车锯著

春来,学生们就爱敲敲打打

居庸关那些大大方方的砖……


(注) 「三囗」 :古北口、喜烽口、居庸关之南囗,无定河即永定河


燕云之五


画眉唱遍酒楼

历史在单弦上跳

采声多的地方便挤满了栏外人

而烟袋招牌已老在斜街上

那些年 宫闱的景致是眉笔画的

昼眉哟 唱遍了酒楼


(注)那拉氏时代


燕云之六


丹枫自醉 雏菊自睡

秋色一庭如兰舟静泊看

谁要沿著环廊款步来去

谁便有了明月的闹意--

一片又一片地把云推过江心


(注)四合房宅第


燕云之七


高墙的胡同 深锁著七家的後庭

谁是扫落叶的闲人

而七家都有著:重重的院落

是风 把云絮牵过藏书的楼角

每个黄昏 它走出无人的长巷


(注)夏令,黄昏後即无风


燕云之八


林间有重霭 有拟不出的

那声声的木铎来自何处

只见 僧人焚叶如焚梦

投在红莲的花座内

那一页页的经书……是已黄了的


(注)焚叶


燕云之九 --燕有巫妇。左袖东风, 右袖西方


此巫妇满头的珠翠如琼岛

左袖东风 三海乃舞起花又褶的裙裾

写妙室的半壁自呈石绿

草苔肆意地题画於扇子亭

而早餐时 承露盘会举起新谪的星星


(注)荫岛春琼


燕云之十 --燕有巫妇,春住围城,永居妙峰


此巫妇满襟的采绣如西山

右袖西风 八大处乃卧遍泥醉的亭台

而石路在栖霞的谷中没於流泉

向上会寂寞 穿过碧云的寺宇

一畦紫菊疏朗的……被称为狮子座


(注)西山红叶

作者简介

郑愁予,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笔名“愁予”,台湾现代诗诗人。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已有八种欧、亚文字译介。[1]

曾任教于美国艾奥瓦大学及耶鲁大学东亚语文学系、香港大学等。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2]

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作秀。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

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曾获青年文艺奖(1966)、中山文艺奖(1967)、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1968)及“国家文艺奖”(1995)。[3]

1986年,台北《文讯月刊》(第22期)举行问卷调查,被读者送到“最受欢迎作家”诗类之首,也是所有文类作家中得票最多的人。问卷说,读者遍及各地区、阶层、行业以及生活形态迥异的“族群”。之后,《文学家》杂志与台湾大学生问卷,结果几乎相同。《文讯》的问卷并列出小说票数最多的人是张爱玲。另一由洪范书店出版的《随身读》系列,以销数论,台北《中国时报》与花旗银行合选的“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郑愁予诗集》是唯一被选入的诗集。台北《联合报》选出50年代的30部文学经典,《郑愁予诗集》列为诗类“前茅”。电脑选举,得票第一。

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雨说》等13首,及诗集《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等2部。[4]

诗人思维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创作力充沛。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他的成名作《错误》(1954)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