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泼尼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泼尼松
泼尼松
原图链接

别   名:强的松、去氢可的松

药品名称 :泼尼松

外文名称 :Prednisone

是否处方药 :非处方药

主要适用症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日15~40mg,需要时增加到60mg

不良反应 :长期大量服用引起库欣式综合征

剂   型:片剂

运动员慎用:慎用

是否纳入医保:纳入

药品类型: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泼尼松具有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并能抑制组胺及其它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本品还能促进蛋白质分解转变为糖,减少葡萄糖的利用。因而使血糖及肝糖原都增加,可出现糖尿,同时增加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当严重中毒性感染时,与大量抗菌药物配合使用,可有良好的降温、抗毒、抗炎、抗休克及促进症状缓解作用。其水钠潴留及排钾作用比可的松小,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较强,副作用较少,故比较常用。 [1]

分类

呼吸系统药物>平喘药物> 抗炎性平喘药

剂型

1.片剂:5mg;

2.软膏剂:0.5%。


药理作用

该品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并能抑制组胺及其它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

本品还能促进蛋白质分解转变为糖,减少葡萄糖的利用。因而使血糖及肝糖原都增加,可出现糖尿,同时增加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当严重中毒性感染时,与大量抗菌药物配合使用,可有良好的降温、抗毒、抗炎、抗休克及促进症状缓解作用。

其水钠潴留及排钾作用比可的松小,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较强,副作用较少,故比较常用。该品须在肝内将11—位酮基还原为11—羟基而显药理作用,其生物tl/:为60分钟。临床上可用于各种急性严重细菌感染、严重的过敏性疾病、胶原性疾病(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风湿病、肾病综合征、严重的支气管哮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各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症、剥脱性皮炎、天疱疮、神经性皮炎、湿疹等 [2]

药代动力学

羟基泼尼松龙
原图链接

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半衰期约60min,在体内可与皮质激素转运蛋白结合转运至全身。泼尼松本身无生物学活性,需在肝脏内转化成泼尼松龙而发挥作用。体内分布以肝脏含量最高,血浆次之,脑脊液、胸腹水中也有一定含量,而肾和脾中较少。代谢后由尿中排出。泼尼松在肝内将11-酮基还原为11-羟基而显药理作用 。 [3]

适应症

  • 2.休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传导阻滞所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可选用泼尼松辅助治疗。
  • 4.感染性疾病:以渗出为主的结核病,在抗结核治疗后,为防止发生纤维增生及粘连的后遗症,可给予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泼尼松
原图链接
  • 5.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常用泼尼松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异反应或延迟其发生。
  • 7.眼科疾病:可用于治疗结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和视神经炎等非特异性眼炎和过敏性眼部疾病。
  • 8.皮肤病:如重症药物性皮炎,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局部皮损等。
  • 9.泼尼松因盐皮质激素活性很弱,故不适用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

[4]

用量用法

泼尼松说明书
原图链接
  • 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
  • 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
  • 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
  • ⑸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⑹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注意事项

  • ⑴已长期应用本药的病人,在手术时及术后3~4日内常须酌增用量,以防皮质功能不足。一般外科病人应尽量不用,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 ⑵该品及可的松均需经肝脏代谢活化为氢化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才有效,故肝功能不良者不宜应用。
  • ⑶该品因其盐皮质激素活性很弱,故不适用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

[5]

不良反应

泼尼松
原图链接

糖皮质激素在应用生理剂量替代治疗时无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应用药理剂量时,而且与疗程、剂量、用药种类、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有密切关系。常见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类。

静脉迅速给予大剂量可能发生全身性的过敏反应,包括面部、鼻粘膜、眼睑肿胀,荨麻疹,气短,胸闷,喘鸣。

泼尼松
原图链接

长程用药可引起以下副作用:医源性柯兴综合征面容和体态、体重增加、下肢浮肿、紫纹、易出血倾向、创口愈合不良、痤疮、月经紊乱、肱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或骨折(包括脊椎压缩性骨折、长骨病理性骨折)、肌无力、肌萎缩、低血钾综合征、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或肠穿孔,儿童生长受到抑制、青光眼、白内障、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

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欣快感、激动、不安、谵妄、定向力障碍,也可表现为抑制。精神症状尤易发生于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及以往有过精神不

泼尼松
原图链接

正常者。在用量达每日强的松40mg或更多,用药数日至二周即可出现。

并发感染为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以真菌、结核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各种疱疹病毒感染为主。多发生在中程或长程疗法时,但亦可在短期用大剂量后出现。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受到抑制,为激素治疗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生与制剂、剂量、疗程等因素有关。每日用强的松20mg以上,历时3周以上,以及出现医源性柯兴综合征时,应考虑肾上腺功能已受到抑制。

糖皮质激素停药后综合征可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况: 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减退,可表现为乏力、软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血压偏低、长程治疗后此轴心功能的恢复一般需要9~12个月,功能恢复的先后依次为:

1、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F)分泌恢复并增多;

2、ACTH分泌恢复并高于正常,此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仍偏低;

3、氢皮质素的基础分泌恢复正常、垂体ACTH的分泌由原来偏多而恢复正常;

4、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对应激的反应恢复正常。

停药后原来疾病已被控制的症状重新出现。为了避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发生及原来疾病症状的复燃,在长程激素治疗后应缓慢地逐渐减量,并由原来的一日服用数次,改为每日上午服药一次,或隔日上午服药一次。

糖皮质激素停药综合征。有时患者在停药后出现头晕、昏厥倾向、腹痛或背痛、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疼、乏力、软弱,经仔细检查如能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原来疾病的复燃,则可考虑为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综合征。

体重增加,多毛症,痤疮,血糖,血压及眼压升高,水钠潴留。可引起低血钾,兴奋,胃肠溃疡甚至出血穿孔,骨质疏松,伤口愈合不良。 该品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抑制白细胞移行和吞噬作用,减弱机体对外部感染的防御功能。 [6]

禁忌症

泼尼松
原图链接

妊娠期用药;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胎盘。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孕期给药可增加胚胎鄂裂,胎盘功能不全、自发性流产和子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人类使用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体重减少或死胎的发生率。尚未证明对人类有致畸作用。妊娠时曾接受一定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者,所产的婴儿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对早产儿,为避免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在分娩前给母亲使用地塞米松,以诱导早产儿肺表面活化蛋白的形成,由于仅短期应用,对幼儿的生长和发育未见有不良影响。

哺乳期用药:生理剂量或低药理剂量(每天可的松25mg或强的松5mg,或更少)对婴儿一般无不良影响。但是,如乳母接受药理性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则不应哺乳,由于糖皮质激素可由乳汁中排泄,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如生长受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抑制等。

泼尼松
原图链接

小儿用药:小儿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需十分慎重,因激素可抑制患儿的生长和发育,如确有必要长期使用,应采用短效(如可的松)或中效制剂(如强的松),避免使用长效制剂(如地塞米松)。口服中效制剂隔日疗法可减轻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儿童或少年患者长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必须密切观察,患儿发生骨质疏松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青光眼、白内障的危险性都增加。儿童使用激素的剂量除了一般的按年龄或体重而定外,更应当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儿对治疗的反应而定。对于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儿的治疗,其激素的用量应根据体表面积而定,如果按体重而定,则易发生过量,尤其是婴幼儿和矮小或肥胖的患儿。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高血压。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后的女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骨质疏松。

泼尼松
原图链接

糖皮质激素与感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易发生感染,且多严重,为重要的死亡原因,给予生理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提高病人对感染的抵抗力。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接受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后易发生感染,这是由于患者原有的疾病往往已削弱了细胞免疫及(或)体液免疫功能,长疗程超生理剂量皮质类固醇使患者的炎性反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减弱,由皮肤、粘膜等部位侵入的病原菌不能得到控制。在激素作用下,原来已被控制的感染可活动起来,最常见者为结核感染复发。接受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在发生感染后,因炎性反应轻微,临床症状不明显而易于漏诊。以上说明非生理性糖皮质激素对抗感染不利。但另一方面,在某些感染时应用激素可减轻组织的破坏、减少渗出、减轻感染中毒症状,但必须同时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短期用药后,即应迅速减量、停药。

⑹下列情况应慎用;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憩室炎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病倾向、全身性真菌感染、青光眼、肝功能损害、眼单纯性疱疹、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甲减(此时糖皮质激素作用增强)、重症肌无力、骨质疏松、胃溃疡、胃炎或食管炎、肾功能损害或结石、结核病等。

⑺以下情况不宜用糖皮质激素:严重的精神病史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较重的骨质疏松,明显的糖尿病,严重的高血压,未能用抗菌药物控制的病毒、细菌、霉菌感染。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糖尿病,精神病,癫痫,术后,胃,十二指肠及角膜溃疡,肠道疾病,慢性营养不良均应避免使用。孕妇禁用。病毒性感染慎用。 [7]

药物相互作用

  • 1.[[提高血管对升压药的敏感性;
  • 6.蛋白质同化激素可一定程度的纠正泼尼松分解蛋白质作用,纠正负氮平衡;
  • 7.与洋地黄同用,因有低钾,更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应注意补钾;
  • 9.与吲哚美辛合用更易发生溃疡病。与环孢素合用时,泼尼松的代谢受抑制。与抗癌药合用时,免疫系统抑制加重 。

[8]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