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隆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法隆寺 |
---|
|
法隆寺,别称斑鸠寺,座落于日本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1]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院,占地面积约18万7千平方米,据传始建于607年,但精确年代无从考证。法隆寺,寺内保存有大量自飞鸟时代以来陆续累积,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财产的建筑及文物珍宝。
法隆寺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东院建有梦殿等,西院伽蓝是全世界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群。法隆寺建筑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筑物”之名义列为世界遗产。1950年时法隆寺从法相宗独立,现在是圣德宗的本山。
变迁
推古天皇9年(601年),圣德太子在斑鸠地区建立斑鸠宫,在其附近 福山敏男提出以下疑点:
- 佛像的样式及铸造技法上推测实际的制作年代应该是7世纪后半叶
- 607年时,日本是否存在药师如来信仰?
- 铭文中的用语不似当时
由此推断,雕像并非铭文所记为607年铸造。另外,金堂中央安置着记有“623年止利为圣德太子求冥福所造”等内容的光背铭的释迦三尊像,比这更为古老的药师如来像(如果它确实是在607年被铸造的话)却没有被安置为主佛,而是在‘东间’被设为侧侍佛,也是不合常理之处。[2]
虽然存在诸多不明之处,但是法隆寺的创建时代,可追溯到7世纪前半叶圣德太子在世时这一点,通过发掘调查等已经得到了肯定。皇极天皇二年(643年),苏我入鹿袭击山背大兄王之际斑鸠宫被焚,法隆寺却幸免无事。
日本书纪卷27载:“夏四月癸卯朔壬申 夜半之后 灾法隆寺 一屋无馀 大雨雷震”(天智9年670年法隆寺被彻底焚毁没有一间房间存留)。关于此记事的真伪,有人以为,现存法隆寺西院伽蓝仍是圣德太子创建时的原物;另有观点认为,670年火灾后,法隆寺进行了重建。这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引发了“再建/非再建争论”。另外,通过发掘调查以及建筑用材的采伐年代的科学调查推断,现存法隆寺西院伽蓝是670年火灾后重建。
但是,皇极天皇2年(643年)上宫王家(圣德太子家)灭亡后,由谁主持的西院伽蓝再建等众多谜团仍未解开。火灾前的旧伽蓝即“若草伽蓝”并非位于现存西院伽蓝位置,而是在隔得很远的东南方向。另外,现存西院伽蓝几乎是照南北方向中轴线建立。与此相对,旧伽蓝的中轴线是朝西北方向大幅度倾斜的。再者,现存西院伽蓝的土地是挖山脊将两侧山谷填埋平整而成,为何动用大规模土木工事将伽蓝位置方位进行变更,仍不得而知。
再建时期虽然没有明确的记录,从现存西院伽蓝的建筑,细部的様式等来看,金堂年代最为久远,推测为7世纪末,持统天皇时期建立。五重塔年代稍后,中门、回廊的建立又在其后。据《法隆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财帐》记载,中门的仁王像和五重塔初层安置的塑造雕刻群是和铜4年(711年)所制作,据推测,这一时期西院伽蓝全体已经完成。另外,平安时代的《七大寺年表》上也记载了和铜年间法隆寺建成。
以八角堂的梦殿为中心的东院伽蓝,是天平10年(738年)行信僧都为怀念追忆斑鸠宫旧地的圣德太子而建。
延长3年(925年)西院伽蓝的大讲堂、钟楼烧毁,永享7年(1435年)南大门烧毁,虽然几度遭遇这样的火灾,但幸运的是未曾有过烧尽全山的大火灾,建筑、佛像等各时代的众多文化财产得以保存至今。
庆长年间(17世纪初)的丰臣秀赖,元禄至宝永年间(17世纪末—18世纪初头)江户幕府的5代将军德川纲吉的生母桂昌院等人对伽蓝进行了修建。
近代以后,受到“废佛毁释”的影响,寺院的维持变得困难,1878年(明治11年)管长千早定朝决定将圣德太子画像(唐本御影)等300余件宝物献纳当时的皇室,获得了一万元的赐与。这些宝物被称为“法隆寺献纳宝物”,其中大部分被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法隆寺宝物馆保管。
1934年(昭和9年)开始了“昭和大修理”对金堂、五重塔等诸堂宇进行了修理。“昭和大修理”长达半个世纪,即使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也未停止,1985年(昭和60年)举行了完成记念法事。此间,1949年(昭和24年)落架(修理解体)工作中金堂发生火灾,金堂初层内部柱子和壁画被烧毁。依此为契机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
1981年(昭和56年)通过‘昭和资财帐调查’,对寺内庞大的文化财产进行了再调查,有诸多新的发现。调查的成果‘法隆寺の至宝-昭和资财帐’由小学馆发行。
影片
参考文献
- ↑ 日本飞鸟时代为什么叫飞鸟,每日头条,2019-05-12l
- ↑ 高田良信,《法隆寺I(历史と古文献)》(日本の古寺美术1),保育社,1987,页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