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西梁山(汪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漫步西梁山》是中國當代作家汪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漫步西梁山
從和縣縣城向南行30公里,就到了西梁山。說西梁山,可能鮮為人知,但是說到天門山,許多人都會耳熟能詳,背誦來自詩仙李白的《望天門山》。西梁山是一座神奇的山,有靈性的山,以奇險而聞名。長江從雪域高原奔騰不息,滾滾東流,在流經馬鞍山這片神奇的江東大地前放緩了腳步,自南向北改變了方向,成了碧水東流至此回的橫江,這一奇特的景觀曾經吸引了唐朝大詩人李白的目光,成就了不朽的詩篇。漫步西梁山,如同走進歷史的滄桑,登頂可見,浩蕩東流的楚江,衝破天門,奔騰而去,氣勢宏大。夾江對峙的天門,在洶湧澎湃的江水推動下,浩蕩的長江流往兩山間狹窄的通道時,激流迴旋拍岸,形成波濤洶湧的奇險景象。詩仙李白,對於天門山的奇險情有獨鍾,在《天門山銘》中寫下了險要:「夾據洪流實為要津。兩山錯落,如鯨張鱗。」開國領袖毛主席,在點評《二十四史(清史稿)》時,曾說到西梁山之險要。
西梁山與蕪湖大橋鎮境內的東梁山隔江對峙,合稱天門山。江水的險境,地勢的險要,成了萬里長江險要的天然門戶。遙望天門山最佳觀景處,在採石翠螺山南麓臨江處的蛾眉亭,在此眺望東西梁山,夾江相峙,修嫵靚好,宛如蛾眉,蛾眉亭因此得名,而東西梁山又似「蛾眉」,故得蛾眉山之雅稱。遠望,西梁山形同一頭雄獅探首,東梁山狀如猛虎昂頭,此兩山又名二虎山。西梁山山名珍貴,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來此,曾詔立雙闕於兩山,故得名東、西梁山。
遊覽西梁山,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儲備,因為此山是一座具有精神內核的文化山。歷代文人墨客親近西梁山,留下許多十分寶貴的文化印記和歷史遺蹟。詩仙李白多次遊覽天門,並留下「進帆天門山,回首牛渚沒」、「歌動白紵山,舞回天門月」;「海鍾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的生動景觀。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在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游西梁山後,在大陀山臨江懸岩峭壁上留下摩崖石刻「振衣濯足」四字,經歷了1600年的風風雨雨,署名「羲之」二字仍清楚可見。是長江中下游少見的珍貴文物,藝術價值極高。明天啟年間,和州州守池顯京摩岸「天門」二字,筆法剛勁,甚具功力,在時光打磨後,在江邊成為摩崖石刻的珍品。自古以來,由於西梁山地理位置處於隘口,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為爭霸業,吳楚多次征戰,《史記》上有名的吳伐楚的「長岸之戰」就發生在西梁山。梁武帝蕭衍在西梁山下築台檢閱水兵,並詔立雙闕於東西梁山。明朝建都南京後,西梁山變成了明朝的軍事門戶。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清王朝曾與太平軍在西梁山發生多次激烈的爭奪戰。現存的西梁山古炮台、營盤等軍事遺址,是戰火硝煙的佐證,也是軍迷或歷史愛好者的打卡地。
在王羲之石刻不遠處的碼頭邊,江水不眠,拍案驚奇,沿途還存有明36年(1608年)和清道光年間,直至公元1954年所刻「洪水至此」的時間線、高水位石刻七處,成為水文愛好者的知音,具有實用價值的水文資料,十分珍貴。
游西梁山,還要有足夠的人文知識。自古以來,人文薈萃,這裡有吸引文人墨客的天然景色,素有「天門八景」之美譽。主峰山下有一段沿江平堤,春天裡,垂柳逢春滴翠,群鳥棲柳歌唱,鳥語花香,此景為「柳岸春鶯"。臨江山腰有一處「天門閣」,可見飛閣臨空之境界,古閣中有鐘聲,定時傳聞,得景名「雲閣疏鍾」。清晨,迎着霞光,拾階而上,茂盛的花草樹木,給人遐逸的感覺。天欲破曉時,登山頂凝望博望山,猶如美女沐浴晨曦,輝映江面,可見 「博望朝霞」 景觀。轉眼向山下看去,可見江中陳橋洲,人來人往,隔江過渡,人聲與江濤、山谷回音融為一體,迴環起伏,別有韻味。此景為「陳橋喚渡」。選一個浪漫的夜晚,倚江雄峙西梁山頂,可見夜晚明朗,明月懸空,猶如掛一幅天然山水圖畫,此景為「天門夜月」。移步進入西梁山南,懸崖峭立,奇石參差層疊,有的如同庵堂佛像,而懸崖之下即是開闊的萬里江濤,如見童話般的「石庵觀瀾」。如有幸雪天登西梁山,白雪之中,古樸寺廟,參天古樹,黑白反差,十足徽派韻味。太陽初出,雪後放晴,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此景為「龍宮霽雪」。如有雅興,在雨中登上西梁山,眺望岸邊荻州,看煙波浩渺,暮色蒼茫,細雨空濛,領略「荻州暮雨」飄渺情趣。
西梁山還是一座英雄山,這裡留下了紅色的遺蹟,流淌着紅色的[[[基因]],傳唱着紅色的故事。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西梁山向國民黨守軍發起進攻,打響了渡江戰役第一槍。戰鬥異常激烈,牽制了敵人數萬兵力,為解放軍橫渡長江創造了有利條件。包括第270團團長朱慕萍在內的約1500多名解放軍官兵,為解放全中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西梁山,有大陀山和小陀山組成。主峰大陀山頂部,人民英雄紀念碑高大醒目,1952年建成,1980年重修。碑字有時任安徽省領導、著名書法家張凱帆手書,碑身由花崗石、大理石雕刻鑲嵌砌成,十分莊嚴肅穆。這座紀念碑曾引來開國領袖毛主席的關注。1953年12月,毛主席巡視南方,陳毅、羅瑞卿等陪同毛主席乘東海艦隊的軍艦,途經西梁山時,陳毅向主席匯報,前面就是西梁山了。毛主席說,渡江戰役中西梁山戰鬥是一場重要的牽制戰。他舉起望遠鏡,看到西梁山頂峰建起了「人民英雄紀念碑」時說:「你看人民為英雄們樹碑立傳了。永遠銘記先烈們的功績,那是應該的啊!」
在西梁山的大陀山和小陀山之間的谷地上,可見到上下兩層的「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由著名書法家林散之提寫館名。建築面積約1400平方米,陳列了大量珍貴歷史文物、圖片,與西梁山戰鬥有關影碟和錄像。走進紀念館內,呈現在眼前的是鴉片戰爭及辛亥革命時期、大革命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等五大展區。在第4展區解放戰爭展廳,一座西梁山戰鬥沙盤,再現了西梁山的險要地勢和激勵戰鬥的場景,把人們帶到了崢嶸歲月。
在西梁山西部臥龍崗以北的小坨山頂,建有革命烈士塔,兩層大屋頂式五角塔。塔下砌有地下室,在渡江戰役西梁山戰鬥中光榮犧牲的1500多位革命烈士忠骨均埋葬於此。在大坨山南側可見臨江岸頂的「西梁山戰鬥紀念亭」以及紀念館北部的西梁山光榮院。如此大規模的烈士紀念碑、塔、館、亭、墓、院,形成了英雄山的紅色基因,也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西梁山地勢險要、江水險境、天門八景、紅色遺蹟,以及文化印記和歷史遺蹟交織在一起,勾起遊人流連忘返。親愛的朋友,不妨來西梁山走走,她會帶你進入一個美好絕妙的境界,似真似幻,終生難忘。[1]
作者簡介
汪皋,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散文隨筆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