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澧县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澧县博物馆位于湖南省澧县城西区,以澧县文庙古建筑为主,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办公、文物修复、接待区,有仿古建筑楼房两栋。

发展历史

1983年成立县文物管理所后着手筹建博物馆。并于1985年正式建成开放。博物馆[1]文物管理所合署办公,隶属澧县文化局。

澧县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位于澧县澧阳镇古城路128号,是省博物馆学会会员单位。

1994年被常德市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省评为全省文明博物馆。澧县博物馆自成立以来馆址设澧州文庙内。收藏各个历史时期的馆藏文物502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08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7件,国家二级文物41件,国家三级文物[2]340件。

建馆以来,累计接待观众120万人次,其中我馆接待国家级领导人近20人次,考古和博物馆学专家60人次,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还为我馆题写了“澧县博物馆”。举办各类展览60余个。其中《澧县出土文物展》、《馆藏书画展》、《澧水流域精品文物展》、《出土金银器展览》、《城头山出土文物展览》、《孔子图片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与好评,同时在当地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另外配合各类政治教育举办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人民公仆郑培民”、“禁毒——预防青少年犯罪”、“永葆先进性”等展览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澧县民间剪纸艺术家陈章武作品展》、《澧县老干部书画展》、《澧县摄影展》等充分展现了地方色彩,博物馆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008年根据有关精神,澧县博物馆已于10月1日免费开放。

该建筑群始建于宋代,现存殿宇均为清道光时重建。在南北轴线上依次有头门、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东西配以厢房、钟楼、鼓楼等,所有建筑均盖黄绿色琉璃瓦和朱漆彩绘。高耸的大成殿,是文庙主体建筑,占地600余平方米,高22米,重檐歇山顶,翼角高翘,飞椽下斗拱交错,加上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大成门东西耳房和东西厢房为基本陈列室,展出本县出土文物400多件。陈列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石器时代,以旧石器时代的大型三棱尖状器、手斧、砍斫器等石器和本地新发现距今8500年彭头山文化的原始陶器和稻谷遗迹最具特色;第二部分为商周时期,有商代大型青铜铙、西周青铜编钟及具有土着特色的各种陶器;第三部分为东周时期,展出楚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器、漆木器及玉器、琉璃器等装饰品和陶器;第四部分为秦汉至明清,以唐至明清的瓷器引人瞩目。崇圣祠东西耳房,长年陈列着古今字画等文物。

澧州文庙始建于宋代,明初迁建于此,现有建筑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至道光二十四年(1841~1844年),共占地8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699平方米,全体建筑采用中国古建木构架系,建筑群沿轴线南北纵深发展,对称布局,从南往北依次有头门、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六进,大成殿前设有露台、东西厢房和钟、鼓楼亭,其布局严谨,廊廊相通,檐檐相连,木雕、石刻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5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成立博物馆以来,先后有曹传松、柏祖菊、王中心、任爱平、黄艳红、曹毅、封剑平担任过馆长。特别是曹传松为澧县文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首次提出长江流域最早的一种新型考古学文化——彭头山文化,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认可。以他为课题组长的土遗址窄槽注浆防渗技术是国内领先水平,并填补了国内空白,被评为常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因此,他先后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全国文博系统先进个人金牌奖、省劳动模范及20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工作者,科技拔尖人才,3次立功。

馆藏文物

曾展出《马王堆出土文物》、《军魂》、《秦始皇兵马俑(复制)》、《向雷锋学习》等10个临时展览。做到本地与外地展览、历史与思想教育展览相结合。

大成殿内置放孔子及曾子、孟子、颜子、子思子等贤儒的塑像和孔子的生平事迹图片简介。馆内有藏品近万件,以新石器时代文物、楚文物、古今字画居多。

视频

澧县博物馆 相关视频

“5.18国际博物馆日”走进澧县博物馆
澧县博物馆《文物》第1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