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泛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泛绿,也称绿军、绿营、泛绿军、泛绿阵营、本土阵营,是台湾政坛中与民主进步党意识型态相近的各种政党、团体人士之总称,名称缘由自民进党党旗的主要颜色绿色,其主要特征是台湾本土意识鲜明。这种称法出现在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产生首次政党轮替后,原本是台湾媒体的权宜性用法,后来被各界广为接受使用。

泛绿目前包括民主进步党、时代力量、台湾基进、绿党、台湾团结联盟、社会民主党、喜乐岛联盟、自由台湾党及台澎党等,以及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台湾教授协会台湾独立建国联盟等亲民进党之民间团体。

泛绿的主要竞争对手为泛蓝。

“绿营”所指涉的是一种概略的意识型态,而非严谨具体的政治主张,被归类在绿营的各个政党、社团与个别人物,彼此间的政治理念也有程度不等的差异。大体而言,绿营强调台湾本土意识、反共、反对中国民族主义,以及倾向支持台湾独立,主张台湾正名、台湾优先、台湾民族主义、华独、两国论与一边一国等,确保台湾自主于中国之外。经济政策与蓝营相较更接近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混合思想,文化政策与蓝营相较更接近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混合思想。相对于当今掌控中国政局的中国共产党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推崇的中国民族主义,泛绿阵营强调台湾自由、民主、法治等价值。绿营所包含的范围较主张独立运动的人士更广泛,因此无法与台湾社会所称的“独派”画上等号。统派人士指责泛绿阵营妨碍两岸统一,并批评绿营的行为和作风。

绿营或蓝营皆非正式的组织,各党派也不曾实际筹组联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而有“深绿”、“浅绿”之分,此一概念经广泛引申包含“绿委”(泛绿阵营之立法委员,或直指民进党籍之立法委员)、“绿营支持者”、“绿营群众”、“绿皮蓝骨”(指拥有绿营党籍,但意识型态偏向泛蓝者)等用法。

此外,台湾的绿党社会民主党联盟承袭国际间绿党运动的环保主张,与泛绿阵营诉求相近,因此民进党2016年在艰困选区(蓝营具优势的单一选区)礼让绿社盟的情形出现。

另外前总统李登辉卸任并离开中国国民党后,政治思想偏向强调台湾主体意识,并在台湾团结联盟等政治组织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也成为台湾本土化重要的推动者[1]

沿革

泛绿的前身在2000年政党轮替前主要是指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则主要承袭自戒严时期的党外,但民进党与“党外”并没有完全的承继关系,其中偏向统派的党外势力与多数社会运动人士并未加入民进党。

在1990年代,民进党在选举皆获得逾30%的支持率,但1996年总统选举,首次总统选举民进党落败,仅得21.1%,但因为当时发生台海危机,导致部分选民支持时任总统李登辉所致。

2000年总统选举,由民进党候选人、前台北市市长陈水扁以39.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成为台湾历史上首次的政党轮替。民进党成为中华民国政府的执政党,2004年总统选举,陈水扁总统以50.11%的得票率成功连任,但在民进党8年执政期间,绿营一直未能控制立法院,立法院继续由蓝营控制。

2008年立委选举,绿营失利,仅获得27个立委席次。同年总统选举,民进党失去执政权,由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

2008年第二次政党轮替后,前总统陈水扁因涉及贪污入狱,部分泛绿政党与社团依旧力挺陈水扁与其涉案的家人与团队,并笃信陈水扁是因为国民党的司法迫害而入狱,而被亲蓝媒体冠上支持陈水扁与其贪腐集团的臭名。但事实上并非所有泛绿团体都支持陈水扁,但由于陈水扁作为第一位民进党总统,并实现首次政党轮替及民进党首次执政,他在绿营的人气与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因此抢救陈水扁成为许多民进党、台联人士,与独派团体的部分诉求之一。但在新任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党内领导地位巩固后,要求“放扁”的效应降低。

2012年总统选举,绿营再次失利,但在立法院成功增加席次。绿营在立法院一直为少数阵营,于2012年立委选举,绿营拥有约38%的立委席次,并代表约45%的选票[2]

2016年总统选举过后,民进党主席兼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当选首位女性总统,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民进党也首次在立法院取得多数席次,取得立法院的控制权,同时再次成为第一大党;承袭太阳花学运、成立仅一年的时代力量大有斩获,总共夺得5席立委一跃成为第三大党,连同一位加入民进党党团的无党籍立委,泛绿阵营共取得74席,取得65%的议席。

不过,台联仅取得2.5%的得票率,失去所有席次形同泡沫化;承袭太阳花学运的“绿党社会民主党联盟”亦仅取得2.5%的得票率,在地方选区亦全部落选。台联及绿社盟均无法取得任何不分区席次。

视频

泛绿 相关视频

绿营名嘴:我在金门教过书,金门人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谁更靠谱?蓝绿阵营直球对决 结果竟有些出人意料!

参考文献

  1. 台湾泛蓝与泛绿阵营介绍 ,道客巴巴, 2015-2-8
  2. 2012年台湾“总统”选举结果评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20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