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漠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潘漠華
潘漠華.jpg

潘漠華

(1902年-1934年12月24日),浙江宣平(今武義)人,一名訓,又名愷堯。中國近代詩人。

人物生平

潘漠華從少年時就喜愛文學,在新文化運動的薰陶下,開始嘗試用白話文創作新詩,並在《詩》刊上發表了《立在街頭吹簫的浪子》、《遊子》等十幾首白話詩。1921年10月,經他倡議,和同學汪靜之柔石魏金枝等發起,組織了杭州第一個新文學團體「晨光社」,朱自清葉聖陶劉延陵三位老師還被聘為顧問。他們以《新浙江報》的「晨光」副刊為陣地,經常發表新文學作品,抒發青春的激情,在當時的杭州文學界,有很大影響。

1922年,與應修人馮雪峰汪靜之結成湖畔詩社,編輯出版《湖畔》詩集,為中國第一個新詩社[1],後寫小說,着有《雨點集》[2]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潘漠華所在部隊停止了北進,回師武漢。期間,他參與主持歡迎由上海轉移到武漢的浙江籍革命同志的歡迎會,並親赴漢口邀當時的《民國日報》總編輯沈雁冰到會講話,聲討蔣介石背叛革命的罪行。七一五汪精衛也公開叛變革命,寧漢合流,形勢日益緊迫,潘漠華憤然離開北伐軍,從武漢經上海潛回杭州。

當時的杭州,黨的組織遭受嚴重破壞,領導人一批批被捕關押,不少人倒在血泊之中。潘漠華在革命受到重大挫折的緊急關頭,回到腥風血雨中的杭州,迅速接上組織關係,參加了剛剛成立的中共浙江省委領導的秘密工作。他的家鄉宣平,當時尚未建立黨組織,潘漠華和馬東林一起介紹了剛從杭州宗文中學畢業的曾志達入黨。他向省委建議,指派曾志達回宣平建黨,並推薦中共黨員潘振武回鄉負責宣平地下黨的通信聯絡工作。曾志達遂攜帶省委指示信,與潘振武一起在宣平積極開展建黨活動。10月,中共宣平獨立支部建立。

1927年10月,浙江省委機關遭破壞,潘漠華在杭州被捕,關押在杭州公安局的柴木巷拘留所。他的親屬和同學聞訊,緊急救助。由於他在浙一師的老師許寶駒出面保釋,得以獲救。出獄後,他回到宣平上坦,繼而又因宣平黨內同志被捕而暫時避居少妃附近的冷泉岩(山洞)。

冷泉岩僻谷幽靜,以養病名義居留在此的潘漠華,卻在這裡緊張地開展秘密活動。他與縣委曾志達等同志聯繫,研究在基層的建黨工作。還以縣委名義,召開了活動分子會議,商討在農村廣泛建立農民協會,開展「二五」減租鬥爭;在縣城組織工會、開辦讀書會、平民夜校等活動,從中培養積極分子,發展黨員。不久,潘漠華回到上坦,在上坦、上陶一帶發展黨員,建立黨支部。經短短几個月的活動,就介紹了十多名農民入黨,建立了上坦、上陶黨支部。後來,這一帶成為當地黨組織發展最快,農民協會建立最早的地區之一。

1930年至1933年曆任河南省立開封師範學校、河南大學講師、教授[3]

1933年12月,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時被捕[4]

1934年12月24日,歷經酷刑,病死獄中[5]

參考資料

  1. 楊建新主編. 浙江文化地圖 第3冊 人文化成 浙江名人文化. 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2011.12: 144. ISBN 978-7-5514-0019-0. 
  2. 蔡智敏. 中外微型詩鑑賞. 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16.08: 34. ISBN 978-7-5568-1301-8. 
  3. 黃韜,劉紹唐. 民國人物小傳 第13冊.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16.07: 362. ISBN 978-7-5426-5572-1. 
  4. 劉衛東主編. 河南大學百年人物誌. 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 2012.08: 322. ISBN 978-7-5649-0858-4. 
  5. 鄭績着. 浙江現代文壇點將錄. 北京:海豚出版社. 2014.08: 248. ISBN 978-7-5110-1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