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沉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沉郁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1],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结。汉字之美[2],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名词解释

指诗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志含蓄深沉、意蕴丰富深厚的艺术风格。以杜甫(712—770)为代表的古代诗人,关注国家大事,忧心民生艰难,苦思国家兴衰存亡之理而难通,求索安邦济民之策而不得,反映在作品中就表现为情志含蓄深沉、思想丰富深厚。其作品常常一唱三叹,结构、节奏、音调等抑扬起伏,给予读者以特有的“顿挫”美感,读后产生回味无穷的感受。

引例1

所谓沈(chén)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所谓“沉郁”,是指动笔前已有长时间的思想感情积蓄,因而文章有着语言所不能穷尽的精神蕴含。)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指由中华民族所创造或构建,凝练、浓缩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词。这些术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思想表达之中,诸如,“天下为公”“民惟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这些术语构成了中华民族思想的基础和表达方式。

人类的不同文明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反映在其语言、文化传统、思想和观念上。面对不同自然条件的挑战,生存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形态上自然而然地有了差异。譬如,在人们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上,热带和温带肯定不同,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峦地区当然有差异,沙漠地带和沿海地区显然有别,牧区和农业区也会有许多迥异之处。这些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的特点逐渐积淀凝结并且通过词语即术语的方式固定下来,就必然影响到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这些术语所表达的民族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反过来又阐释、维护和强化着其赖以出现和发展的特定生产和生活形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