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78年,在中文系、政史系等科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拥有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为立项建设一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学为立项建设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科专业
现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1]、文物与博物馆学、社会工作、新闻学、秘书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等本科专业和语文教育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300多人,学院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5人,博士1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8%。教师队伍中既有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优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又有具有博士、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教师科研深耕于民族、海洋人文领域,确立了民族地域文化、海洋文化、东南亚语言文化等学科方向,成果丰硕。近5年来获得立项的省级科研项目3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11项,其中,以林日举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黎族通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实现了海南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零的突破。
特色专业
历史学、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是海南省特色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为民政部“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历史学教学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是省级普通高校优秀教学团队,《世界古代史》《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一项教学成果获得海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平台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所依托的人文社科实验中心现有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室、汉语语音实验室、新闻电子采编实验室、微格教室、秘书实训室等13个实验室,占地面积660平方米,软硬件设备投资500多万元,成为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
教学成果
学院开放办学,立德树人,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开办“人文讲堂”,开辟开放课堂,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举办“山海流韵”文艺晚会和“美韵杯”朗诵比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先后有多位学生在校期间出版小说、诗集等文学作品,60多位学生毕业后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2],多名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类专业学习、文体活动中获奖。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逐步形成“担当、包容、阳光”的学院文化和精神,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学院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视频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历史学门类——历史学专业解读,搜狐,2020-07-17
- ↑ 硕士研究生到底有哪些分类?,搜狐,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