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8月19日) |
沈煥(1139年一1191年),南宋哲學家。字叔晦,世稱定川先生。南宋定海(今浙江鎮海)人,後徙居鄞縣(今浙江寧波)。是南宋「調和派」代表人物,廣平定川學派創始人之一。
生平
乾道八年(1172年)登進士第。歷上虞尉、楊州教授,太學錄、高郵軍教授、浙東安撫司幹辦、婺源令、舒州通判等官職。
幼承庭訓,致力經史。與舒璘、楊簡、袁燮一道於世並稱「四明四先生」。師陸九齡(哲學家陸九淵之兄)。
哲學
其學雖宗陸九淵之說,但並無明顯痕跡。沈煥中年與朱熹常有書信往來,質疑其說。當時陸九淵之說與朱熹之說對立,沈煥之說有明顯的折中色彩。
人品
煥人品高明,而其中未安,不苟自恕,常曰晝觀諸妻子,夜卜諸夢寐,兩者無愧,始可以言學。追贈直華文閣,特諡端憲。煥之友舒璘字元質,一字元賓,奉化人。補入太學。張栻官中都,璘往從之,有所開警。又從陸九淵游,曰:「吾惟朝於斯,夕於斯,刻苦磨厲,改過遷善,日有新功,亦可以弗畔矣乎。」朱熹、呂祖謙講學於婺,璘徒步往謁之,以書告其家曰:「敝床疏席,總是佳趣;櫛風沐雨,反為美境。」
舉乾道八年進士,兩授郡教授,不赴。繼為江西轉運司幹辦公事。或忌璘所學,望風心議,及與璘處,了無疑間。為微州教授,微習頓異。《詩》、《禮》久不預貢士,學幾無傳,璘作《詩禮講解》,家傳人習,自是其學浸盛。丞相留正稱璘為當今第一教官,司業汪逵首欲薦璘,或謂璘舉員已足,逵曰:「吾職當舉教官,舍斯人將誰先?」卒剡薦之。知平陽縣,郡政頗苛,及璘以民病告,辭嚴義正,守為改容。秩滿,通判宜州,卒。璘樂於教人,嘗曰:「師道尊嚴,璘不如叔晦,若啟迪後進,則璘不敢多遜。」袁燮謂璘篤實不欺,無豪發矯偽。楊簡謂璘孝友忠實,道心融明。樓鑰謂璘之於人,如熙然之陽春。淳祐中,特諡文靖。
學生
沈煥主要學生有:竺大年、舒衍、呂喬年,其子沈傅曾、沈省曾、沈敏曾等。
評價
- 「沈氏之學,實兼得明招(呂氏)一派」(《鮚□亭集外編》卷十六《竹州三先生書院記》,清朝,全祖望)。
- 「舒(璘)、沈(煥)、之平實又過於楊(簡)、袁(燮)」(《宋元學案·廣平定川學案》,清朝,全祖望)。
大儒沈煥
沈煥對陸九齡的心學尤其感興趣。
「心學」一派是陸九齡與其弟陸九淵所開創,和朱熹領導的「理學」對峙。心學和理學,同屬儒家學說,也是南宋時最主要的兩大主流學術門派。相當於少林和武當。
心學濡染了沈煥後來的一生。這門深奧有趣的學術,也讓南宋、明朝整整兩代無數的文化精英為之耗研一生。
心學是哲學的一種,認為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內事是己分內事,己分內事是宇宙內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清潔心靈是首要的,學習是次要的,學習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澄澈心靈,不使蒙蔽。
朱熹所領導的理學與心學有較大分歧。
理學家主張「存天理,去人慾」,因為人慾是危險的,所以要滅掉。現代的史學家認為,這種觀念大大地扼殺了人的本能,束縛了人的個性發展。
理學把人看作是沒有思想的石頭。
這就是兩個門派的分歧,一個要滅人性,一個要發展人性。
沈煥從陸九齡那裡掌握了清潔心靈的能力,這種能力影響了沈煥的一生,使得他日後為官、講學,處處以「尊德性」為立身之本,做官廉潔愛民,以德行政,「政事不出於德,非德政也」;教書以德育人,培養的學生德才兼備,足以擔當重任。
在太學的過程,也是沈煥接受心學洗禮的過程。從太學畢業後,我們可以理解為此時的沈煥已經開悟了。他帶着開悟後的輕鬆愉悅,辭別了陸九齡,開始他的天下之旅。[1]
著作
見《定川言行編》(袁燮輯),《定川遺書》(張鏞輯)。
遺蹟
今浙江宋贈直華文閣諡端憲沈煥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