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津巴布韦共和国国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津巴布韦国旗

中文名称:津巴布韦国旗

外文名称:

所属国家:津巴布韦共和国

产生:

长宽之比:2:1

正式形成时间:1980年4月18日

津巴布韦共和国国旗,旗面呈长方形。旗面左侧为白色三角形,内含一津巴布韦鸟,背后为红色五角星;右侧为七道平行宽条,黑色居中,向上下两边依次为红、黄、绿色。[1]

国旗简介

津巴布韦国旗启用于1980年4月18日。左为一黑边白地三角形,中有一红星,星上有津巴布韦鸟。自上而下为绿-黄-红-黑-红-黄-绿共七条横带。靠旗杆一侧为带黑边的白色等腰三角形,正中一颗红色五角星,星内有一只津巴布韦鸟,白色象征和平五角星代表国家和民族的良好愿望津巴布韦鸟是该国特有的标志,也是津巴布韦和非洲国家古老文明的象征;右侧为七道平行横条,黑色居中,向上下两边依次均为红、黄、绿色。黑色代表占人口多数的黑人红色象征人民为独立进行武装斗争所洒的鲜血黄色象征国家的矿产资源,绿色代表国家的农业[2]

国徽

津巴布韦国徽呈盾形。在银白色石头城周围有辽阔丰美的草场;城堡上面蓝白相间的波浪条纹象征给津巴布韦带来生机、希望、繁荣的河流。

在中央的盾徽上端,黄、绿相间的花环,分别代表矿业和农业;锄头与步枪的结合,便是军民的结合。

盾徽两侧各有一头非洲羚羊,黑色斑纹代表津匹布韦各个民族。盾微底部的大地上,结满了麦穗、棉花、玉米,一片乐融融的丰收景象,讴歌世世代代的生存环境。

国徽底部的白色饰带上写着津巴布韦格言:“团结、自由、工作”。[3]

国鸟

津巴布韦的国鸟是一种虚拟的偶像鸟,称为“津巴布韦鸟”。

津巴布韦共和国简介

津巴布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imbabwe),原称罗得西亚(1980年前),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1980年4月18日独立。

津巴布韦曾经经历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但从2009年用美元和南非兰特替代本国货币后,通货膨胀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津巴布韦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

国家独立

在1966年至1968年的国际斡旋工作失败后,英国要求联合国对罗得西亚进行经济制裁,但一意孤行的白人政权仍然在1970年时宣布成立共和国政体,也没有获得任何国际上的承认。

在白人执政的这段期间,津巴布韦境内的黑人团体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游击战试图推翻当权者。1978年,在国际制裁与黑人武装运动的交相夹击下,白人政府终于被迫与包括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ZAPU)及津巴布韦非洲国家联盟(ZANU)在内的诸多黑人势力签订了协约,共同推派卫理公会主教穆佐列瓦(Abel Tendekayi Muzorewa)担任津巴布韦罗得西亚临时政府的首相。

在英国的监督下,黑人游击组织终于愿意卸除武装结束内战,在1980年时举行了该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民主选举,虽然穆佐列瓦有原本罗得西亚白人政权与南非政府的支持,但却在本国大部分的黑人族裔中缺乏信赖,他的过渡政府并没有在大选中获得持续执政的机会,而是由罗伯特·穆加贝(Robert Mugabe)与他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国家联盟(ZANU)获得了3月国会大选的多数票,取得政权。

独立建国

在国家政权顺利转移到黑人政府的手上之后,于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共和国正式独立建国。1980年4月18日半夜,罗得西亚变成了独立国家津巴布韦。英国王子查尔斯向新当选的津巴布韦总统坎南·巴纳纳牧师呈交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的准许殖民地独立的文献。

当绿、黄、黑、红色相间的国旗代替了英国国旗的时候,黑人们庆祝多年来为获得大多数人统治所进行的斗争的结束。穆加贝在任津巴布韦首届黑人多数政府总理的仪式上宣了誓,10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庆祝。穆加贝在当天天的讲话中强调了津巴布韦黑人与白人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在此之后穆加贝连续赢得多次竞选,一直持续执政至今。

虽然津巴布韦的国政已经转移到了黑人族裔的手上,但是穆加贝总统通过暴力将欧裔的土地没收。20世纪末期,动摇经济,许多基础民生需求匮乏。2000年开始,津巴布韦政府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系在殖民时代从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为理由,进行土地改革,强制没收大部分白人拥有的土地。此举造成境内大量白种农人出走,经济陷入混乱。

2002年,穆加贝再次获得连任。反对党与劳工组织纷纷发动罢工与抗争,要求穆加贝提早下台退休,而政府则以军警部队镇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首的资金援助债权国,控告穆加贝政权藐视人权与在大选中舞弊,纷纷搁置援助计划。而英联邦则在2002年时宣布对津巴布韦停权一年处分,2003年,IMF也停止津巴布韦加盟国的资格,英联邦采取了无限期停权的措施。

2008年大选投票在平静的气氛中和平落幕,最大反对党民主改革运动党(MDC)在3月30日率先宣布崔凡吉的得票率大幅领先,可望终结执政28年的穆加贝政权。然而穆加贝并不愿意认输,阻止选举委员会公布开票结果,还扬言反对党宣布胜选将视同政变处理。

2008年9月15日,在南非总统姆贝基的调解下,津民盟、民革运茨万吉拉伊派和民革运穆坦巴拉派签署组建联合政府的《全面政治协议》。

2009年2月13日,津联合政府成立。穆加贝继续担任总统,茨万吉拉伊任总理,民革运穆派总裁穆坦巴拉、茨派副总裁库佩任副总理。津联合政府成立以来运转正常,国内局势基本稳定。根据《全面政治协议》和津两党三方约定,联合政府任期2年,到2011年2月期满,津应在制定新宪法后举行大选。

2013年初,新宪法草案出台。3月16日津就该草案举行全民公投。3月19日津选举委员会宣布草案以94.5%的得票率通过公投。5月22日,穆加贝总统签署该宪法,标志着津独立后第二部宪法诞生。

2013年7月31日,津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选举。穆加贝以61%的得票率击败茨万吉拉伊(得票率约为34%),当选津新一届总统,穆领导的民盟获得众议院2/3以上议席。茨万吉拉伊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质疑大选公正性,非盟、南共体和主要非洲国家均认为大选和平顺利、合乎程序。8月22日,穆加贝总统宣誓就职。9月11日,津新一届政府成立。[4]

2017年11月22日中午,执政党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民盟)推选该党主席兼第一书记埃默森·姆南加古瓦为新任总统,接替21日辞职的前总统罗伯特·穆加贝。宣誓就职仪式于24日在首都哈拉雷举行[5]

政变

2017年11月初,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解雇了被认为是总统接班人并得到了军方支持的副总统姆南加古瓦的职务。

2017年11月15日,津巴布韦军方逮捕了该国财政部长伊格内修斯·琼博(Ignatius Chombo),此前他曾试图在总统穆加贝周围铲除“犯罪分子”,称这些人造成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损害。在穆加贝的妻子格雷斯(Grace)领导下的执政党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中,琼博(Chombo)是“G40”派系的主要成员,该党派一直在争取接替93岁的总统。

2017年11月15日,据《纽约时报》报道,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被军方扣留,军方称可视其为政变。

2017年11月15日,BBC报道称,军队日前已经接管了津巴布韦的国家电视台(ZBC)总部。[6]

2017年11月19日,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被解除执政党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领导人职务,前副总统姆南加古瓦(Emmerson Mnangagwa)被任命为新的领导人。

2017年11月21日,津巴布韦议会宣布,穆加贝辞去总统职务。

2017年11月22日,埃默森·姆南加古瓦被推选为新总统。[7]

与中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津巴布韦共和国于1980年4月18日津独立当天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2013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访津。其间,汪洋副总理分别会见了穆加贝总统、茨万吉拉伊总理并与穆菊茹副总统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津巴布韦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合作文件。中津两国政府间签有经济技术合作、贸易、投资保护等协定,设有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

两国建交以来,中国援助津巴布韦建设了哈拉雷国家体育场,以及医院、学校、水坝、水井、服装厂等。2012年,双边贸易额达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其中我国出口4.3亿美元,进口5.9亿美元。中、津签有文化协定、高等教育合作协定和航空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男子篮球协会于2008年8月28日派遣中国国家队赴津进行友好交流,旨在交流双边体育文化水平。于津巴布韦萨比河沿岸展开篮球交流。中国男篮的队长为CBA巨星巴特尔。

2015年12月,津巴布韦官员宣布决定,津巴布韦将把人民币设为法定货币。

区域位置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内陆,维多利亚瀑布、赞比河(Zambesi River)、赞比西河上游的卡里巴水坝(Kariba Dam)与大坝拦阻河水积蓄而成的卡里巴湖共同围成津巴布韦北边的疆界,与赞比亚相邻。

津巴布韦的东边国界全部与莫桑比克相邻,西南为博茨瓦纳,南境则有一部分与南非相连,以林波波河(Limpopo River)为界。面积约39.1万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大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2℃,10月份温度最高,达32℃,7月份温度最低,约13~17℃。年降水量从西南向东北,由300毫米递增到1,250毫米。[8]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有煤、铬、铁、石棉、金、银、锂、铌、铅、锌、锡、铀、铜、镍、钻石等。煤、铁、铬、石棉等矿藏以量多质好饮誉世界。煤蕴藏量约270亿吨。铁蕴藏量约2.5亿吨。铬和石棉的储量均很大。水力资源贫乏。工业用林面积11.5万公顷。

风俗

法律允许“一夫多妻”制。津农村地区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组成的农村村社的传统社会,酋长和头人是农村村落的领导人。绍纳族的酋长和头人按兄终弟继,然后再长房长子的继承顺序。恩德贝莱族社会的酋长和头人按父死子继的顺序。酋长和头人管辖其领地和人民,拥有一定的神权和世俗权力,在农村地区影响较大。

随着津与外界交往日多,城镇中的津巴布韦人开始崇尚“新风尚”,一夫一妻的家庭越来越多,农村传统风俗习惯也在逐渐改变。但在农村地区,婚姻关系和财产继承仍带有较明显的原始社会的遗风。

由于津农业传统影响深厚,津人民非常看重牛、羊等家畜在其生活的作用,把它们视为婚丧、生日和馈赠外宾的至高礼物。例如,1996年,穆加贝总统举行婚礼,穆家乡人民以牛羊作为穆的结婚贺礼。

津巴布韦人喜好文化、艺术、歌舞等,津石雕更是闻名于世。

凡遇到喜庆节日,妇女均会穿上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气氛非常活跃。

礼节

津巴布韦人受教育程度在非洲国家中较高,比较注重礼节,待人彬彬有礼,热情友好,对老人、妇女尊重谦让。无论在任何场合,津巴布韦人均注意语言美,即便见到不认识的人也会主动问候。

在社交场合,津巴布韦人多采用握手的方式问候致意;见到非常熟悉的朋友,也会热情拥抱,相互左右各亲吻一下对方的面颊,但这仅是礼节性的。妇女见到长者或尊贵客人时一般下蹲请安。

津巴布韦人有见面送礼的习惯,礼物种类繁多,有当地土特产、牛、羊以及津石雕、铜版画等。客人在接到礼物后,应表示感谢,然后交换礼物。切忌拒绝对方的礼物,因为津巴布韦人认为,拒绝礼物是对对方极大的不尊重。

津巴布韦人的主食称作“萨杂”,即用白玉米面熬成的糨粥,加以牛肉、鸡肉、猪肉和蔬菜。过去,黄玉米仅被用作饲料,食用的人逐渐增多。部族或个人禁食其崇拜的图腾类食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