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法邮大楼

法邮大楼,全称法国邮船公司大楼,又名M.M.大楼(法语:Former Compagnie des Messageries Maritimes),是位于上海市中山东二路9号的一幢12层高的历史建筑,现名浦江大楼。大楼东临中山东二路,处于延安东路以南,金陵东路以北,是外滩地区较晚建成的历史建筑之一。

目录

历史

大楼所处地块位于原上海法租界法兰西外滩,是老法租界的核心区域。1861年,成立近十年的法国邮船公司在法兰西外滩一带购买土地34亩建造房屋,用以拓展其在华业务。20世纪30年代,公司决定重建办公用房。项目由法商营造公司(英语:Minutti & Co.,又名中法实业公司)的瑞士建筑师米吕蒂设计。米吕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接手该设计项目前,还完成了原毕卡第公寓(今衡山宾馆)的设计。而建筑工程则交由潘荣记营造厂完成。1937年,项目开工,并于1939年2月建成竣工。新楼落成后,法国邮船公司占用底层办公,其余楼层则出租给其他公司机构或个人使用。多名上海律师公会会员曾在楼内办公,金融界人士俞开龄、徐大统也曾工作于此。此外,瑞士领事馆曾于二战期间在大楼内设立英美荷侨民利益办事处,知名中法合资银行中法工商银行也一度租用过大楼作为办公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大楼被收归国有,名称也更改为浦江大楼。大楼仍作办公用途,上海市机电产品设计院就曾在楼内办公。2003年,大楼经改建后,作为上海市档案馆新馆使用至今。1994年,大楼被列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2004年,又被列为黄浦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建筑特色

法邮大楼占地面积1840平方米,建筑面积8580平方米,是一幢十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由于法邮大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所以无论在体量上还是在样式上,法邮大楼都与公共租界外滩(即传统意义上的外滩)建筑群中较早建成的建筑有很大差别:法邮大楼较高,在建成之初曾为法兰西外滩第一高楼。且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其外立面材质为水刷石,强调竖向线条。建筑由中部的十二层向四周跌落两层,呈现台阶式。除此之外并无其他装饰,体现了现代建筑简洁的特点[2]

视频

法邮大楼 相关视频

浦江大楼漕河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