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津巴布韋共和國國旗

津巴布韋國旗

中文名稱:津巴布韋國旗

外文名稱:

所屬國家:津巴布韋共和國

產生:

長寬之比:2:1

正式形成時間:1980年4月18日

津巴布韋共和國國旗,旗面呈長方形。旗面左側為白色三角形,內含一津巴布韋鳥,背後為紅色五角星;右側為七道平行寬條,黑色居中,向上下兩邊依次為紅、黃、綠色。[1]

目錄

國旗簡介

津巴布韋國旗啟用於1980年4月18日。左為一黑邊白地三角形,中有一紅星,星上有津巴布韋鳥。自上而下為綠-黃-紅-黑-紅-黃-綠共七條橫帶。靠旗杆一側為帶黑邊的白色等腰三角形,正中一顆紅色五角星,星內有一隻津巴布韋鳥,白色象徵和平五角星代表國家和民族的良好願望津巴布韋鳥是該國特有的標誌,也是津巴布韋和非洲國家古老文明的象徵;右側為七道平行橫條,黑色居中,向上下兩邊依次均為紅、黃、綠色。黑色代表占人口多數的黑人紅色象徵人民為獨立進行武裝鬥爭所灑的鮮血黃色象徵國家的礦產資源,綠色代表國家的農業[2]

國徽

津巴布韋國徽呈盾形。在銀白色石頭城周圍有遼闊豐美的草場;城堡上面藍白相間的波浪條紋象徵給津巴布韋帶來生機、希望、繁榮的河流。

在中央的盾徽上端,黃、綠相間的花環,分別代表礦業和農業;鋤頭與步槍的結合,便是軍民的結合。

盾徽兩側各有一頭非洲羚羊,黑色斑紋代表津匹布韋各個民族。盾微底部的大地上,結滿了麥穗、棉花、玉米,一片樂融融的豐收景象,謳歌世世代代的生存環境。

國徽底部的白色飾帶上寫着津巴布韋格言:「團結、自由、工作」。[3]

國鳥

津巴布韋的國鳥是一種虛擬的偶像鳥,稱為「津巴布韋鳥」。

津巴布韋共和國簡介

津巴布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Zimbabwe),原稱羅得西亞(1980年前),是非洲東南部內陸國,1980年4月18日獨立。

津巴布韋曾經經歷了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但從2009年用美元和南非蘭特替代本國貨幣後,通貨膨脹開始逐漸趨於穩定。

津巴布韋是非洲工業較發達的國家,製造業、農業、礦業為經濟三大支柱,津巴布韋以出產優質鱷魚皮而聞名,有「鱷魚之鄉」的譽稱。該國自然資源豐富,工農業基礎較好。

國家獨立

在1966年至1968年的國際斡旋工作失敗後,英國要求聯合國對羅得西亞進行經濟制裁,但一意孤行的白人政權仍然在1970年時宣布成立共和國政體,也沒有獲得任何國際上的承認。

在白人執政的這段期間,津巴布韋境內的黑人團體一直在進行激烈的游擊戰試圖推翻當權者。1978年,在國際制裁與黑人武裝運動的交相夾擊下,白人政府終於被迫與包括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ZAPU)及津巴布韋非洲國家聯盟(ZANU)在內的諸多黑人勢力簽訂了協約,共同推派衛理公會主教穆佐列瓦(Abel Tendekayi Muzorewa)擔任津巴布韋羅得西亞臨時政府的首相。

在英國的監督下,黑人游擊組織終於願意卸除武裝結束內戰,在1980年時舉行了該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民主選舉,雖然穆佐列瓦有原本羅得西亞白人政權與南非政府的支持,但卻在本國大部分的黑人族裔中缺乏信賴,他的過渡政府並沒有在大選中獲得持續執政的機會,而是由羅伯特·穆加貝(Robert Mugabe)與他領導的津巴布韋非洲國家聯盟(ZANU)獲得了3月國會大選的多數票,取得政權。

獨立建國

在國家政權順利轉移到黑人政府的手上之後,於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韋共和國正式獨立建國。1980年4月18日半夜,羅得西亞變成了獨立國家津巴布韋。英國王子查爾斯向新當選的津巴布韋總統坎南·巴納納牧師呈交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簽署的准許殖民地獨立的文獻。

當綠、黃、黑、紅色相間的國旗代替了英國國旗的時候,黑人們慶祝多年來為獲得大多數人統治所進行的鬥爭的結束。穆加貝在任津巴布韋首屆黑人多數政府總理的儀式上宣了誓,104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慶祝。穆加貝在當天天的講話中強調了津巴布韋黑人與白人團結一致的重要性。在此之後穆加貝連續贏得多次競選,一直持續執政至今。

雖然津巴布韋的國政已經轉移到了黑人族裔的手上,但是穆加貝總統通過暴力將歐裔的土地沒收。20世紀末期,動搖經濟,許多基礎民生需求匱乏。2000年開始,津巴布韋政府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系在殖民時代從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為理由,進行土地改革,強制沒收大部分白人擁有的土地。此舉造成境內大量白種農人出走,經濟陷入混亂。

2002年,穆加貝再次獲得連任。反對黨與勞工組織紛紛發動罷工與抗爭,要求穆加貝提早下台退休,而政府則以軍警部隊鎮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首的資金援助債權國,控告穆加貝政權藐視人權與在大選中舞弊,紛紛擱置援助計劃。而英聯邦則在2002年時宣布對津巴布韋停權一年處分,2003年,IMF也停止津巴布韋加盟國的資格,英聯邦採取了無限期停權的措施。

2008年大選投票在平靜的氣氛中和平落幕,最大反對黨民主改革運動黨(MDC)在3月30日率先宣布崔凡吉的得票率大幅領先,可望終結執政28年的穆加貝政權。然而穆加貝並不願意認輸,阻止選舉委員會公布開票結果,還揚言反對黨宣布勝選將視同政變處理。

2008年9月15日,在南非總統姆貝基的調解下,津民盟、民革運茨萬吉拉伊派和民革運穆坦巴拉派簽署組建聯合政府的《全面政治協議》。

2009年2月13日,津聯合政府成立。穆加貝繼續擔任總統,茨萬吉拉伊任總理,民革運穆派總裁穆坦巴拉、茨派副總裁庫佩任副總理。津聯合政府成立以來運轉正常,國內局勢基本穩定。根據《全面政治協議》和津兩黨三方約定,聯合政府任期2年,到2011年2月期滿,津應在制定新憲法後舉行大選。

2013年初,新憲法草案出台。3月16日津就該草案舉行全民公投。3月19日津選舉委員會宣布草案以94.5%的得票率通過公投。5月22日,穆加貝總統簽署該憲法,標誌着津獨立後第二部憲法誕生。

2013年7月31日,津舉行總統、議會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選舉。穆加貝以61%的得票率擊敗茨萬吉拉伊(得票率約為34%),當選津新一屆總統,穆領導的民盟獲得眾議院2/3以上議席。茨萬吉拉伊及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質疑大選公正性,非盟、南共體和主要非洲國家均認為大選和平順利、合乎程序。8月22日,穆加貝總統宣誓就職。9月11日,津新一屆政府成立。[4]

2017年11月22日中午,執政黨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民盟)推選該黨主席兼第一書記埃默森·姆南加古瓦為新任總統,接替21日辭職的前總統羅伯特·穆加貝。宣誓就職儀式於24日在首都哈拉雷舉行[5]

政變

2017年11月初,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解僱了被認為是總統接班人並得到了軍方支持的副總統姆南加古瓦的職務。

2017年11月15日,津巴布韋軍方逮捕了該國財政部長伊格內修斯·瓊博(Ignatius Chombo),此前他曾試圖在總統穆加貝周圍剷除「犯罪分子」,稱這些人造成了社會和經濟方面的損害。在穆加貝的妻子格雷斯(Grace)領導下的執政黨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中,瓊博(Chombo)是「G40」派系的主要成員,該黨派一直在爭取接替93歲的總統。

2017年11月15日,據《紐約時報》報道,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被軍方扣留,軍方稱可視其為政變。

2017年11月15日,BBC報道稱,軍隊日前已經接管了津巴布韋的國家電視台(ZBC)總部。[6]

2017年11月19日,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被解除執政黨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領導人職務,前副總統姆南加古瓦(Emmerson Mnangagwa)被任命為新的領導人。

2017年11月21日,津巴布韋議會宣布,穆加貝辭去總統職務。

2017年11月22日,埃默森·姆南加古瓦被推選為新總統。[7]

與中國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津巴布韋共和國於1980年4月18日津獨立當天建交。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2013年5月,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訪津。其間,汪洋副總理分別會見了穆加貝總統、茨萬吉拉伊總理並與穆菊茹副總統舉行會談。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津巴布韋共和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等合作文件。中津兩國政府間簽有經濟技術合作、貿易、投資保護等協定,設有經濟貿易混合委員會。

兩國建交以來,中國援助津巴布韋建設了哈拉雷國家體育場,以及醫院、學校、水壩、水井、服裝廠等。2012年,雙邊貿易額達10.2億美元,同比增長16.1%。其中我國出口4.3億美元,進口5.9億美元。中、津簽有文化協定、高等教育合作協定和航空協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男子籃球協會於2008年8月28日派遣中國國家隊赴津進行友好交流,旨在交流雙邊體育文化水平。於津巴布韋薩比河沿岸展開籃球交流。中國男籃的隊長為CBA巨星巴特爾。

2015年12月,津巴布韋官員宣布決定,津巴布韋將把人民幣設為法定貨幣。

區域位置

津巴布韋位於非洲東南部內陸,維多利亞瀑布、贊比河(Zambesi River)、贊比西河上游的卡里巴水壩(Kariba Dam)與大壩攔阻河水積蓄而成的卡里巴湖共同圍成津巴布韋北邊的疆界,與贊比亞相鄰。

津巴布韋的東邊國界全部與莫桑比克相鄰,西南為博茨瓦納,南境則有一部分與南非相連,以林波波河(Limpopo River)為界。面積約39.1萬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大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均氣溫22℃,10月份溫度最高,達32℃,7月份溫度最低,約13~17℃。年降水量從西南向東北,由300毫米遞增到1,250毫米。[8]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有煤、鉻、鐵、石棉、金、銀、鋰、鈮、鉛、鋅、錫、鈾、銅、鎳、鑽石等。煤、鐵、鉻、石棉等礦藏以量多質好飲譽世界。煤蘊藏量約270億噸。鐵蘊藏量約2.5億噸。鉻和石棉的儲量均很大。水力資源貧乏。工業用林面積11.5萬公頃。

風俗

法律允許「一夫多妻」制。津農村地區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組成的農村村社的傳統社會,酋長和頭人是農村村落的領導人。紹納族的酋長和頭人按兄終弟繼,然後再長房長子的繼承順序。恩德貝萊族社會的酋長和頭人按父死子繼的順序。酋長和頭人管轄其領地和人民,擁有一定的神權和世俗權力,在農村地區影響較大。

隨着津與外界交往日多,城鎮中的津巴布韋人開始崇尚「新風尚」,一夫一妻的家庭越來越多,農村傳統風俗習慣也在逐漸改變。但在農村地區,婚姻關係和財產繼承仍帶有較明顯的原始社會的遺風。

由於津農業傳統影響深厚,津人民非常看重牛、羊等家畜在其生活的作用,把它們視為婚喪、生日和饋贈外賓的至高禮物。例如,1996年,穆加貝總統舉行婚禮,穆家鄉人民以牛羊作為穆的結婚賀禮。

津巴布韋人喜好文化、藝術、歌舞等,津石雕更是聞名於世。

凡遇到喜慶節日,婦女均會穿上民族盛裝,載歌載舞,氣氛非常活躍。

禮節

津巴布韋人受教育程度在非洲國家中較高,比較注重禮節,待人彬彬有禮,熱情友好,對老人、婦女尊重謙讓。無論在任何場合,津巴布韋人均注意語言美,即便見到不認識的人也會主動問候。

在社交場合,津巴布韋人多採用握手的方式問候致意;見到非常熟悉的朋友,也會熱情擁抱,相互左右各親吻一下對方的面頰,但這僅是禮節性的。婦女見到長者或尊貴客人時一般下蹲請安。

津巴布韋人有見面送禮的習慣,禮物種類繁多,有當地土特產、牛、羊以及津石雕、銅版畫等。客人在接到禮物後,應表示感謝,然後交換禮物。切忌拒絕對方的禮物,因為津巴布韋人認為,拒絕禮物是對對方極大的不尊重。

津巴布韋人的主食稱作「薩雜」,即用白玉米面熬成的糨粥,加以牛肉、雞肉、豬肉和蔬菜。過去,黃玉米僅被用作飼料,食用的人逐漸增多。部族或個人禁食其崇拜的圖騰類食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