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鸬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海鸬鹚 |
中文学名: 海鸬鹚 |
海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俗名乌鹈。典型的海上鸬鹚。体长约70厘米,体羽黑色具光泽。脸红色,与红脸鸬鹚甚似,但繁殖期冠羽较稀疏而松软,脸部红色不及额部但脸颊红色较多,幼鸟及非繁殖期的鸟脸粉灰,体型略小。虹膜蓝色;嘴黄色;脚灰色。于海上无声。
栖息于海岸、河口地带。主要以鱼、虾为食,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每年6月进入繁殖期,每窝产卵3-6枚,孵化期约28天左右。繁殖于阿拉斯加至西伯利亚及日本,越冬于美国的加州、日本南部及中国。
[1]
形态特征
海鸬鹚是大型水鸟。全身羽毛呈黑色,头、颈部具有紫色光辉,其它部分有绿色光辉。在繁殖期间,头顶和枕部各有一束铜绿色的冠羽,而且额部被有羽毛,肩羽和覆羽为铜绿色,另外两胁各具一个大的白斑,喉部和眼周的裸露皮肤呈暗红色。面部和喉部的裸皮呈褐色,并具有橙色小突起。虹膜为绿色。嘴较为细长而稍微侧扁,嘴基内侧和眼周为红褐色。嘴槽的两边如同镶嵌着两把利刃,锋利无比,呈黑褐色,脚短而粗,为黑色。黑色的尾羽共有12枚,呈圆形。
冬季的羽色和夏羽基本相似,但头上没有羽冠,颈部也没有白色的细羽,嘴基和眼周裸露皮肤的红色较为暗淡而不明显。
大小量度:体重♂1500-2200g,♀1180-1600g;体长♂720-788mm,♀679-770mm;嘴峰♂48-56mm,♀45-48mm;翅♂266-291mm,♀256-266mm;尾♂156-165mm,♀156-159mm;跗蹠♂56-60mm,♀52-58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海鸬鹚主要栖息于温带海洋中的近陆岛屿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河口和海湾。常成群停息在露出海面的岩礁上和海岸悬崖中的突出部位,以及岩顶和峭壁间,有时多达数十只密集地站在一个小块的岩礁上。活动于隐蔽的沿岸的海水海湾及河口,亦在宽阔的大海中,营巢于海边峭壁或岩穴间。
生活习性
迁徙
海鸬鹚大多数为留鸟,终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也有少数在北方繁殖的种群需要飞往南部温暖的海域越冬。迁徙的时间常随气温的变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刚刚开始融化后不久即到达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结冰之后才往南迁徙。
习性
海鸬鹚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但在地面上行走时则显得比较笨拙,休息的时候还要用坚硬的尾羽帮助支撑。但它们的潜水、捕鱼能力却非常强,在水中活动十分灵活。对它们来说,潜入水下1-3米(最深可达10米),追踪鱼群30-45秒钟(最长达70秒)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活动时多沿海面低空飞行,或在海岛附近海面游泳,并且频频地潜入水中觅食。有时也能见到少数个体在海岸附近的沼泽地带和水泡中活动。觅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潜水,在水下追捕猎物。有时也常站在岩石上等候食饵的到来。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就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用来减轻体重,加快飞行,以便迅速逃避敌害。这时就会有成群的海鸥紧随而来,将这些食物残渣一一取食,进行“废物利用”。
协作
海鸬鹚是一种非常善于合作的水鸟,常常集大群围捕湖中的鱼类,上下协作得非常好。据说当遇到大鱼,一只鸬鹚无力制伏时,它会一边搏斗,一边呼唤同伴前来相帮。附近鸬鹚听到求救声后便会立刻赶来,一起向大鱼发动攻击。在水中觅食时,鸬鹚也表现得非常善于合作:有时它会与鹈鹕一起合作捕猎,在水面上排成半个圆圈,由鹈鹕在水面上用双翅拍击,驱赶鱼群,海鸬鹚则潜入水中打围,彼此都能捕获到充足的食物。
食物
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也吃虾和其他甲壳类海洋动物。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
分布范围
海鸬鹚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和邻近岛屿,最北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海沿岸的符兰格尔岛和楚科奇海沿岸的楚科奇半岛经白令海峡到萨哈林岛、千岛群岛、日本和中国的辽东半岛一带,以及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到下加利福尼亚。
原产地:加拿大、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韩国、墨西哥、俄罗斯联邦、美国。
繁殖方式
海鸬鹚营巢于海岛和海岸的悬崖岩石上和断壁,常成群在一起营巢,群的大小有几对、数十对、甚至成百上千对的,有时也有零星的单对,较为分散,有时和其他鸟类混合在一起营巢繁殖。繁殖期为4-7月份,靠近北方的地区繁殖开始比较晚。在中国辽东半岛,6月初已经能看见雏鸟孵化出来,而在此时堪察加半岛上的种群才刚刚开始产卵。
巢由枯干的水生植物和海草构成,形状呈皿形,每窝通常产卵3-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57×36毫米。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和蓝色,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孵化期为26天。雏鸟由亲鸟喂养,每当亲鸟觅食归来,便张开大口,让雏鸟将嘴伸进去,从亲鸟特别伸长的食道里吸取半消化的食物。幼鸟大多在6月末至7月初就可以离巢出飞,但在北方也有迟至8月末至9月初的。
种群现状
海鸬鹚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曾经较为普遍和常见,但由于人类的干扰、环境条件的恶化,种群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根据1992年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在中国境内仅见到246只。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纪录片《鸬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