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潮音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潮音洞位于普陀山岛东南紫竹林庵前,龙湾之麓,不肯去观音院下人海处。

中文名:潮音洞

所属景区:普陀山

地理位置:普陀山岛东南紫竹林庵前

纵 深:30米左右

主要景点:禁止舍身燃指碑

舍身戒:光明池

传 说:观音菩萨在此屡现灵相

建议游玩时间:40分钟

简介

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洞内怪石交错,犬齿森然,不可容足[1] 。此处海岸曲折往复,巉岩峭壁,怪石层层叠叠。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书“潮音洞”刻于洞壁。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势如飞龙,声若雷鸣,故名潮音洞。涨潮时倚岩俯视,仿若蛟腾足下,险怪百出。若遇大风天气,浪花飞溅,浪沫直冲“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叹为奇观。

潮音洞左侧上方的岩壑中有一天然小型石泉,石壁上刻有“光明池”三字,此处旧名“甘露潭”,山民称“慧泉”,佛家信众常在此祈求圣水以疗眼疾。据说明正德年间,皇太后遣使取此池水治疗眼疾,得以康复,遂改名为“光明池”。潮音洞旁还有一小洞,名善财龙女洞,相传是观音身边的善财、龙女所居之处。

石崖上刻有"现身处"三大字。据载,宋元时期来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扣求菩萨现身赐福。明以后则多去梵音洞叩求观音大士显灵。香客中常有纵身跃下山崖,舍身离世,藉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清时,如此“舍身”现象愈演愈烈,于是定海县令缨燧在岸上建亭,并亲书《舍身戒》立碑以禁舍身。现在亭已毁坏,碑犹在。

传说

紫竹林东海隅百步沙以南,有一古洞名“潮音洞”。传说唐大中元年,有一印度僧人在洞口焚烧十指,礼拜观音,洞内忽放异彩,观音大士现身,并授以七色宝石。自此,潮音古洞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并不断有信徒前来仿效,自残礼佛。现在,洞上还依然留存着明万历年间都督李分、参将陈九思树立的“禁止舍身燃指碑”,可见历代信徒们的笃信和虔诚。

潮音古洞东临沧海,洞口崖壁间的“潮音洞”三字,是1699年清康熙帝所书。洞顶巉岩间的裂隙如窗,传说观音菩萨曾在此屡现灵相。而自从唐代日本僧人惠锷和新罗商人一起留观音像于洞侧后,这里一直被视为海天佛国的发祥地,每年都有来自日本、韩国和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朝拜。

地理位置

旅游交通:1号线到紫竹林下。

视频

普陀山:潮音洞 康熙皇帝的手书 十二景之一的“古洞潮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