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记念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毛泽东记念堂 | |
---|---|
毛泽东记念堂 |
毛泽东记念堂是党和国家的最高纪念堂,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革命领袖集体的纪念堂,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本篇只介绍毛泽东主席的事迹。
目录
毛主席纪念堂概况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5.72公顷,总建筑面积33867平方米,始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9月9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其主体建筑为柱廊型正方体,南北正面镶嵌着镌刻“毛主席纪念堂”六个金色大字的汉白玉匾额,44根方形花岗岩石柱环抱外廊,雄伟挺拔,庄严肃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毛主席纪念堂是党和国家的最高纪念堂,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革命领袖集体的纪念堂,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堂内一层有北大厅、瞻仰厅、南大厅。二层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革命业绩纪念室和电影厅。这些厅室是人们举行纪念活动,瞻仰缅怀、参观学习领袖思想与业绩,感悟他们人生风采和人格魅力的重要场所。30多年来,党中央曾在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毛泽东诞辰90周年、100周年、110周年之际,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前来瞻仰参观的国内外各界来宾达1.6亿多人次,其中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知名人士120多位。
毛主席纪念堂一层开放的厅室
北大厅是瞻仰参观入口和举行纪念仪式的地方。大厅正中安放着汉白玉毛泽东坐像,展现领袖亲切慈祥、栩栩如生的形象。背景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巨幅绒绣壁画《祖国大地》,展现伟大祖国锦绣壮美的河山。
瞻仰厅居中,是瞻仰毛泽东遗容的地方。毛泽东身着灰色中山装,覆盖中国共产党党旗,安卧在晶莹剔透的水晶棺里。水晶棺的泰山黑色花岗岩基座四周,分别镶嵌着党徽、国徽、军徽和毛泽东生卒年份。
南大厅为瞻仰参观出口大厅。北侧汉白玉墙面镌刻着鎏金的毛泽东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手迹,抒发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气概。
毛主席纪念堂二层开放的厅室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革命业绩纪念室,是展示这六位领袖伟大革命历程,学习缅怀他们建立丰功伟绩的场所。在六个纪念室,六位领袖的汉白玉雕像分别安放在其正中位置。纪念室的陈列,通过大量翔实的照片、文献、实物,浓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反映了六位领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光辉业绩。
电影厅放映文献纪录片《怀念》,以生动珍贵的历史画面,展现了革命领袖们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再现了六位领袖的音容笑貌和他们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辉形象。[1]
瞻仰参观须知
一、开放时间
全年星期二至星期日 8:00—12:00,其中7月1日至8月31日7:00—11:00,9月9日(毛泽东同志逝世纪念日)、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纪念日)开放时间8:00—11:30,14:00—16:00.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关纪念日、天安门广场有活动另行通知。
咨询电话:010-65120909
二、注意事项
- 1.瞻仰参观纪念堂免费排队入场。
- 2.自觉接受安全检查。严禁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入场。
- 3.注意衣着整洁、得体,脱帽瞻仰。穿背心、拖鞋者谢绝入内。
- 4.严禁携带大小包、照相机、摄像机、平板电脑、水杯、饮料及各种液体等物品入场。带有上述物品者请先到存包处寄存,存包处在广场东侧。
- 5.注意保持安静。请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不要大声喧哗、嬉笑打闹。
- 6.注意保持环境整洁。严禁吸烟,严禁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严禁乱扔烟头、果皮、纸屑等废弃物,严禁翻越栏杆、踩踏花坛和草坪。
- 7.遵守公德,互相谦让,主动照顾老幼孕残者。
- 8.保管好随身携带的钱物,不要将自己的物品交给陌生人看管。
三、团队预约瞻仰
毛主席纪念堂实行旅行社团队限额分场次预约制度,详情请登录预约网站:http://103.42.78.193/查询。旅行社和导游可在开放日8:30-11:30拨打电话010-55605020咨询团队预约事宜。
详情请浏览人民网毛主席纪念堂团队预约瞻仰专题网页。[2]
领袖大事年表
毛泽东
1893年 12月26日,诞生于湖南湘潭。
1918年 4月,与蔡和森等发起组织新民学会。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在湖南领导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
1920年 11月,创建长沙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 7月至8月,出席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2年 5月,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之后领导安源路矿工人等罢工运动。
1923年 6月,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后任中央局委员兼中央局秘书。
1924年 1月,出席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1925年 10月,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并负责主编该部创办的《政治周报》。12月,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
1926年 5月至9月,在广州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7年 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8月,参加了“八七”会议,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9月,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率部上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 4月,在井冈山同朱德会师,建立红四军,任党代表。
1929年 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主持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会议,会议通过了由他起草的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
1930年 11月至翌年9月,同朱德等指挥红一方面军先后粉碎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围剿”。
1931年 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5年 1月,在遵义会议上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之后,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
1936年 12月,制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部署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1938年 5月,撰写《论持久战》一文。9月至11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政治报告和会议总结。
1939年 2月,在延安发起大生产运动。
1940年 1月,撰写《新民主主义论》一文。
1942年 从这年春天起,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1943年 3月,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1945年 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同月,向中共七大提交《论联合政府》书面政治报告。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6月,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主席。8月,同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谈判。
1946年 6月,开始领导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发动的全面进攻。
1947年 3月,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 9月至翌年1月,同朱德、周恩来等指挥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
1949年 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4月,同朱德发布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渡江战役。9月,主持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领导制定《共同纲领》,在会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0月1日,出席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2月,出访苏联。
1950年 领导全国人民先后开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至1953年相继取得伟大胜利。
1953年 6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4年 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会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56年 4月和5月,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9月,主持召开中共八大。
1957年 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11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以及六十四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1958年 5月和8月,先后倡导、推动全国范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从秋冬开始,初步纠正“左”倾错误。
1960年 在苏联政府突然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以后,开始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同苏联大国主义作斗争。
1961年 1月,主持召开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会议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之后,领导制定了农业、工业、科学、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条例。
1962年 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关于加强民主集中制等问题的讲话。
1966年 6月,发动“文化大革命”。
1971年 9月,领导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
1972年 2月,和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推动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9月,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促使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1973年 12月,支持邓小平复出。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
1974年 2月,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提出划分三个世界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国际战略思想。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批评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搞帮派活动。以后,又挫败了“四人帮”的“组阁”阴谋。
1976年 9月9日,在北京逝世。
1951—1991年 《毛泽东选集》(第一版)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卷分别于1951年、1952年、1953年和1960年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至第四卷于1991年出版。 [3]
领袖业绩
毛泽东革命业绩纪念室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4]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少年上过私塾,青年时期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组建进步社团新民学会,五四运动中在湖南创刊《湘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等重要文章,曾两次到北京,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走上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
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的大革命高潮,由于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国民党右派集团相继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以及共产党内出现陈独秀妥协退让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惨痛的失败。图为:毛泽东在延安与参加秋收起义的部分指战员合影。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及时将战略退却(对城市)与战略进攻(对农村)相结合,到达江西井冈山地区发动土地革命,创建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图为:毛泽东在延安与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指战员合影
1930年5月,毛泽东根据多年从事调查研究实践活动的总结,写下《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一文。在文中,他鲜明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并深刻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图为:毛泽东所著《调查工作》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长征到达贵州遵义时,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图为:遵义会议旧址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写下著名的不朽诗篇《七律·长征》。该诗大气磅礴,高度概括了中央红军战胜两万五千里长征艰难险阻的伟大征程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是一首堪与长征本身相媲美的壮丽史诗。图为: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篇手迹
10月份,斯诺采访众多红军后离开边区返抵北平。之后,他通过各种途径发表介绍陕北苏区状况的文章和照片,并出版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文书译名为《西行漫记》。该书真实生动地介绍了斯诺采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亲历和所见所闻,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图为:长征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中勤奋思考,著书立说,笔耕不辍,写作大量文章,其中就包括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的著名讲演《论持久战》。文中所述完全为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所证实。图为: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写作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批知识分子和有为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党中央和毛泽东非常重视对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先后在延安建立了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马列主义学院、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图为:毛泽东为抗大第四期学员讲课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新民主主义论》的著名讲演。他在讲演中全面深刻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从理论上科学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促进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推动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
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开展了整风运动。图为:毛泽东撰写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三篇重要文献被列为1942年全党整风的必读文件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胜利召开。毛泽东致开幕词、闭幕词,并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图为: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报告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于1945年8月28日乘飞机赴重庆谈判。重庆谈判历时43天,国共双方终于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图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延安机场向送行的群众挥手告别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除会见蒋介石和国民党军政要员外,还经常与在重庆的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各界知名人士交往会谈,倾听意见,释疑解惑,宣讲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和政策。郭沫若发现毛泽东只有一块旧怀表,便取下自己的手表送给了毛泽东。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撕毁当年1月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大举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7月20日,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8月6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会见了美国作家和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首次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陕北沙家店战役和山东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就是一个光辉典范,他一生都保持简朴的生活本色。下面是毛泽东在转战陕北期间穿的毛衣毛裤,一直穿到50年代,上面补了不少补丁。建国后,他的一件睡衣补了73块补丁仍然在穿。
1947年6月30日夜里,刘邓大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挥师南下,开始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在随后一年的外线国统区辗转驰骋作战中,各路解放大军解放了大片国土,战略决战时机日趋成熟。
南昌起义的枪声化作开国大典的礼炮,井冈山的道路连着天安门。以下几幅照片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再现了开国大典令人激情澎湃的场景。图为: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讲话中,比较完整地提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8月,毛泽东修改周恩来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的结论稿时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作出正式的文字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1954年1月9日,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工作正式开始。同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记载了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胜利成果,指明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的正确道路。图为:毛泽东修改的宪法草案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图为:毛泽东书写的“双百”方针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这是两篇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图为: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
1949年12月,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局面。1950年2月14日,毛泽东同斯大林出席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字仪式。图为:毛泽东同斯大林出席《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字仪式
毛泽东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决策者。在他的领导下,新中国先后同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图为:毛泽东与亚非拉朋友在一起
到了晚年,毛泽东身体出现浮肿,行走困难,但读书学习的精神丝毫未减,仍然坚持天天读书。躺着看书时间久了,眼镜腿就会压迫太阳穴,为了他的身体健康,身边工作人员就请人专门为他制作了两副左右单腿眼镜。这两副单腿眼镜就是毛泽东晚年孜孜不倦读书生活的真实见证。
图片掠影
组图:毛主席纪念堂[5]