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烟台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烟台港

中文名称;烟台港

外文名称;Yaitai Port

港口代码;37000400(JT/T 24-2015);

CNYTG(GB/T 7407-2015)

所属地区;中国山东省烟台市

货物吞吐量;2.65亿吨(2016年)

主要业务;客运滚装物流、集装箱、

管道运输、液化油品、散杂货

运营机构;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港(Yantai Port),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北侧芝罘湾内,东北亚国际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中国沿海25个重要枢纽港口之一;是中国沿海南北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贯通日韩至欧洲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 。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烟台港成为通商口岸,民国10年(1921年)9月,烟台港进入近代港口的行列。 。

烟台港由芝罘湾港区、西港区、蓬莱港区、龙口港区、寿光港区五大港区组成。据2019年8月烟台港官网显示,烟台港主营业务包括客运滚装物流、集装箱、管道运输、液化油品、散杂货。

山东港口烟台港是由烟台港集团等六家投资主体发起设立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于2010年1月16日正式运营。

序言介绍

烟台港地处山东半岛东端,扼渤海湾入海口,靠近国际主航道,处东北亚国际经济圈的核心地带,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沿海主枢纽港之一。

烟台港1861年开埠,2004年转制成立烟台港集团。现拥有芝罘湾、西港区、龙口港、蓬莱港四大港区,形成了以芝罘湾、西港区、龙口港、蓬莱港为依托,以莱州华电码头、朱旺码头、潍坊寿光港、东营广利港、滨州套尔河港为支撑,以几内亚博凯港为海外延伸桥头堡的布局合理、功能协调、优势互补的港口集群新格局。现有各类泊位10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5个,码头岸线总长20626米,铁路专用线36公里,库场总面积826.6万平方米,总资产达到375亿元,职工人数一万五千余人。

2006年,烟台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2007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全国沿海第11个亿吨大港。2009年9月,烟台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全国第13个国家级保税港区。2010年元月1日,烟台港引进宝钢、中海、国投等重量级央企,成功实施股份制改造,共同发起设立烟台港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烟台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大关,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5万标箱,正式跨入两亿吨港口俱乐部,成为中国沿海第11个、世界沿海第17个两亿吨港口。2015年,烟台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十七个沿海支点城市之一。2016年,烟台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2.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60万标箱,化肥、铝矾土、朝鲜煤、石油焦、中非杂货班轮等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沿海港口首位。

2018年烟台港货物吞吐量为4430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300.2(万TEU),较2017年同比增长10.6%和111.1%,其中烟台港货物吞吐量增速列全国第二。

烟台港西港区是烟台港集团未来发展的核心港区。规划码头岸线总长27.9公里,占地面积约33.3平方公里,可形成各类码头泊位70个,年综合通过能力2.5亿吨。规划形成LNG作业区、通用作业区、液体散货作业区、干散货作业区、原油作业区等五个码头功能区,预留集装箱作业区和铁路轮渡区,码头作业区后方规划物流区、公用配套设施等功能用地。西港区自2005年9月启动建设,现已完成30万吨原油码头、40万吨矿石码头、540公里长输管道、271万立方罐区以及防波堤、航道、疏港高速等配套项目建设,能源进口体系、矿石混配体系、铝矾土全程物流体系、集装箱航运体系四大体系已全部建成。

今后2-3年内,烟台港将基本搭建起囊括矿石、油品、液化、LNG、化肥等稳定大宗货源,涵盖水路、陆路、铁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完备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平台,成为东北亚地区极少数同时拥有矿石、油品、煤炭、集装箱四大货类深水大型码头的港口之一,一举奠定东北亚枢纽港地位,港口功能由传统装卸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变,港口性质实现由两亿吨大港向一流强港转变。

自然条件

风况:常风向为南南西和南西,频率均为10%,静风频率为12%,强风向为南,瞬时最大风速为33.5米/秒。7级以上大风的年平均天数为1.31天。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737毫米,7~8月降水量较多,占全年的50%强,1~2月降水量最少。

气温:年均气温12.5℃,8月份气温较高,月平均25℃,累年极端最高气温38℃;1月份气温较低,月平均-1.6℃,累年极端最低气温-13.1℃。

发展状况

烟台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是国家正在建设的同江至三亚沿海南北大信道的重要结点,在全国综合运输网中居于重要地位。

烟台港历史悠久,早在1861年即被辟为通商口岸。新中国成立后,烟台港进行了多次扩建,特别是1973年以来,根据周总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精神,烟台港进行了较大规模扩建。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日益重视发展烟台港,烟台港建设工程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

烟台为胶东地区的交通枢纽。烟台港带腹地内的客货交通便利,境内铁路经蓝(村)--烟(台)线接胶济线可连接全国铁路网。公路四通八达,烟潍公路烟青一级公路及在扩建的烟威一级公路,可与全国各地连网。水上运输有与国内各港口通航的沿海航线及通往省内近海航线,其中烟台至大连烟台至天津新港两条航线,其中烟台至大连的客运航线是国内最繁忙客运量最大的海运航线之一。近年又相继进行了新客运站三里桥汽车轮渡码头建设,适应了国家南北大信道运输的需求。

烟台港对外已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每年有800多艘外籍船舶进出港口。烟台港国际班轮运输业务发展迅速,现已开通近20条适箱货物;1996年开通了烟台至韩国釜山群山两条客货班轮航线,中韩国际客运量和集装箱运量迅速增长。

烟台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适应烟台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战略目标的需要,正在大力加快港口建设和发展步伐。目前,烟台港总体布局规划已经国家正式批准实施,总布局分为客货区、集装箱区、散货区和远景发展区。至2020年,烟台港将拥有泊位58个,其中深水泊位43个,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500万以上。

其中水泥生产出口、海产品冷藏出口、化肥生产加工、进口大豆深加工等都是以港口为依托建设的合作项目,收到了良好的效益,烟台港随着二期、三期港口建设项目的完成,在进一步改善了港口投资环境的同时,又提供了许多新的合作机会。

2016年8月18日,烟台港至东南亚汽车滚装运输航线正式开通,这是中国第一条滚装外贸自营航线。 烟台至东南亚汽车滚装运输航线是继南美、北非、中东、北美线之后,烟台港开通的第五条外贸滚装航线。这条航线的开通,成功开启了中国滚装外贸自营航线的先河,在国内航运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航线开通后,烟台港发往东南亚地区的商品车将不再经日本、韩国等国家转港,降低了客户物流成本和货损风险,并提升了烟台港在中国北方商品车物流滚装运输市场的影响力。

1、物流建设

烟台港地理条件优越,交通运输网络发达,港口码头、机械设施齐全,港口开发条件好,适宜港口物流的建设发展,欢迎国内外客商来烟台港洽谈合作建设、化肥、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的配送中心、分拨中心。

2、码头建设

"十五"期间,烟台港规划建设三期工程第二阶段三个散货码头和二期工程两个顺岸码头(一个集装箱、一个散粮。烟台港务局为综合大型企业,现有职工8000余人,下设20余个企事业单位,承担货物接卸、储运、加工、理货、中转代理、疏运和水陆客货运输、船舶代理、航修、港务工程、机械修理、工业生产、商业贸易、旅游服务及其它多种业务。

芝罘湾港区

烟台港现有的核心港区,以集装箱、客货滚装运输和矿石、煤炭、粮食、化肥、钢材等散杂货作业为主,共有泊位48个,万吨以上深水泊位25个,最大水深20米,码头岸线长度8300米。芝罘湾港区与烟台出口加工区A区一墙之隔。针对烟台出口加工区成为全国首批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区的发展机遇,烟台港正与烟台出口加工区、烟台海关一起加快区港一体化建设,实施芝罘湾港区与烟台出口加工区A区的联动发展,在积极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分拨配送和国际转口贸易等功能业务的基础上,最终将芝罘湾港区发展成为现代化的自由贸易港区。

西港区

烟台港规划的核心港区,地处烟台开发区大季家东北海域,规划港区水域面积约5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其中港口作业区面积24平方公里,临港工业区26平方公里),码头岸线总长19000米,码头前沿最大水深28米。主要建设集装箱、液体化工、大宗散货、通用散杂、原油、LNG液化天然气等6个功能区,将建成5至30万吨级泊位65个,最终实现港口吞吐能力2亿吨和1500万标准箱,定位于以矿石、油品、煤炭、铝矾土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港区。

2015年,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等21个城镇化地区的水路、铁路、公路和枢纽建设的重点工程规划,烟台港西港区名列其中。

龙口港区

烟台港现有的重要港区,地处渤海南岸、胶东半岛西北部,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是政府规划建设的烟台市三大核心港区和两个亿吨港区之一、中国沿海最大的对非出口贸易口岸、国内铝土矿进口第一港,我国首批对台直航港口,国家拟设的北煤外运装船港。

龙口港现有码头岸线6200余米,生产泊位27个,其中10万吨级5个,5万吨级5个,万吨级7个,年核定通过能力4000万吨。主航道水深15.5米,底宽200米,10万吨级船舶可正常进出港。港区库场面积140万平方米,公用型保税仓库面积13.8万平方米,石油化工仓储能力96万立方米,散粮罐存储能力10万吨。港口机械设备齐全,共计800余台(套),最大荷重80吨。

蓬莱港区

位于蓬莱市,于1995年12月正式验收投产。以通用散货和客货滚装作业为主,拥有生产泊位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码头岸线长度1400米。

港口经济

烟台港腹地经济发达,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公路、铁路运输便利,港口疏运条件优越。烟台港对外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近年,烟台港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迅速,现已开通10余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可承接、中转世界各地适箱货物,尤其是中韩国际旅客运量和集装箱运量增长迅速,已开辟内贸航线18条。烟台至大连旅客运输、汽车轮渡是国内沿海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近年又相继进行了新客运站、三里桥汽车轮渡码头建设,适应了国家南北大通道运输的需求。[1]

2005年,烟台港加快了芝罘湾内港口整合进度,已完成了烟台国际海运公司港务公司和山东渤海轮渡烟台客运公司的接管工作,分别于2005年底和2006年5月完成了蓬莱港和龙口港的重组整合。2005年,烟台港集团(不含龙口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506万吨,较上年增长47.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0.2万标箱,较上年增长106.7%;完成旅客运量365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1.6%。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运量与旅客运量均创烟台港历史最好成绩。龙口港区在2004年实现港口吞吐量超千万吨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2005年又跨上了1600万吨的新台阶,从2000年至2005年五年间平均增幅达到23.5%。2007年,烟台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沿海第11个亿吨港口。

核心业务

集装箱:集装箱业务由烟台港集装箱公司、烟台东龙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烟台环球码头有限公司(简称DPW)和龙口港海盛集装箱四个港埠公司共同经营,分布在四个集装箱作业区,共拥有9个专业化泊位,泊位岸线总长2000米,码头前沿最大水深-14米,配有集装箱岸桥18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27台,轨道式龙门起重机6台,堆场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各类专业配套设施齐全,能停靠装卸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第六代集装箱船,年设计通过能力240万标准箱。

烟台港与中海、中远、南青、大连集发、中韩轮渡、烟台海运等国内外知名的20余家集装箱船公司合作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并与中海集团、南青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已开通至丹东、大连、营口、锦州、秦皇岛、京唐、天津、上海、温州、泉州、深圳、广州黄埔等港口的内贸航线18条,航班月均183班;开通至日本、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的外贸航线13条,航班月均98班;开通至大连、青岛、上海的外贸内支线3条,航班月均17班。

客货滚装:客货滚装运输业务由烟台港客运总公司和烟台港集团蓬莱港有限公司经营。烟台港客运总公司是烟台港所属一级单位,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专业化水上客货滚装企业,主要运营烟台至大连等国内航线和烟台至韩国仁川等国际航线。烟台港集团蓬莱港有限公司主要运营蓬莱至大连航线。

烟台港客货滚装业务共拥有客运站三座,码头泊位13个,码头岸线长1892米;港口客货滚装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年进出口旅客400多万人次,汽车滚装运输量达40多万辆。已开通(蓬莱)至大连航线2条,有7艘大型豪华客货滚装船、3艘普通客货滚装船往返运行,航班月均280班;烟台至韩国仁川的客箱航线1条,航班月均12班。

散杂货综合业务:散杂货业务由烟台港联合港埠公司和龙口港海联港埠公司经营,主要业务包括金属矿石、铝矾土、煤炭、粮食、化肥、钢铁、石油、液体化工、木材、石材等货种的接卸、储存、加工、保税和中转。烟台港散杂货作业区码头岸线近10000米,拥有金属矿石、煤炭、粮食、化肥、木材等专用泊位和通用泊位共计45个,泊位最大水深-20米,10-15万吨级大型船舶可直接靠港作业。烟台港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金属矿石卸船港,北方煤炭装船港,并形成了区域性的粮食、化肥分拨中心和木材交易中心,今后还将逐步发展成为液体化工产品分拨基地和石油中转储备基地。

经济腹地

烟台港直接经济腹地主要是烟台市,间接腹地为山东省北部沿海地区,包括潍坊市、淄博市北部、东营市、滨州市以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的部分地区。

腹地内矿产资源丰富,有许多重工业和轻工业基地,烟台港进口的金属矿石、化肥、粮食、铝矾土、液体化工品及出口煤炭、钢铁等均集疏运与上述腹地,同时,烟台港与东北三省重工业基地隔海相望,与韩国、日本的交流也有明显的地理优势。近几年来,上述腹地已经在客货滚装运输、金属矿石中转、外贸集装箱运输等许多方面带来了丰富的客货资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关视频

这里是烟台港

参考资料

  1. 烟台港客运站 , 360搜索 201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