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灰文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禾雀

中文学名: 禾雀
拉丁学名:Padda oryzivora
别 称:爪哇禾雀、文鸟、灰文鸟、灰芙蓉
二名法:Padda oryzivora Linnaeus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 文鸟科
属: 禾雀属
种: 禾雀
分布区域: 爪哇和巴厘岛
也引入世界各国的热带地区
英文名: Java Sparrow

禾雀(学名:Padda oryzivora)又名爪哇禾雀、文鸟、灰芙蓉、灰文鸟。为雀形目、文鸟科、禾雀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爪哇、巴厘、苏门答腊、西非、中国等地,一般生活于低地草原或具草甸、灌丛的空旷林地、也见于耕地、花园、城郊的村镇以及活动于稻田或甘蔗田、树林或灌木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亚洲及埃塞俄比亚。颊、耳羽纯白;头顶和颏下黑色;上体、胸蓝灰色;两翅表面与上体同色;尾黑;腹部呈葡萄灰色;尾下覆羽白色。禾雀嘴鲜桃红色,羽毛素雅,光滑顺溜,十分好看。人们还利用它对环境的敏锐性,通过饲养禾雀来监测空气的污染程度。[1]

地理分布

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引进种)。国外分布于日本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爪哇、巴厘、苏门答腊,西非等地 。

鉴别特征

颊、耳羽纯白;头顶和颏下黑色;上体、胸蓝灰色;两翅表面与上体同色;尾黑;腹部呈葡萄灰色;尾下覆羽白色 。

形态特征

成鸟:颊、耳羽、耳下方均纯白,外围以狭窄的黑边;头顶、眼先辉黑;颏和上喉黑色;上体蓝灰;下腰、尾上覆羽以及尾羽概黑;尾亦为黑色;飞羽浅褐,狭缘以灰色;内侧飞羽及翅上覆羽与上体同色;下喉、颈侧以及胸部鸽灰;腹和两胁葡萄灰,或为葡萄红;尾下覆羽白色而微缀以葡萄色。

虹膜褐色;嘴和脚粉红色,干制标本嘴黄色 。

生态

禾雀为低地(最高达1500m)草原或具草甸、灌丛的空旷林地鸟类,也见于耕地、花园、城郊的村镇。常成大群活动在稻田或甘蔗田、树林或灌木丛中;平时多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发育期中的植物上或地面上取食;主要以草子、水果和小型昆虫为食,也定期地取食稻谷和玉米等。相互联络的叫声(地声)是一种清脆的“tup”、“tluk”或“chluk”声,还有一种尖锐的“tack”声;惊叫声是尖锐化的地声;歌声是一种连续的像铃的声音后,跟以颤音和咯咯声,并常常以拖长的金属哨声音调结尾 。

饲养
繁殖饲养,饲养箱笼长45厘米、宽40厘米、高50厘米。繁殖时加巢箱,巢箱长10厘米、宽8厘米、高11厘米。供给棕榈纤维或碎干草,给鸟儿营巢。也可用粗竹筒代替巢箱,在竹筒的侧面开一直径为5厘米的洞口。主食为稗了6份、小米3份、黍子1份,另加芙蓉粉。青菜要充分供应。矿物质饲料牡蛎粉、骨粉和多种维生素也应充分供应。单只或成对观赏饲养,可选用芙蓉笼。

芙蓉笼,是适合金丝雀、相思鸟、灰文鸟、北朱雀等小型食谷鸟的鸟笼。有镀镍合金制品的和竹制品的笼子,有长方形和圆形的笼,笼高约33厘米,直径20厘米,笼条的间距为1厘米,笼底不用竹条,以塑料板做成,底板可活动,便于拉出来洗刷。笼内放2根栖木,并放一个食缸与饮水缸,有的笼顶心有板,是为了防止鸟仰头望天的恶习。

在繁殖时,许多雏鸟由于亲鸟死亡,或者人为要求亲鸟继续产卵而取出人工饲养。雏鸟饲养要求细致认真,特别是刚出壳的晚成鸟的雏鸟。不管是晚成鸟的雏鸟,还是早成鸟的雏鸟,刚出壳时都应放在保暖箱内,温度要控制在33℃以上。以后逐步降温,早成鸟降温速度可以快些。 禾雀等晚成鸟的雏鸟发育,可以分为绒羽期、针羽期、羽片期、齐羽期四个时期。绒羽期雏鸟,眼未睁,全身除少量绒羽外,光秃秃无毛,头只能勉强抬起。这段时间应喂以菜泥、熟蛋黄为主的浆状饲料,用喂食小匙轻碰雏嘴。当雏张嘴乞食时,快而稳地把料填入。每天喂6~8次,每次喂到雏鸟不再张嘴为止。

针羽期是在雏鸟体表开始长出羽轴,睁开眼,约出壳一周以后。这时,雏鸟会张嘴唧唧乞食, 一般喂给熟鸡蛋、菜泥、豆粉为主的稠料。这时开始要加入钙粉、骨粉等矿物质饲料,每天喂5~6次,喂到乌颈部租凸,不张嘴为止。保温在25℃左右。

羽片期是在雏鸟正羽长山,约出壳两周后。一般喂给熟鸡蛋、鱼粉、玉米粉、菜叶等粉料,成半湿状,填喂每天4次,并逐步训练鸟自己吃食,在粉料中逐步加入成鸟吃的粟子或昆虫等。保温在20℃左右。

齐羽期是在雏鸟羽毛已长全,约出壳后6周,体型和成呜相似。饲料可完全改用成鸟饲料,不需人工填喂和保温 。

繁殖

禾雀孵出后7~8个月即发育成熟,每年可繁殖四窝,每窝产卵4~7枚。16~18天出锥。雏鸟出壳10天后即可睁开眼,15天后长羽毛,30天后即可出巢。一般出壳45天离开母鸟 。

观赏

禾雀嘴鲜桃红色,羽毛素雅,光滑顺溜,十分好看。它的形态优美,性格活泼可爱,显得格外高雅,楚楚动人。雄鸟善鸣,叫声尖锐,发出声音多为长音,雌鸟鸣声短促。经人工饲养培育出白色、驼色、花色等品种。由于它们体质强健,性情温顺,易于饲养和繁殖,成为大众化观赏鸟,流行于世界各地。
人们还利用它对环境的敏锐性,通过饲养禾雀来监测空气的污染程度 。

七彩文鸟换羽期,分为三个阶段,期间灰白色羽毛逐渐脱落

參考來源

  1. 禾雀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