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寿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潘寿才将军(1906年—1974年2月9日),河南省新县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军团政委、第四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是中共七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之一。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人生经历

潘寿才幼时读过两年私塾,后因家贫而辍学在家放牛、砍柴、烧木炭。

1928年参加光山县游击队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军团政委、第四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营教导员、津浦支队政委。

1933年春,担任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二七七团政治处主任,第二七八团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科长。参加了攻打四川的南江、通江、旺苍、广元等战斗。参加粉碎四川军阀田颂尧的“三路围攻”和刘湘的“六路围攻”战斗。

1935年3月,潘寿才所在的红四方面军主力三十一军强渡嘉陵江,打开剑门关,连克昭化、剑阁、梓桐、北川、茂县汶川、理番等数城。

1935年6月参加长征

1936年6月参加了山城堡、甜水铺战斗。

1937年8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红四军。红三十一军和陕北二十九军、红三十军、独立一、二、三、四团及红十五军团骑兵团改编为第八路军一二九师。潘寿才任一二九师二八五旅七六九团营政治委员[2]。1937年10月,潘寿才参加了七六九团营政治委员。

1937年10月,潘寿才参加了七六九团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的战斗,烧毁敌机24架。同年底,参加了一二九师在晋中地区粉碎日军的“六路围攻”战役。

1938年1月,参加了平定以东的柏水井伏击战。3月,参加涉县、黎城间响堂铺伏击战,不久,调任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政治委员。其后调任延安中央党校第二组织科科长。

1941年起,先后入延安军政学院、军事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

1946年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旅政委、第十四兵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夜袭阳明堡战斗和新开岭、辽沈、衡宝等战役。

1948年9月12日,辽深战役开始后,潘寿才率部用坚守和反冲击相结合的战法,打垮敌人数十次冲击,歼敌6000余人。随后一路南下,参加了攻打衡宝、桂林、南粤等战役。

建国后,历任第二十三步兵学校、防空学校政委,湖北省军区副政委。是中共七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74年2月9日在武汉因病逝世,骨灰安葬于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

视频

潘寿才 相关视频

129师陈列馆——重现八路军一二九师太行山上的烽火岁月

参考文献

  1. 开国少将潘寿才,怀恩网,2015-08-19
  2. 潘寿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博雅人物词典, 20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