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浙江师范大学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浙江师范大学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依托浙江师范大学,成立于2017年11月17日。

2017年11月17日,一带一路[1]背景下中国与东非国家战略合作国际研讨会暨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我校非洲研究院举行。来自坦桑尼亚尼雷尔基金会、坦桑尼亚驻中国大使馆、埃塞俄比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坦桑尼亚圣约翰大学、苏丹布塔纳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湘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近20家政府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逾50名中外专家共聚一堂,见证、祝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的成立,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非国家战略合作”这一核心主题进行多学科多视角的广泛深入研讨。

致开幕辞

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致开幕辞。刘鸿武表示,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中国对中非关系以及中非合作提出了新的战略规划。中国与非洲的关系源远流长,东非海岸又被称为瓷器海岸,因为在东非海岸发现了很多中国瓷器等文物。回忆当年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留学的经历,刘鸿武至今仍记忆犹新,尤其指出自己曾拜访过尼雷尔基金会并拜读过很多该基金会的着作。因此,在今天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非洲研究院希望可以和尼雷尔基金会等智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助力中国与东非关系的发展。

坦桑尼亚共和国大使馆公使赛迪·侯赛因·马索罗(Saidi Hussein Massoro)、埃塞俄比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阿达木·阿塞法·穆库拉(Adamu Assefa Mukura)、尼雷尔基金会执行主任约瑟夫·布提库(Joseph Butiku)、刘鸿武共同为我校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揭牌。

和丹、李雪冬、黄金宽三位博士分别担任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揭牌仪式上,刘鸿武、陈明昆共同向约瑟夫·布提库、坦桑尼亚共和国大使馆大使姆贝尔瓦·凯鲁基(Mbelwa Kairuki)、埃塞俄比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穆勒·塔瑞肯· 埃德雷(MulieTarekegnEdlie)、苏丹布塔纳大学副教授安瓦尔·尤思福·阿塔玛南(Anwar Yousif Attalmanan)、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苟皓东、华东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沐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李智彪研究员[2]7人颁发证书,聘任其担任中心学术顾问,感谢他们加盟非洲研究院,共同推进中国与东非协同发展的新事业。

达雷斯萨达姆大学孔子学院、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扬州大学苏丹研究中心、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非盟研究中心等发来贺信,认为我校东非区域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期待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与中心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刘鸿武院长还与尼雷尔基金会执行主任约瑟夫·布提库就非洲研究院与尼雷尔基金会开展合作进行深入会谈,双方签订了合作框架,未来双方将在联合研究、互派学者、共同办会等方面开展合作。

挂牌仪式后,中心随即举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非国家战略合作国际研讨会”。赛迪·侯赛因·马索罗、沐涛、李智彪、约瑟夫·布提库等中非学者分别作主旨演讲。

赛迪·侯赛因·马索罗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全球化潮流,不仅加强了中非合作,也有助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坦桑尼亚是中国的好朋友好伙伴,不仅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也将大力支持新成立的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坦桑尼亚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坦中两国合作是中非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他谨代表坦桑尼亚大使馆对东非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贺。

相互交流

沐涛在题为“周恩来和尼雷尔:当代中坦关系的开启”演讲中指出,中坦关系源远流长,早在唐朝时中坦就有了交往的历史。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和中国总理周恩来的带领下中坦开始了新时代的相互交流,此后中坦高层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1971年,在坦桑尼亚及其他一些非洲国家的帮助下,中国进入了联合国。近些年来,中坦之间在经济、文化、科技、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合作给非洲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变化,尤以1970年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为例,其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

李智彪在埃塞俄比亚和卢旺达游学多年,他指出,当前东非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投资者,东非区域研究中心的成立正当其时。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缓慢,而东非国家的经济增长却稳步增长。2016年,坦桑尼亚、吉布提、卢旺达和肯尼亚的经济增速都在6%以上。东非经济一枝独秀,一方面是东非各国政府重视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东非各国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东非地区也面临一些提问题和挑战,如南苏丹独立后的地区冲突,索马里问题等。当前,国际上初级能源价格走低,这对东非国家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东非区域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助力于东非发展,推进中非合作。

约瑟夫·布提库认为中非合作以前是中国占主导,现在非洲国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东非国家。他引用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一切为了人民”,赞扬了中国政府在现今世界的和平发展以及国内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并称东非地区国家可以借鉴中国在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经验。

在会议研讨环节,由和丹和李雪冬联合主持。十余位中非学者从经济、教育旅游、劳工等议题切入,讨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东非国家战略合作。

重要意义

中非经济合作对非洲当地的意义及其难题受到与会学者的关注。安瓦尔·尤思福·阿塔玛南教授对比中国与西方殖民者在非洲的作为,认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分享发展减贫经验,帮助非洲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中非工业合作都富有积极意义。我校李雪冬博士以乌干达为例,探讨了中非产业合作的潜力与困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Matiri关注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东非国家的投资及其变化,认为东非各国可制定针对性工业发展政策,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投资“指南”,同时中国也需要制定清晰的战略投资计划来推动中非合作。我校经管学院孙志娜博士则研究了东非共同体的贸易发展情况,而湘潭大学法律研究中心黄星永博士则从源头上考察中非合作中的劳资纠纷问题。

而非洲国内与国际政治因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观察中非合作的另一个有益视角。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Alfred Burimaso以坦桑尼亚为个案,比较索马里、肯尼亚三国的政治稳定性对中国投资的吸引力。云南大学博士生周军则评估了美国解除对苏丹经济制裁的政策延展效应,尤其是对中苏合作的影响。

取得成果

教育、旅游和传媒等领域的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也是与会学者关注的热点。我校牛长松副研究员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在南苏丹基础教育调研的成果,并就中国对南苏丹的教育援助提出了具体且有针对性的建议;陈明昆教授则展示了东非两国孔子学院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情况的调研报告,并就做好孔子学院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出可行性建议。坦桑尼亚圣约翰大学Wimana Sebahene探讨了教育与当地工业化的关系,认为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关系到整个东非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东非国家的大学应从知识教育向劳动技能训练倾斜。我校Ewnetu Hailu Tamene比较了中国与埃塞俄比亚教育的异同,提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强化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教育合作。

参考文献

  1. 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 ,搜狐,2021-08-19
  2. 研究员属于什么系列职称?,搜狐,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