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心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陳獻章開啟先河,從陳獻章倡導涵養心性、靜養「端倪」之說開始,明代儒學實現了由理學向心學的轉變[1],成為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陳獻章之後,湛若水和王守仁是明代中晚期心學的兩個代表人物。湛若水在繼承陳獻章學說的基礎上,提出其心學宗旨「隨處體認天理」,而王守仁(即王陽明)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其中陽明心學最著名者六人,據黃宗羲《明儒學案》載:「南中之名王氏學者,陽明在時,王心齊、黃五嶽、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馮江南,其著也。」

簡介

心學最不同於其他儒學者,在於其強調生命的過程,中國的聖人學問開始「哲學化」,而有新儒家的誕生。不過回歸成聖的本來面目,這才是儒家能對混亂的世局與世人能展開的貢獻。

王陽明四句教[2]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求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視頻

心學 相關視頻

御心學是一門可操作的儒釋道學
021孔門言志-傳習錄王陽明心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