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濱教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河滨教堂

圖片來自pinterest

河滨教堂The Riverside Church in the City of New York)是美国纽约市的一座跨教派(美北浸礼会,American Baptist Churches USA 和联合基督教会,United Church of Christ)、跨种族、国际性的教堂,它不仅以精美的哥特式建筑著称,还有世界最大的钟琴(carillon),又是进步主义运动的中心。[1]

它位于曼哈顿的晨边高地(Morningside Heights),东西介于河滨大道(Riverside Drive)与克莱蒙特大道(Claremont Avenue)之间,南北介于120街到122街之间。

历史

20世纪初,纽约市的基督教会和信徒辩论他们信仰的前景。一些人坚持基要主义解释,例如威廉·詹宁斯·布莱恩,相信对圣经严格的解释和遵守。另一些人则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宗教要取得成功,必须更接近现代,积极投入世界,效仿耶稣社会革命者的榜样。1922年,后一部分团体得到了小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和现代派浸礼会牧师富司迪(Harry Emerson Fosdick)博士的财政支持,决定在纽约市兴建一座现代派信仰的教堂。

这座教堂的兴建遵循了洛克菲勒和富司迪博士所提倡的三个原则:一座跨教派教堂,一座位于市内重要地段的大型教堂,向所有信仰基督者开放的教堂。根据以上要求,洛克菲勒购买了土地,1927年12月开始了建造工程,6年以后竣工。

河滨教堂的建筑模仿了法国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沙特尔大教堂,今天不仅是纽约市吸引游客的重要地标,也是活跃的政治讨论的中心。过去曾在此讲道的有马丁·路德·金牧师, 清楚表示越南战争的不道德,纳尔逊·曼德拉在出狱后首次访问美国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年9月11日之后,199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在仅有的几次访问美国期间。

艺术品

河滨教堂里悬挂着洛克菲勒购买的Heinrich Hofmann的3幅绘画作品:基督在圣殿中 (1871), 基督与年轻的财主(1889),和基督在客西马尼园 (1890)。

參考文獻

  1. 河滨教堂,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